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白化夹竹桃叶色变异枝的叶片形态与色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夹竹桃绿篱中发现了一个叶色变异枝,其表型为叶色全部白化。从叶片构造来看,变异枝与绿枝(野生型)完全相同;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异枝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正常的叶片含量显著减少,这一现象可能是质体发生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3种园林植物的抗盐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狗牙花、红背桂和花叶假连翘叶片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的响应,揭示3种幼苗耐盐胁迫的能力,以便为滨海盐土的园林植物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利用人工浇盐的方式模拟野外盐环境,测定植物光合指标,并用主成分方法评定各种园林植株的抗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在0.3%盐浓度胁迫下,3种幼苗的Pn不断下降;狗牙花与花叶假连翘的Gs和Ci不断下降,红背桂先升后降;狗牙花与红背桂的Tr不断下降,花叶假连翘先降后升。在0.6%盐浓度胁迫下,3种幼苗的Pn持续下降;狗牙花的Gs先降后升,红背桂与花叶假连翘下降。狗牙花、花叶假连翘的Ci先降后升,红背桂持续下降;3种幼苗的Tr先降后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种植株的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显示盐浓度胁迫下的3种植物幼苗的光合指标得分为红背桂狗牙花花叶假连翘。3种苗木中,红背桂叶片能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更适于盐碱地栽培,而花叶假连翘的耐盐胁迫能力弱。  相似文献   

3.
对阳江5种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元素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园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马鞍藤花叶假连翘银边山菅兰鹅掌藤朱蕉,花叶假连翘和马鞍藤的光合能力最强。海陵岛植物叶片的C、N、P、K和Na含量范围分别为457.8~503.6、11.6~33.3、1.2~2.7、14.4~21.7和0.7~8.1 g·kg-1。花叶假连翘的叶片N、P和K含量最高,马鞍藤次之。5种园林植物的C:N和C:P范围分别为13.8~43.4和171.8~380.9,N:P范围为7.6~12.5,N:K和K:P范围分别为0.8~1.5和8.1~11.8。聚类分析表明,5种园林植物中,花叶假连翘和马鞍藤的叶片养分含量高,促进了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湖南等地主要园林彩叶植物。针对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季节性花叶”现象,对其表型及光合特性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所有调查的292个样方中花叶表型,根据叶片颜色和大小将红花檵木这种异常花叶类型分为叶片变小的花叶(A)、绿黄相间花叶(B)、红黄相间花叶(C)、黄化或白化叶(D)、红色斑点(块)花叶(E)5类典型表型;5类表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占比间差异各不相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E>CK(正常叶)>B>A>C>D,花色素苷含量表现为CK>A>C>E>B>D,类胡萝卜素表现为D>B>C>CK>E>A;5类表型叶片横切面结构观察与色素含量测定基本相符,叶片细胞层间叶绿体呈现不均匀分布,导致各类型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色形成差异;5类表型叶片中A类的最大荧光值、PS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均为最高,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E类的初始荧光值与叶绿素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5.
遮光对花叶细辛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在遮光度为 4 3 %、70 %、95 %的 3种遮光处理条件下 ,花叶细辛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比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光 -光响应曲线、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遮光度增加 ,叶绿素a +b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 ,叶绿素a/b降低 ;绝对光能利用效率增加 ;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降低。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 ,而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呈“单峰”型 ;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o值在 4 3 %和 70 %遮光处理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而在 95 %遮光处理条件下却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双瓣茉莉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双瓣茉莉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全光照下双瓣茉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现1个明显低谷,在12:00达到最低值2.01 μmol/(m2·s),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遮阴条件下表现为单峰曲线,Pn最高值为5.65 μmol/(m2·s).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气孔导度对Pn均有一定影响.遮光处理提高了双瓣茉莉叶绿素总含量,但叶绿素a/b的比值有所降低.3月龄叶片的Pn、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高于其他叶龄,1月龄叶片的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高于其他叶龄.10月龄叶片的Pn、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b的比值最低.双瓣茉莉的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很低,表明双瓣茉莉为阳性耐阴植物,能够适应适度遮阴.  相似文献   

7.
