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变温动物的有效积温法则选用 5个不同温度对两种天蚕卵进行孵卵处理 ,测定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率 ,利用统计学最小二乘方法 ,计算出两种天蚕卵的孵卵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测定结果 ,大别山天蚕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分别为 7℃± 1 .8℃、1 51 .8± 1 8.4日度 ,长白山天蚕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分别为 6 .8℃± 2℃、86± 1 1 .5日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物学过程的需热量公式((?)=((b+aX))/X),推导出桑蚕幼虫(品种;浙农1号×苏12)五龄发育的起点温度为8.82±0.21℃,五龄发育的有效积温为103.14±1.31(日度),或置信概率为95%的五龄发育起点温度为8.34—9.30℃,有效积温为100.18—106.10(日度)。  相似文献   

3.
王珏  王俊梅 《草业科学》1999,16(4):62-65
在甘肃荒漠草原对专白刺的猖獗害虫白刺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期C=13.2±1.6(℃),K=115.4±16.7(日度);幼虫期C=17.5±1.5(℃),K=161.1±28.3(日度),蛹期C=17.5±2.3(℃),K=111.7±27.7(日度)。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38.36,34,32,30℃,相对湿度约70%的条件下,对皖南中华蜜蜂的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中蜂受精卵发育的理论起点温度为21.482℃,有效积温为1113.263 h℃;未受精卵发育起点温度为22.067℃,有效积温为1104.368 h℃.  相似文献   

5.
粤北桑芽瘿蚊(Giadomyia sp.)蛹的发育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的的增加而上升,平均发育历期相应缩短。适温区为12.20—35℃,最适温区为19—29℃,在19—30℃的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为:最适温区内的直线回归式为:N=22.24—0.5786t。蛹在发育始点温度C=12.20℃,有效积温常数K=91.11日度,蛹发育历期的预测式: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自然变温的条件下,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和“最小二乘法”公式统计分析得出中华真地鳖(Eupolphaga sinensisWalker)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中华真地鳖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2℃,有效积温为807.51℃/d,有效积温预测式为N=(807.51±69.73)/[T-(13.20±1.36)],据此简要的叙述了在孵化中华真地鳖卵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余虹  周勤  陈卫国 《蚕业科学》2001,27(4):310-312
研究了桑青尺蠖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 (C)和有效积温 (K) ,结果表明 ,该虫卵、幼虫、蛹、成虫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8 38、11 34、2 81、14 77和 11 6 3℃ ,有效积温分别为 86 0 5、341 86、197 90、48 5 3和 5 5 0 34日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29℃、31℃、33℃、35℃和37℃,相对湿度40%~60%下,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封盖子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①蜂王封盖子的发育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②发育起点温度为22.05℃,有效积温为2367.324h℃;③蜂王封盖子的发育期(h)的预测式为N=2367.324/(T-22.05)。  相似文献   

9.
栗蚕卵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恒温处理对解除滞育的栗蚕卵进行加温暖种试验,以期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为栗蚕的人工驯养及暖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初步测得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7℃(±2.6℃),孵化有效积温为194.5℃(±27.5℃),并发现在18℃、21℃、24℃恒温条件下,随区段温度升高,栗蚕卵孵化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开发利用野生泌丝昆虫资源的目的,在19、21、23和25℃4种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樗蚕(Samia cynthia cynthia)卵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结果表明,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64±1.53)℃,有效积温为(156.12±15.93)d.℃。  相似文献   

11.
方文富  梁铁军 《中国蜂业》2007,58(6):10-11,14
本文在37℃、35℃、33℃和31℃,相对湿度为40%~50%的条件下,对不同温度对中华蜜蜂工蜂封盖子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①中蜂工蜂封盖子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②中蜂工蜂封盖子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9.678℃;③中蜂工蜂封盖子的有效积温为4296.584677h℃;④封盖子的发育期(h)的预测算式为N=4296.58467(7/T-19.678)。  相似文献   

12.
德国牧羊犬精液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手握法采9条德国纯种牧羊犬(2~8岁)精液,在卵黄Tris和卵黄-葡萄糖稀释液中添加保护剂甘油和DMSO,液氮熏蒸制作颗粒冻精。结果表明,卵黄-Tris稀释液优于卵黄-葡萄糖稀释液。DMSO单独加和与甘油混合加均不利于解冻后精子活率,最佳甘油浓度为4%~6%,始冻温度-150℃热平衡温度-105℃,入氮温度-118℃,保持了正常的冷冻温度曲线,干解冻法解冻后活率高于湿解法(P〈0.05)。在最优  相似文献   

