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大新县甘蔗病虫害发生概况以及防治情况,分析了该县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实行严格检疫、加强技术培训、科学合理防治、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等对策,以期为甘蔗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册亨县甘蔗常见病虫害的调查研究,介绍甘蔗常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为甘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潘彩芳  何桃洋 《广西植保》2012,25(4):28-29,25
总结了大新县近几年来甘蔗螟虫发生与危害情况,分别从螟虫发生的种类、种植制度、农民防治误区等方面分析螟虫发生严重的原因。针对螟虫防治难、技术性强等特点,提出加大政府职能,加强植保经费投入、技术宣传、培训等力度,提高蔗农防治技术水平,在防治技术上提出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现代甘蔗产业过程中,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是"双高"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甘蔗害虫上百种,不同国家、不同蔗区甘蔗病虫害种类不同,病菌生理小种、病毒株系也不相同,而许多重要的甘蔗病虫害都是通过种苗传播的。提高对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认识,有效地阻止危险性病虫随种苗传播蔓延,增强减灾防灾能力,对确保甘蔗品种质量和甘蔗生产安全,促进甘蔗种植业和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甘蔗是柳城县的主要经济支柱 ,每年种植面积都在 2万 hm2 以上。病虫发生也严重。广大蔗农对甘蔗病虫的防治普遍存在着盲目用药、随意加大用药量、滥用剧毒农药等现象 ,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恶性循环 ,最终对人畜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引导农户进行科学防治 ,我们于 1 997~ 1 999年实施了《甘蔗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 项目实施概况  该项目于 1 997~ 1 999年在柳城县 1 4个乡镇的甘蔗产区进行 ,实施面积累计 3.8万hm2 ,…  相似文献   

6.
甘蔗是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6年蔗糖产量超过3百万吨,跃居全国蔗糖产量的第二位.但是广西的甘蔗单位面积产量比起先进地区仍然比较低,其原因除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的因素外,对病虫害的防治做得不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由1983年开始,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该试验的主要做法、结果和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蔗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甘蔗螟虫的危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与质量.目前,针对甘蔗螟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成本高,降低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推广甘蔗螟虫的生物防治,是甘蔗螟虫种群可持续治理的理想措施.本文综述了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条螟[Chi...  相似文献   

8.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5):57-57
随着5种高毒农药的全面禁产、禁用、禁出口,毒死蜱已逐渐成为一种最大吨位的有机磷农药,被广泛用于防治水稻、麦类、甘蔗、玉米、棉花、茶叶、果树、蔬菜等作物病虫害。截至2009年3月,国内毒死蜱原药登记厂家为50多个,与之相关的制剂证为900多个。  相似文献   

9.
许焕明 《广西植保》2010,23(2):14-16
2009年在大新县硕龙镇进行了性信息素水盆诱捕器(性诱盆)和频振式杀虫灯(频振灯)对甘蔗条螟成虫诱捕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门村和岩应村2个监测点,每日每只性诱盆和频振灯的平均诱蛾量分别为12.54头和7.33头,性诱盆比频振灯多5.21头,差异极显著(P0.01),但两者诱到的成虫数量消长规律基本一致。综合考虑经济性、简便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作者认为利用性诱盆对甘蔗条螟成虫的诱捕效果更好,监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当前化学农药仍是甘蔗上有害物防治的主要手段,登记农药与甘蔗产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结合甘蔗上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分析甘蔗上已登记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品种特点,探讨甘蔗用药登记及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白蚁是澜沧县蔗区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对甘蔗造成很大的损失.分析白蚁为害甘蔗的原因,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对甘蔗白蚁进行防治,使白蚁对甘蔗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广西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为中等偏重,水稻、玉米、果树等作物病虫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同比基本持平,甘蔗、蔬菜病虫及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同比略有增加。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占到农作物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的近三成,仍以"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重点作物病虫防治关键期因频繁降雨对防效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3.6%广谱型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新型低毒药剂3.6%广谱型杀虫双GR防治甘蔗螟虫,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分别在甘蔗苗期和在甘蔗生长后期用药1次对螟虫的防治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防效达到54.3%以上,较当地蔗农防治甘蔗螟虫惯用药剂3%呋喃丹GR防治效果好,可作为高效低毒新型药剂在蔗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2%吡虫啉缓释粒剂防治甘蔗中后期害虫,对甘蔗螟虫的防效为41.44%~83.17%,对甘蔗蓟马的防效为87.11%~98.11%,对甘蔗绵蚜的防效为81.20%~100%,防效表现显著优于3%丁硫克百威GR,并对甘蔗有显著的促长增产作用,增产率达20.18~30.98%,且施用方便、持效期长、低毒、低残留、一次施药可有效防治甘蔗中后期主要害虫,解决生产中防治困难和农药使用安全等问题,可作为在生产上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产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预测预报及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统一性.目前国内各地区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系统,各绿化单位的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病虫害情况进行被动防治,在同一地区防治工作没有统一性、协作性,防治效果不佳,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如果建立一套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网络系统,使病虫害发生、发展及防治信息网络化,组织机构专业化、网络化,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防治效果.美国农业部已经建立了病虫害诊断网络,能够及时侦测到外来侵入的植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果树病虫害防治现状和问题入手,介绍了果树病虫害传统防治方法,阐述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中的绿色技术,以达到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提升果品质量与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广西僮族自治区植物保护学会,今年5月中旬在南宁市举行了首届学术性年会代表大会。会上收到有关粮食、油料、棉花、甘蔗、森林病虫害、昆虫资源的利用、基础理论及原子能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等方面论文共74篇。为了使这次年会的成果,及时与各地植保工作者交流经验,该学会将年会部分论文及摘要共11万字,编印首届年会会刊,已于9月中旬出版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综述了花椒的主要病虫害,以及花椒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方法,为开展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治,避免花椒大小年,提高花椒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26日,国务院第725号令颁布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开启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法制植保新时代.概述了《条例》中病虫害防治主体的责任、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制度及预防与控制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应急处置制度、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制度,以及违犯《条例》的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条例》的颁布给植保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吴茱萸主要病虫害种类,介绍其了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并提出了生物防治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在其病虫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