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根、茎、叶3器官中离子的相对含量,并对其组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K^+、Ca^2+和Mg^2+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部皮层和髓细胞中的Na^+和Cl^-相对含量增幅较高,茎中的Na^+和Cl^-主要积累于表皮细胞,皮层中分布较少,叶中Na^+和Cl^-在表皮细胞中积累较多,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含量相对较少;在高盐胁迫下,地上部分Ca^2+含量明显高于根部;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不同器官K^+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根和茎中K^+含量均降低,而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在组织水平上,K^+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盐胁迫对P^3+含量影响较小,其分布特点是主要积累于根部。  相似文献   

2.
树木耐盐的生理指标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黄河三角洲一些常见树种和引进的耐盐树种进行了脯氨酸含量、叶片自由水-束缚水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片和根部部分元素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K^ 、Ca^2 、Mg^2 等离子在树木抗盐方面的作用。不同树种的Na^ /K^ 、Na^ /Ca^2 、Na^ /Mg^2 比值在叶片和根部有所不同,它们在叶片和根部的变化,反映了植物对盐分离子与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状况及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刺槐无性系生长和离子吸收、运输、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一年生盆栽刺槐元性系苗BH327和BH5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生长、体内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含量及地上部分各器官对K^+、Ca^2+、Mg^2+(相对于Na^+)选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元性系BH56组织中K^+、Ca^2+、Mg^2+水平增高,高盐胁迫下,苗木由根向茎和由茎向上部叶选择性运输Ca^2+、Mg^2+的能力增强;BH327与BH56的结论相反。本文从体内离子分配及选择性运输角度讨论了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受伤害情况及耐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H2O2对盐胁迫下黄瓜品种“津春2号”幼苗根、茎、叶中Na^+和C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各器官中Na^+含量升高,茎和叶中Cl^-含量升高,Na^+和Cl^-主要在茎中积累;与单纯NaCl胁迫相比,NaCl+H2O2处理的黄瓜幼苗根中Na^+含量、根和茎中Cl^-含量均提高,叶中Na^+和Cl^-含量降低,幼苗生物积累量增加,明显缓解了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以耐盐品种"多果多穗茄"及盐敏感品种"九叶茄"和"兰州长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0和150mmol/L)茄子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NaCl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及Na+和K+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根、茎和叶不同器官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茄子幼苗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茄子幼苗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和Ca2+显著降低,Na+含量显著升高。耐盐品种相对生物量积累高于盐敏感品种,根、茎和叶中K+及K+/Na+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盐敏感品种的Ca2+和Ca2+/Na+高于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通过提高Ca2+的利用率适应盐胁迫环境。NaCl胁迫下,耐盐材料主要通过离子区隔化维持根系中较高的K+和K+/Na+,同时叶片中贮存大量的Na+用以保持根系活力,从而提高茄子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aCl和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处理对海蓬子、芦荟、向日葵幼苗生长及其离子吸收和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海蓬子幼苗的生长需盐,-1.76 MPa NaCI为其生长的最适浓度,其地上部积累的Na^ 和Cl^-分别是对照的6和8倍;但随着水分胁迫强度增强,其幼苗干物质积累显下降。在等渗透势胁迫下,向日葵和芦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高于盐胁迫,与保持体内高的K^ /Na^ 比率有关。