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雄生 《中国稻米》2021,27(4):127-132
大致说来,一万年前是中国稻作的起源时期,一千年前则是中国稻作传统的形成时期,而最近一百年则是中国稻作发展最快的时期。用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这三个大致的时间节点,全景展示中国稻米的历史、稻米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解决吃饭问题所做的努力、近百年来中国稻作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展望未来稻米所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4年稻米供求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中国稻米》2005,11(2):41-42
本文对2004年国内、国际的稻米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2005年的生产消费情况进行了预测。指出,2005年国内、国际稻米市场仍将产不足需,库存将继续下降,大米价格仍保持坚挺。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10年3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种子执法年启动仪式在北京颐泉山庄宾馆举行,海淀区种子管理站站长张燕明主持仪式,有关单位领导郑渝、赵山普、赵青春、李殿安、方萍、董玉芳、刘秀荣和200多家种子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今年是国家种子执法年,北京市3月11日已在大兴召开种子执法年启动仪式.海淀区种子交易额占北京市的70%.全国各大中型种子企业在海淀都有办事机构,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一、2007年销售情况内销:2007年国内茶叶销售形势较好,茶叶价格整体上涨。专家预测2007年全年茶叶总产值260亿,增幅30%,销售额320亿,比06年的250亿增长28%左右。全国茶叶销售量将超过8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1.1%。  相似文献   

5.
刘笑然 《北方水稻》2010,40(2):1-5,10
以翔实的资料对2009年中国稻米生产、消费、进出口、供求平衡、库存、价格走势、购销政策和国际稻米供求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对影响2010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结论是我国稻米价格仍呈上行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7年粳稻市场分析及2008年走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翔实的资料对2007年我国粳稻米产量、消费量、进出口数量、供求平衡结果、库存变化、价格走势以及国际粳稻米供求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2008年粳稻米市场价格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预测出2008年我国粳稻米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价格整体上将呈稳中有升态势,但增幅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05年我国粳稻生产情况、消费情况、进出口情况、供求平衡及库存情况、市场行情走势及国际市场情况,并分析了2006年粳稻价格的上涨因素和下跌因素,提出了粳稻的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8.
以翔实的资料对2008年我国稻米生产、消费、进出口、供求、库存、价格走势以及国际稻米供求情况和国家稻谷购销政策等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对影响2009年稻米市场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结论是市场价格走势上下两难,基本围绕着政策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9.
山东东营市2014年植棉效益与2015年植棉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兴武 《中国棉花》2015,42(2):41-42
<正>为正确分析预测2015年的植棉形势,科学合理引导棉花生产,我们于2014年11月对山东省东营市2014年的植棉效益与2015年的植棉意向进行了调研。1调研方法为保证调研结果的代表性、全面性,每个植棉乡镇调查3~5个典型植棉村,每个植棉村调查5~10个典型植棉户。全市共调查了27个植棉乡镇(街道、办事处),99个植棉村、426个植棉户。每户填表调查其2014年植棉面积、收获子棉数量、已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14,(11):4-6
一、2013年全球茶叶产销分析 2013年,全球茶叶种植、生产、消费均保持上升趋势,茶叶国际贸易略有下降,供销基本持平。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球茶叶产量为481.9万吨,茶叶出口186.5万吨,茶叶进口171.0万吨,茶叶消费量为457.4万吨。红茶仍是全球主流消费品类,绿茶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疆奇台县某甜菜种植专业户12年连作种植甜菜实现高产,块根产量达到75 t/hm2以上,其关键技术是2~3年增施猪粪60~75 m3/hm2,并辅以高产栽培技术保证了多年连作实现甜菜高产。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谷子育种二十年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吉林省谷子育种二十年的品种演进和遗传模式及取得的成绩,新品种具有二大类型、七大特点;总结了经验,指出新世纪谷子育种要掌握好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红外光谱、门尼粘度测定、橡胶加工分析等技术分析了长期自然贮存标准胶的结构和加工操作性能,测定了硫化胶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长期贮存后,标准胶的分子链之间发生交联和氧化降解,导致门尼粘度、凝胶含量上升,加工操作性能下降,并且老化后力学性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广西甘蔗"十五"发展工作的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十五”甘蔗科研、生产的评价,和“十五”头两年糖业形势分析及后三年工作的前瞻。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棉花育种“十二五”研究构思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要分析了当前湖北省棉花生产尤其是品种选育中的问题,提出了湖北省棉花生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指出了棉花育种的优先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6.
对26个引进甘蔗品种(系)第一年新植和第二年宿根试验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等重要性状采用裂区试验统计模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在品种间、年份间,以及品种与年份互作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参试品种中,Q141、95 H4035、Q135和Q170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与ROC16差异不明显,前者12月甘蔗蔗糖分比ROC16高0.08%,而后三者则分别较ROC16低0.36% ~0.88%: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棉花辉煌7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棉花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成就辉煌。在这70年时间里,全国棉花产能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居民纺织品消费经历了从短缺到极大丰富的发展阶段,还衣被天下,出口全世界。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得益于“四依靠”和“两发展”——“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增加投入、依靠科学种田、依靠人民的勤劳”和“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可持续的植棉业”。70年的实践表明,我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人多地少这一中国国情的棉花发展道路,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优质高效的棉花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棉花生产的发展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国家富起来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了全国棉花种植区域的变革,指出产棉大地区(师、市)、大县(市、区、团场)为保障国家棉花的有效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全面总结了新品种选育和商品品种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栽培、土肥、灌溉、植保、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等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栽培模式化和管理规范化,“不栽就盖既栽又盖”是我国棉花栽培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高产创建”是科技兴棉的重要抓手,形成的技术具有重要的储备价值;不断总结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和出版《中国棉花栽培学》系列大型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功能,为中国特色的棉花成功发展道路和成功发展模式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以机械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现代植棉技术,初现知识农业/智能农业的端倪。科技进步对棉花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我国棉花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要走准走稳“以质保量、保规模”的新路子;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时期,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在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向着棉花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中国爆裂玉米的育种研究历程,对中国爆裂玉米育种的起步、发展经历、育种成果及品种水平进行概述。80年代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爆裂玉米育种研究应运而起。1986年我国第一个爆裂玉米综合种"黄玫瑰"问世,1997年第一个单交种"沈爆2号"诞生,2003年首批国审爆裂玉米单交种育成,2018年我国第一个球形花爆裂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从综合种到省审单交种、国审单交种,品种单产跨越了两个增产10%的台阶,近年新育成的品种单位面积产量比初期的综合种增产1倍以上。目前,我国爆裂玉米育种已经发展到品质育种阶段,由过去的混合花型发展到球形花和典型的蝶形花型,整体的品种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进口玉米。分析和讨论目前中国爆裂玉米研究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茶叶科学》办刊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兴  陈宗懋 《茶叶科学》2014,34(5):417-427
全面回顾了《茶叶科学》办刊50年的基本情况。以积累和搜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稿源、刊发论文、论文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刊发论文的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对《茶叶科学》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