13.
豆无网长管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豆无网长管蚜在12、15、18、21、24和27℃及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进行饲养,结果表明,豆无网长管蚜1~4龄若虫在整个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7.309 1℃,22.974 6日.度;2龄3.776 6℃,30.652 8日.度;3龄3.852 7℃,28.207 0日.度;4龄5.256 4℃,39.273 0日.度;若虫期4.874 3℃,125.848 7日.度。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冬季应用塑料棚舍对肥育猪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杜洛克×长白杂交肥育猪24头,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进行试验,探索不同环境温度对肥育猪增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试验Ⅰ、Ⅱ组舍内温度(14.5℃、10.5℃)均高,与最适温度(15℃-23℃)的基本接近。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9℃和24.9℃(P<0.01);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58.55%和44.65%(P<0.01);每kg增重消耗饵饲料量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6.9%和30.8%(P<0.01)。  相似文献   

15.
影响蛋鸡经济效益因素很多,除宏观因素(饲料、鲜蛋、淘汰鸡价格)外,微观因素也比较多(饲养环境、营养浓度、疾病、产蛋量等)。现重点讲夏季高温影响产蛋率、产蛋量、饲料转化率的因素。 夏季通常是从立夏5月5日开始至立秋8月7日为止,历时94天,这与鸡的实际生产性能不够吻合,按平均温度计算时间应为6-9月份,占产蛋全程时间的34.3%,这一阶段温度分别为 28.5℃、31.8 ℃、32.1℃27.5℃平均为 29. 97℃,鸡舍内实际温度较室外温度高3-4℃,较年平均温度19.9 ℃高 14℃;相对湿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果桑温室栽培的适用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以果桑品种SG01、大10和白玉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果桑品种冬芽的休眠程度、萌发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芽的休眠程度由深到浅依次为白玉王、SG01和大10,其冬芽萌发的起点温度分别为14.0℃、10.9℃和7.2℃,发育有效积温分别为135.7℃.d、137.0℃.d和154.3℃.d,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提示在果桑引种或温室栽培时应注意品种间休眠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蚕种盐酸孵化法标准及浸酸前后的冷藏抑制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家新 《蚕桑通报》1995,26(4):30-31
蚕种盐酸孵化法标准及浸酸前后的冷藏抑制标准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冯家新一、蚕种盐酸孵化法标准(一)即时浸酸孵化法1.即时浸酸种的浸酸适期如表1表1即时浸酸种的浸酸运期注:1.积算温度以10℃为起点.10℃以厂为无效温度。2.27℃,以上温度仍作27℃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昭苏地区伊犁马罹患鼻胃蝇在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发育规律,本研究于2017年7月~8月通过在昭苏马场牧场周边跟踪放牧马群收集自然排出的鼻胃蝇老熟幼虫,将其成功化蛹的鼻胃蝇蛹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记录化蛹期的各个时间段的温度和发育历期,用有效积温法则中"最小二乘法"对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昭苏地区鼻胃蝇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22.057±0.216)℃,有效积温为(-176.8±32.095) d.℃,确立了鼻胃蝇蛹的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176.8±32.095)/[T-(22.057±0.216)]。本研究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用积温法则建立起昭苏地区鼻胃蝇蛹发育历期预测模型,结合昭苏地区温度及当年幼虫基数的调查,可为鼻胃蝇成虫发生动态提供有效的科学推断。  相似文献   

19.
光照强度和温度对紫羊茅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冬季节在贵阳通过塑料大棚内外不同温度和光照水平生产紫羊茅(FestucarubraL.Pennlawn)地毯式草坪的协相关分析得出:光照强度(x)与分蘖数(y)有直线回归关系,棚内分蘖数极显著高于棚外(P<001),温度对分蘖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湿热地带家禽营养的调整C.C.Rakshit和B.S.Ras印度农业部家禽是恒温动物,体温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家禽理想的温度范围或舒适区是55~75°F(12.8~23.9℃)。舒适区的两端区段是临界温度区,即75~100°F(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