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及沙化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新疆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已严重影响到我区各族人民的生存、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成为制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防治荒漠化在新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掌握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和自治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自治区林业厅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下,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区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防沙治沙——宁夏有引以为傲的资本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拥有全国第一个国家沙漠公园中卫沙坡头、第一个荒漠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池哈巴湖、全国唯一的防沙治沙展览馆灵武白芨滩,并创新和引领了草方格治沙等不同区域的防沙治沙模式。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宁夏完成治沙造林401.6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9%提高到12.63%,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沙地定位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对呼伦贝尔沙地进行长期、连续、深入的定位监测,通过收集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过程及治理效果有关的基础数据,研究荒漠化和沙化发生、发展、演变机理,以及土壤、植被、气候、社会经济等因子与荒漠化和沙化的相互关系,科学评价防沙治沙工程效果,为制定防沙治沙和防治荒漠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其针对性、实用性较强,充分体现了依靠科技防沙治沙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省区之一。全区沙化土地面积6.24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5.2%。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风沙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的颁布实施,使防沙治沙工作全面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我区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6685万亩,完成草原建设15,07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764万亩。据国家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我区沙化土地面积2004年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在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防沙治沙法》,掌握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年度变化趋势,统一土地荒漠化/沙化年度趋势监测调查的内容、方法、技术标准及成果,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中心多次召开全国工作会议,对全国样线调查工作进行安排。  相似文献   

6.
《新疆林业》2011,(4):18-18
6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绍宁介绍了我区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及防沙治沙情况。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7,(6):1-1
内蒙古近年来防沙治沙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2006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6亿亩,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据第三次全国荒漠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减少730万亩。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三防移动终端设备,根据全国第五次沙化荒漠化监测结果,对大庆市肇源县两次监测结果进行动态变化分析,总体看固定沙地、沙化耕地、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均减少,防沙治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及防沙治沙情况。  相似文献   

10.
该文详细分析了辽宁省2009、2014年两次沙化土地监测报告,通过对沙化状况、危害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的对策及政策建议,探索土地沙漠化演替规律,掌握沙漠化演替过程,探索出治理沙化成功经验,以期为辽宁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建议,为国家和辽宁省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每年缩减1283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6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破坏大于治理”转为“治理与破坏相持”,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土地沙化状况首次呈现全国性逆转趋势。新世纪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2.
正防沙治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实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揭示了自然界林、土、水的辩证关系。对做好我省当前和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省是全国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面积大、危害较重的省份之一。根据第五次全国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面积2.1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  相似文献   

13.
正宁夏不仅是我国沙化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而且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接力治沙,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沙化土地面积由70年代初的24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686万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土地沙化整体逆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年呈现"双缩减"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扎实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打造了中国靓丽的“绿色名片”。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提出了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3亿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9亿亩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监测及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 (沙化 )监测的开展情况 ,并对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力求全面准确地评价本区荒漠化、沙化土地现状及其发展态势 ,为正确地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对策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5年来,本市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由5年前的54615减少到现在的52448公顷,减少了2167公顷。多年来,北京积极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成效明显。2010年结束的全市第四次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与2004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沙化已经成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999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 2 6 7.3万km2 ,沙化土地面积达 174 .3万km2 ,荒漠化面积正以每年1.0 4万km2 的速度扩展。为此 ,国家在荒漠化防治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继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 ,累计完成造林 2 6 90万hm2 ,10 %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 5 .0 5 %提高到了 10 % ,…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TM成像技术近几年在资源监测、灾害预报、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多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利用。为了全面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全国各省区完成了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工作。监测中广泛运用‘3S’技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务院授权,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上,与沙化土地面积大、防治任务重的12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签订“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  相似文献   

20.
<正>风沙灾害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性较强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防沙治沙被认为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据第六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13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16878.23万公顷,与2014年相比,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78.80万公顷,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6.70万公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高度评价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