美洲黑杨新品种全红杨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全红杨叶片内在色素与外在色相的特性及其关系,探讨全红杨的呈色机制,比较分析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叶片中色素含量和叶色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全红杨叶片含有较多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和非光合色素(花色素苷),尤其是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色差异明显。全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始终为正值,色相b*值为较小的正值,叶色始终以红色为主;中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由正值变为负值,色相b*值为正值并逐渐变大,叶片红色转淡,出现返绿现象;2025杨色相a*和色光值为较低的负值,色相b*为较高的正值,叶片始终呈现黄绿色或绿色。此结果与叶片色素比例的变化对叶色的影响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C3、C4及CAM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棉花 (C3 植物 )、玉米 (C4植物 )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 ;落地生根(CAM植物 )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这 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 b的值均不相同 ,其中玉米叶绿素含量及其a b的值均最大 ,棉花叶绿素含量比落地生根的高 ,因此叶绿素含量及其a b值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其光合速率的差异和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型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越橘品种"双丰"为试验材料,采用拱棚覆膜方式,设置白膜、绿膜、红膜、黄膜、蓝膜5个处理,研究不同颜色薄膜覆盖下越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绿膜覆盖下越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显著提高,蓝膜覆盖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显著提高,不同颜色薄膜覆盖下越橘叶片中叶绿素a/b值无显著差异。不同颜色薄膜处理下越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最高峰值均出现在8:00,Pn数值排序为蓝膜白膜红膜黄膜绿膜,不同颜色薄膜处理下越橘叶片均在11: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总体变化趋势与Pn类似,而胞间CO_2浓度(Ci)则呈"W型"曲线。通过拟合光响应曲线可知,不同处理下越橘叶片光补偿点(LCP)均降低,其中红膜和绿膜降低幅度较大。蓝膜下光饱和点(LSP)增加,且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最高。结果表明,蓝膜覆盖促进越橘光合作用,生产中可通过覆盖蓝色薄膜或者补充蓝光方式使越橘光合效率最大化。红膜、黄膜和绿膜对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但红膜和绿膜有助于增强越橘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天然彩色棉叶片光合色素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彩色棉花叶片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定分析 ,表明彩色棉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白色棉较为一致 ,但彩色棉叶片的叶绿素a、b、(a +b)含量除幼苗期外 ,各生育时期 (特别是后期 )均比白色棉低。彩色棉中 ,棕色棉与绿色棉之间的叶绿素a、b、(a +b)含量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郑伟  师筝  龙美  廖允成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1):4539-4551
【目的】叶色突变体是研究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和光合作用的理想材料,探索小麦黄绿叶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旨在阐明其光合作用调控机理,为小麦黄绿叶突变体的进一步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型冀麦5265和突变体冀麦5265yg为试验材料,对叶色表型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计和试剂盒法测定色素含量和酶活性,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PAM100叶绿素荧光仪进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表型观察和色素含量结果表明,突变体苗期叶片表现为黄绿色,抽穗后叶片逐渐转变为淡绿色。遮阴处理可以使叶片颜色部分复绿,但比野生型略浅,属于光诱导转绿型突变体。突变体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叶绿素a/b的比值升高,为典型的叶绿素缺乏型突变体;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显示,突变体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羧化效率(CE)和饱和CO2浓度(I-sat)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突变体叶片的光合机构稳定,强光下光合速率更高;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表明,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光能转化和CO2固定能力;突变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野生型,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说明抗氧化酶系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了氧化损伤,突变体叶片细胞膜损害减轻,抗逆性增强;突变体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推测C4 途径光合酶PEPC活性的升高可能是突变体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原因之一。花后遮阴以及外源喷施抗坏血酸AsA和二硫苏糖醇DTT处理表明,突变体对光强变化更敏感、叶片内AsA含量及叶黄素循环效率更高。【结论】黄绿叶突变体冀麦5265yg叶片气孔导度明显改善、热耗散降低、C4途径光合酶活性升高,是其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该结果为小麦叶色突变体高光合特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紫叶紫薇新品系紫晶1号的叶色变化规律,从理化角度解释影响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以转色期叶色表型不同的叶片为试材,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类黄酮以及总酚含量,分析其与叶色表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降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花色素苷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叶绿素b含量在绿色单株呈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叶绿素和总酚含量与比例是影响花叶呈色的主要原因,色素苷含量的提高和叶绿素b含量的降低是紫叶单株叶色变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富贵竹色叶形成的生理原因,以便为观赏植物的栽培与育种提供新的试验依据。[方法]以金边富贵竹和银边富贵竹的叶片为材料,对绿叶部分与花叶部分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含量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绿叶部分相比,花叶部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2种试验材料表现了相同的倾向;在金边富贵竹的花叶与绿叶部分之间,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含量显著不差异,但银边富贵竹花叶部分的Mg-原卟啉含量显著增加,而原脱植基叶绿素a显著降低。[结论]总叶绿素缺乏是引起富贵竹彩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边富贵竹花叶部分的叶绿素合成代谢中由原脱植基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a、或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b的过程受到了阻抑,而在银边富贵竹中由Mg-原卟啉转化为原脱植基叶绿素a的过程受到了阻抑。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区域内部分苗圃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Comm. ex Juss.)叶色嵌合体为调查对象,观察形态特点;通过筛选不同类型的嵌合植株为试材,以正常叶色植株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其叶绿素SPAD值、光合色素相对含量,研究三角梅属植物叶色嵌合特点及光合色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广州市区域内常见的三角梅叶色嵌合体共有51种,嵌合体表型可分成3大类:绿心黄边、黄心绿边以及混合型,且不同品种的嵌合体存在颜色差异;嵌合体植株叶片从绿色区域到黄色区域,叶绿素SPAD值不断下降,黄色区域仍有极低含量叶绿素;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则均高于绿色区域,说明嵌合部位呈现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氮素形态对马铃薯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氮素形态下马铃薯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在发棵期和结薯期表现得较为明显.但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对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影响不大,从幼苗期至结薯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以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素3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作为模型自变量,所建立的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的三元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各生育时期所对应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865以上,能够较好地反映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马铃薯氮肥的高效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择夹竹桃、海桐、花叶假连翘、朱槿和蔓马缨丹这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作为研究材料,于配置的种植土中添加不同梯度的NaCl试剂(含盐量为100、300 mmol/kg)进行盐胁迫处理。试验表明:在胁迫第40天时,5种植物的LSP、A_(max)、AQE较CK显著下降,LCP显著上升。在100 mmol/kg浓度盐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逐步下降,其中花叶假连翘减幅最大;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逐步增加,其中花叶假连翘增幅最大;脯氨酸含量逐步增大且蔓马缨丹增幅最大。在300 mmol/kg NaCl胁迫下,5种植物各指标变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花叶假连翘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其它植物大。通过对5种植物多个指标响应情况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5种植物的耐盐性高低:夹竹桃﹥海桐﹥朱槿﹥花叶假连翘﹥蔓马缨丹。  相似文献   

17.