盐处理下海蓬子维持K^ 稳态的能力较强;向日葵对盐分的适应主要取决于盐分在根系和茎杆的积累,对K^ 的选择性吸收、运输较强;而芦荟主要是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较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沪郊不同区域与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西瓜甜瓜栽培土壤盐分积累的原因、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时空变化特点和不同盐分含量对西瓜苗期诱发的营养障碍生理表现,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技术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市郊不同区域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积累的数量与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除HCO3^-、K^ 和Na^ 离子含量基本相同外,设施土壤Cl^-、SO4^2-、NO3^-1、Ca^2 和Mg^2 离子含量都高于大田土壤,且随着设施利用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并呈现由底层向上层逐步升高的分布特征;耕层土壤盐分阴、阳离子质量比例分别以Cl^-、SO4^2-、NO3^-1和Ca^2 、Na^ 、Mg^2 为主;离子摩尔数比例(mol/kg干土)亦以Cl^-、SO4^2-、NO3^-1和Ca^2 、Na^ 、Mg^2 为多,土壤全盐量与Cl^-、NO3^-1和Ca^2 离子含量呈正相关,这与耕作施肥等人为控制因素密切相关。土壤盐分胁迫对西瓜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在苗期,当耕层土壤全盐量达到2.5~3.0g/kg时,西瓜定植后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症状;全盐量达到3.0~3.5g/kg时,僵苗的比例明显增加;全盐量达到3.5dk以上时,西瓜出现死苗。对次生盐渍化程度比较高的田块实施漫灌淋洗和减少氮肥用量,可以快速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浓度,保证西瓜苗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温室条件下,用NaCl和Na2SO4处理石头扁桃和桃扁桃,处理浓度分别是:150,300,350mmol/L,处理10d后测定无机离子含量,并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①NaCl胁迫下,两个供试材料叶片中Na^+,Cl^-含量及Na^+/K^+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下降,石头扁桃叶片中无机离子含量变化幅度大于桃扁桃;Na2SO4胁迫下,石头扁桃叶片中Na^+,SO4^2-,K^+含量及Na^+/K^+的变化规律与NaCl胁迫下一致,桃扁桃K^+含量随盐浓度增加而增加,Na^+/K^+在盐胁迫下却升高。②盐胁迫后,叶绿体基粒、基质片层扭曲,类囊体肿胀;随盐浓度的增加,形变加剧,叶绿体由椭圆形肿胀成圆形。叶绿体膜解体,石头扁桃叶绿体对盐胁迫比较敏感。综合分析发现,两种盐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机理不同,石头扁桃的耐盐能力差。  相似文献   

9.
以盐豇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豇豆幼苗不同器官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大量Na~+进入幼苗体内,而抑制K~+、Ca~(2+)、Mg~(2+)进入。盐胁迫下,幼苗根部和茎中存在较多的Na~+,叶片中含量最低,但叶片和茎中Na~+增幅较大,根系Na~+增幅较小,避免根部Na~+过多积累,可以维持豇豆根系活力缓解盐毒害。随着盐胁迫的加重,幼苗根部和茎的K~+含量明显降低,叶片K~+含量能保持稳定水平或有所上升,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NaCl处理后叶片中的Ca~(2+)、Mg~(2+)含量变化幅度较低;Ca~(2+)/Na~+和Mg~(2+)/Na~+比值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叶片中的Ca~(2+)/Na~+和Mg~(2+)/Na~+比值始终高于根和茎。综合看,盐胁迫影响豇豆幼苗各器官中的离子分布,Na~+含量增加,K~+、Ca~(2+)、Mg~(2+)含量降低;各组织中的K~+/Na~+、Ca~(2+)/Na~+和Mg~(2+)/Na~+比值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下栽培型番茄Na+、K+吸收、分配和转运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明确盐分胁迫下栽培型番茄离子吸收、分配和转运特性。【方法】以栽培番茄为试材,以NaCl溶液为盐分胁迫条件,通过苗期耐盐性鉴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耐盐性番茄品种体内离子含量,对盐分胁迫下番茄体内离子积累、分布和转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番茄对Na+的吸收随盐分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各器官的积累量顺序为根>茎>叶。对于较耐盐品种,Na+在体内的积累总量低于盐敏感品种。盐分胁迫后,番茄叶片、茎和根系中Na+/K+比均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耐盐品种的Na+/K+比低于盐敏感品种。离子在体内的区域化分布情况是,较耐盐品种的Na+在根茎中的分配比例较高,盐敏感品种趋向于向叶片分配。K+在较耐盐品种的分布集中于叶片。在盐胁迫初期,盐分处理浓度超过200 mmol•L-1时,番茄植株对K+向地上部的选择运输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低于200 mmol•L-1时,表现出很好的选择运输性,耐盐品种的Sk/Na(运输)高于盐敏感品种,根系表现出更强的向地上部运输K+的能力。【结论】盐分胁迫下,叶片中较低的Na+含量和更强的向地上部运输K+的能力是番茄耐盐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12个人工梭梭林样点划分为4个退化程度,以空间代替时间,研究了人工梭梭林退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人工梭梭林的退化,梭梭枯枝率显著增大,梭梭活株比例、新稍长与长势显著降低。2)各土层中阳离子以Na^+与Ca^2+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各养分含量总体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除容重外,土壤各物理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各化学指标间以及各化学指标与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普遍不显著。