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经典名篇,《关雎》与《再别康桥》自问世之后,一直传唱不衰。从诗歌主题、意象选择、创作风格三个方面比照两首诗作可以发现:《再别康桥》对于《关雎》的承继绝不仅仅是在用典,这两首相距两千多年的诗歌创作在艺术精神上是如此默契,《关雎》的情意、《关雎》的美穿越了时空,在现代大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了一次完美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在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中,以大量“过去”和“现在”镜头的交错出现,传达出厚重的历史苍凉感;在更高层次上,作者发出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传统文化失落的隐忧。从而使这篇小说具有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3.
宣炳善 《农业考古》2002,(3):134-137
唐代李绅的《悯农》诗,由于收入了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因此凡是读过书的人,对《悯农》诗都十分熟悉。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字十分浅显,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深入分析,但正是因为这首诗浅显易懂,大家都不予深究。一般人都以为李绅的《悯农》诗只有一首,其实,李绅的《悯农》诗有两首,而且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这在本文后面还要谈到。收入全国小学教材的只是其第二首。……  相似文献   

4.
冯玉琼 《中国农资》2011,(44):F0004-F0004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卢沟谣》旋律清新。歌词写实又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笔者听了这首童谣,久久不忘。《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李尔王》和《乱》两作品进行精心阅读基础上,对两部作品积极性了比较分析。主要从表现手法、情节线索和人物、主题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宋梁楷、李嵩,明代仇英、宋宗鲁,清代冷枚、陈枚、何太青以及袖珍型等八种目前比较鲜见的《耕织图》,并分别就其内容作了一些比较和分析,对《耕织图》的发展和演变作了分析。以此作为对《中国古代耕织图》一书的部分读者所提问题的释疑。  相似文献   

8.
清帝康熙对水稻生产过程,从浸种育秧到收割脱粒,直至舂米入仓,都有诗作留世,作为史诗,对研究了解当时的水稻生产情况和栽培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从中国农业博物馆编《中国古代耕织图》清帝康熙题《耕织图》诗耕二十三首给以注释,以供对诗歌和农史有兴趣的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考察,湖北郭店战国楚墓竹简《语丛四》第八、九简:“窃钩者诛,窃邦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之所存”为先秦流行语,相关言论于先秦传世文献中十一见,涉及墨、道、杂三家。进言之,此流行语源于墨子,十一篇文献《墨子》占其七,且意蕴丰富,例证多样,涵括道、杂二家及《语丛四》之范围。  相似文献   

10.
谈小说《呼啸山庄》部分段落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1818~1848年)是19世纪中叶英国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一生著有几百首诗歌和一部小说一《呼啸山庄》。总体上看,《呼啸山庄》中的语言朴素自然,但知道劲有力,充满生机;同时小说中许多段落还有诗歌和散文的语言特色,这也许是由于小说作者那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影响所致吧。  相似文献   

11.
韩诗在“三偷”、音律、用语、以文为诗等艺术手法上接受杜诗而有拓新。韩诗学杜不泥, 学而知变, 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杜甫早期诗歌创作丰富 ,虽传世甚少 ,却足以见出其真诚的情性怀抱与杰特诗艺 ,是天才诗人步入文场的阶梯 ,对于了解少陵一生的成就颇有裨益 ,亦有助于理解文学创作的纷繁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刘辰翁是我国评点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其众多的评点作品中,杜诗评点影响较大。从表面上看,刘氏评点完全不同于诸家对杜诗的注解,是一种对其诗歌艺术和风格的探讨;往深层观察,刘辰翁的评点是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从而使评点作为一种批评形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朱若秋 《农业考古》2021,(2):167-170
杜育《荈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以茶为主体和核心的文学作品,它以诗体赋的形式,寥寥数句就完整描绘了从茶叶的栽种、摘取、炒制,到泡茶时所用茶器,以及饮茶时茶叶状态的一系列画面。辞赋艺术源孕于诗而兴,化变于诗而成,在赋独立成体后,杜育首用辞赋,一展茶风。于是,本文借助审美的视角,探求茶赋的开创者《荈赋》,对中国茶文化以及辞赋史均会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甫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是千汇万状之美,其中最主要形态是沉郁顿挫之美。碧海鲲鲸的境界、气象是杜甫所神驰、向往并在审美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大境界、大气象。与之同时,他的审美触须灵敏而细微、色彩感觉丰富而多样。他既遵循着审美的原则,又善于打破审美的常规,实现了对于前代的超越;其诗美对于后代的影响既深且大又远,所以,杜甫作为“诗圣”的“圣”者涵义,不仅指政治学史、社会学史,还应包括文学史、美学史。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出土的《王绍文墓志铭并序》被视为目前唯一留存的杜审言文章,但它是否确实为杜审言撰、宋之问书未有学者进行详细考证。从墓志铭的撰书时间来看,杜审言与宋之问此时并不在题署所记的官职任上;从墓志铭的记述内容来看,墓主父亲的官职以及墓主妻子的逝世时间存在事实性错误;从墓志铭的书写风格来看,笔画结体与初唐主流相差较大,还出现了未使用武则天改字的情况。综合诸多与史实相悖之处判断,《王绍文墓志铭并序》当是伪作,至于是何人伪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7.
诱导提高茶树EGCG含量过程对鲜叶品质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福鼎大白茶、铁观音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诱导提高茶树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过程对鲜叶主要品质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显著提高了茶树鲜叶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而对咖啡碱、氨基酸、叶绿素等生化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是晚清吴汝纶据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删选而成的一部大型诗文选本。该书的编选与刊刻均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该书于其任教直隶保定莲池书院期间编选而成,编选动机源自维新变法前后吴汝纶对中学存亡的深刻思考。该书在民国初期的刊刻出版与桐城末派大护法徐树铮对自我权力的维护有直接关系。该书在校勘、圈点、评注等诗文评点中,体现出编选、刊刻者强烈的流派意识,显示出桐城派传统的传承性。该书对汉魏六朝诗文的认可、推尊,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桐城派固守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体系。该书吸收曾国藩、方东树二人的诗学观念,以气势、情韵论诗与文,发掘汉魏六朝诗文的劲健、华妙之美,呈现出晚清桐城派独特的“六朝想象”。  相似文献   

19.
庭院经济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洱海流域白族村落是国内外有名的旅居佳地,其庭院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且独具特色。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归纳了洱海流域白族村落庭院经济的三种主要发展模式,分别为庭院种植型、庭院加工型和庭院服务型。针对其发展困境提出了提高组织化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以及强化宣传引导的现实发展路径,以期为洱海流域白族村落庭院经济和我国庭院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的佛学修养是"戒"定"慧"三学兼修,即既注重佛学的义理了悟,也坚持佛教的修行实践.他认为,"定"为"慧"因,"戒"为"慧"根,三学迭相为用,互为因果.这种对佛学的理解贯穿其一生的认识与实践,也表现在其诗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