选择夹竹桃、海桐、花叶假连翘、朱槿和蔓马缨丹这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作为研究材料,于配置的种植土中添加不同梯度的NaCl试剂(含盐量为100、300 mmol/kg)进行盐胁迫处理。试验表明:在胁迫第40天时,5种植物的LSP、A_(max)、AQE较CK显著下降,LCP显著上升。在100 mmol/kg浓度盐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逐步下降,其中花叶假连翘减幅最大;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逐步增加,其中花叶假连翘增幅最大;脯氨酸含量逐步增大且蔓马缨丹增幅最大。在300 mmol/kg NaCl胁迫下,5种植物各指标变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花叶假连翘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其它植物大。通过对5种植物多个指标响应情况的综合评价分析,得出5种植物的耐盐性高低:夹竹桃﹥海桐﹥朱槿﹥花叶假连翘﹥蔓马缨丹。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黄金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不同叶片叶色的生理差异,以‘黄金水蜡’的全黄叶、半黄叶、全绿叶3种叶色表型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不同时期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及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旨在阐明叶片色素含量和解剖结构对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黄金水蜡’叶色参数变化的时序性较强,与叶色表型的变化情况相符合;半黄叶、全黄叶的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全绿叶(P<0.05);与全绿叶相比,半黄叶和全黄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半黄叶和全黄叶的叶绿体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类囊体片层系统严重退化,缺少正常的基质类囊体和基粒类囊体,类囊体膜降解为残存的膜结构和囊状小泡。研究结果表明‘黄金水蜡’属于总叶绿素及叶绿素b合成减少型突变体,表现为半黄叶与全黄叶的叶绿体发育停滞,类囊体结构异常,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减少,导致叶绿素严重缺失,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升高,是‘黄金水蜡’叶片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岑软油茶4个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油茶新品种的产量性状,以岑软油茶的4个无性系品种为试材,采用美国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蒸腾速率(Tr)、气温(Tair)、光合有效辐射(PAR)等日变化参数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对叶片性状指标及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光合色素之间进行方差分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扫描叶片气孔,在单位面积内进行叶片气孔数量的测定,为油茶的科学栽培和选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岑软3号的全天最大Pn最高,为4.81μmol·m-2·s-1;当PAR达到1 800μmol·m-2·s-1时,岑软3号的Pn最大,为10.04μmol·m-2·s-1;岑软3号的叶色为深绿,其叶面积最大;岑软3号单位面积内气孔数量最多;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岑软3号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虽然岑软3号叶绿素a/b的比值最小,但综合来看,岑软3号光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0.
枇杷叶片越冬期光合色素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枇杷品种解放钟为材料,对越冬期(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叶片光合色素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过程中解放钟枇杷幼叶、成熟叶及老叶叶绿素b含量逐渐下降,而叶绿素a、叶绿素a 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先增加后下降,2月份其含量降至最低.11月份至翌年1月份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及Car含量为:老叶>成熟叶>幼叶;2月份叶片叶绿素a b含量及叶绿素a/b表现为:成熟叶>老叶>幼叶.幼叶叶绿素a b含量大幅度降低是叶绿素a含量下降的结果.叶片N、P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至2月份降至最低;成熟叶及老叶K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叶片中Ca、Fe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老叶>成熟叶>幼叶;而幼叶Mg含量略高于老叶和成熟叶.枇杷成熟叶和老叶光合色素及叶片N、P、K、Ca、Fe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其对冬季适应性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