3)随着人工梭梭林的退化,土壤机械组成、含水率、全盐含量、Na^+、Ca^2+、Mg^2+、Cl^-、SO2^-4、速效N、速效P、全P和阳离子代换量在3个土层间均无显著差异,pH值、有机质和全N含量在各土层间的差异由显著变为不显著,K^+与NO^-3含量在各土层间的差异由不显著变为显著。随着人工梭梭林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显著减小,表明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的降低是人工梭梭林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曼(Datura stramonium L.)陀罗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参数、Na+和K+质量摩尔浓度、脂肪酸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研究曼陀...  相似文献   

13.
掺沙对盐碱地耕层土壤结构和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掺沙措施对河套灌区盐碱地耕层土壤结构和盐离子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掺沙利于大直径土壤微粒的形成。掺沙后0-40cm耕层土壤的容重明显减小,中重度盐碱地的孔隙度已接近于轻度。全盐含量总体表现为20-40cm略高于0-20cm土层。轻度盐碱地Na^+含量为阳离子总量的41.6%,Mg^2+为26%;Cl^-含量为阴离子总量的50%,SO4^2-为29.5%;中度盐碱地Na^+含量为阳离子总量的46.3%,Ca^2+为27.5%;Cl^-含量为阴离子总量的37.7%,SO4^2-为30.6%;重度盐碱地Na^+含量为阳离子总量的43.3%,Ca^2+为37.2%;Cl^-含量为阴离子总量的40.1%,SO4^2-为27.0%。中重度盐碱地中Ca^2+取代Mg^2+成为主要的致盐离子,Na^+、Mg^2+、Cl^-、SO4^2-为主要致盐离子,掺沙能显著改善盐碱地耕层土壤的性状。  相似文献   

14.
苍耳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HCO_3溶液对苍耳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析胁迫处理对苍耳幼苗的生长、光合指标、无机离子、有机溶质及渗透调节剂的渗透调节贡献率的影响,重点研究苍耳对碱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了苍耳的生长和光合。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叶内Na~+质量摩尔浓度、Na~+质量摩尔浓度与K~+质量摩尔浓度的比增加,碱胁迫下增加幅度更大。盐胁迫下,在根部和叶内,Na~+、K~+和游离脯氨酸均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3者渗透调节中的平均贡献率的总,在根部为73.89%、在叶内为61.96%。碱胁迫下,根部和叶片显示出不同的渗透调节机制:在根部,Na~+和游离脯氨酸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8.44%和16.25%,K~+的渗透调节作用很小;在叶内,Na~+、K~+、游离脯氨酸均起到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与盐胁迫相比,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更大。苍耳通过Na~+、K~+、游离脯氨酸等渗透剂对根部和叶内渗透调节的积极参与,对碱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外源SA对菊花体内离子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外源SA对菊花植株的耐盐响应机理。【方法】采用SA叶面喷施法,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SA对菊花根、叶片和叶绿体中Na+、K+、Ca2+、Mg2+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NaCl处理的菊花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N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而K+、Ca2+、Mg2+的含量均显著减少。在盐胁迫第10天时,SA+NaCl处理的菊花根系K+、Ca2+、Mg2+含量与NaC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37.70%、16.44%和20.54%,而Na+含量则减少27.13%。SA+NaCl处理的菊花叶片K+、Ca2+、Mg2+含量与NaC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56.52%、53.23%和87.53%,而Na+含量则减少53.41%,叶片Pn也增加40.74%。SA+NaCl处理的菊花叶片叶绿体中K+、Ca2+、Mg2+含量与NaC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67.97%、79.40%和89.32%,而Na+含量则减少76.06%。与NaCl处理相比,SA+NaCl处理时,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的SK, Na、SCa, Na和SMg,Na均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与Na+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K+、Ca2+、Mg2+显著正相关。【结论】盐胁迫下外源SA可以通过调节菊花体内对K+、Ca2+、Mg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缓解盐胁迫对菊花植株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盐离子在细胞内大量积累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在盐胁迫下,钠离子(№+)通过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进入胞内并引起质膜去极化,进而激活外向钾离子(Ⅳ)通道使钾离子外流。在耐盐植物中,钾离子外流可被明显抑制,从而维持胞内较高的K^+/Na^+以降低盐胁迫伤害。植物细胞质膜上的H^+-ATP酶可将氢离子(H^+)泵到胞外,从而形成质子动力势以驱动Na^+/H^+反向运输体将胞内钠离子排出。钙离子(Ca^2+)在盐胁迫条件下会流向胞内,使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调控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流动。氯离子(C1^-)在盐胁迫下会流向胞外,这种流动可能与钠离子外流相偶联。主要就这几种离子在盐胁迫下的跨膜流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离子流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图2参6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对大豆离体胚再生植株生长状况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脯氨酸减小大豆再生植株茎粗、增大株高、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累积,其中前者含量增加显著;促进K+、Mg2+的吸收,降低Na+、Cl-的含量;增加含水量、降低渗透势。外源脯氨酸有缓解盐害对大豆再生植株渗透胁迫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抑制作物种子萌发,成为盐渍化土壤中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探究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盐胁迫的缓解效应及相关机理,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了外源生长调节物质(γ-氨基丁酸GABA、赤霉素GA3、激动素KT、水杨酸SA)对盐胁迫的缓解效应和生理机制。结果表明:①随盐胁迫加剧,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逐渐降低;吸水速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先增后降,且均在70 mmol/L盐胁迫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Na+含量逐渐升高。②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可有效缓解盐胁迫,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吸水萌发率、保护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K+、Ca2+、Mg2+离子的含量,降低Na+和MDA的含量。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可提高玉米的耐盐能力,其中GA3和GABA对盐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水稻品种Peta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盐胁迫下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可以阻止盐胁迫下两品种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表明,外源亚精胺可缓解盐胁迫对两品种水稻根系的伤害,并且对盐敏感品种Peta的缓解作用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棉花幼苗在混合盐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耐盐响应机制。【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研究对象,将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 4种盐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人工模拟混合盐胁迫条件,以碱性盐比例逐步增大的顺序分成A、B、C、D、E 5组不同浓度处理。【结果】棉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盐碱比例、盐碱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且盐碱比例与盐碱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棉花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影响呈极显著相关;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脯氨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0 mmol/L下含量达到最大;在B处理下(NaCl、NaHCO3)随着浓度的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的趋势明显大于其他处理,且在150、200 mmol/L下含量差异较小;在C处理下(含有NaCl、Na2SO4、NaHCO3、Na2CO3),在浓度为25 mmol/L下,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其随着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明显降低;丙二醛、可溶性糖变化趋势与游离脯氨酸变化趋势相似,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且差异不显著。【结论】棉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盐碱比例、盐碱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且盐碱比例与盐碱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棉花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影响呈极显著相关,在同一种混合盐处理下,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增加幅度较小,但在同一盐浓度不同盐碱比例中差异显著,混合盐碱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是评价棉花耐盐性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