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许泽永  陈坤荣  晏立英 《花生学报》2003,32(Z1):263-271
花生病毒病是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近10年来,花生矮化病毒(PSV)、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极大地丰富了对上述病毒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进化的认识,以及病毒种、亚组和株系科学的划分.对PSV来说,提出了两个亚组的划分,而我国PSV株系血清学和RNA3全序列的分析,明确它们独自构成第三个新的亚组.对我国和东南亚国家PStV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析,说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PStV是单独进化的,形成不同症状类型的株系.Tospovirus属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使得该属病毒从番茄斑萎病毒(TSWV)1种增加到13种,其中侵染花生的病毒达5种,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玉米条纹病发生于世界低洼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是南佛罗里达严重玉米病害中的主要病害。玉米条纹病的几种症状与其它玉米病原体引起的症状相似。有人试图找到病原体,但未能成功。关于病原物玉米条纹病毒(MStpV)特性,报道的结果各不相同。Storey 首先在东非描述了这种病害,认为有两种症状类型,即玉米叶上的宽条纹和窄条纹。Kulkarani 认为这两种症状属于不同病害,将玉米条纹病的名称留给宽条纹类型。两种病害的病原体都由玉米短头飞虱(Pereg-rinus maidis)传播。  相似文献   

4.
5.
用指示植物分离鉴定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X)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指示植物培养、接种鉴定及分离马铃薯轻花叶病毒 (PVX)的方法 ,为马铃薯轻花叶病毒抗血清制备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茶斑蛾颗粒体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斑蛾Eterusia aedea L.又称茶柄脉锦斑蛾,是我国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虫。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和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和斯里兰卡。目前对于该虫的病原性病毒尚无报道。我们于1985年5月  相似文献   

7.
8.
Torra.  L 《花生学报》1995,(3):39-40
病毒检测技术的新发展L.Torrance胡英考编译自《病毒检测技术》,植物病毒的生化检测可分为两大类,即根据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根据病毒外壳蛋白的抗体试验(或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特别是酶免疫测定法(EIA),是植物病毒大规模检测和诊断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定量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DNA1组分在香蕉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建立以SYBR Green-I荧光染料为标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方法。利用B1-F/B1-R引物扩增海南BBTV DNA1组分并构建到pMD18T sample载体,再以B2-F/B2-R引物测定该质粒的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3.247×LOG(X)+8.01,相关系数r2=0.997,扩增效率为103.2%,标准质粒检测灵敏度约为214 copies/μL。分别选取染病香蕉的嫩叶、叶鞘、假茎和球茎各100 mg,提取D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病株各部位均含BBTV病毒,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嫩叶(3.08×108 copies/mg)叶鞘(2.50×108 copies/mg)假茎(1.29×108 copies/mg)球茎(1.67×107 copies/mg),呈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
11.
12.
早在1889年就有人报道了香蕉束顶病(BBTD)在斐济岛发生过(Magee,1953).从那以后,澳大利亚、印度、太平洋群岛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如埃及,加蓬(E.Foure,1982),刚果等国也相继有过报道.香蕉束顶病是香蕉和大蕉的一种严重病害.一般认为这种病是由病毒而引起,由香蕉交脉蚜在田间进行持久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带毒母株长出的吸芽而蔓延,但不能通过机械传染.这种病毒只在韧皮部组织里增殖并在那里解体(Magee,1939).患病植株在顶部有一束黄叶,在叶脉、中脉和叶柄上有暗绿色条  相似文献   

13.
14.
徐洁 《中国马铃薯》2002,16(2):73-75
为了寻找一种能被广泛应用的马铃薯病毒鉴定技术 ,研究了指示植物的种类及其培育方法和利用指示植物鉴定病毒的方法。,结果表明 :指示植物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马铃薯的病毒鉴定中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大豆花叶病毒(SMV)病的研究进展马桂珍,暴增海(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大豆上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最早由Gardner和Kendrick于1921年和1924年报道。我国1950年裘维蕃先生报道了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初步研究,7...  相似文献   

17.
应用DAS-ELISA法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报道了使用多价血清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的快速DAS ELISA法。实验分别用快速DAS ELISA法和常规DAS ELISA法检测PVX、PVY、PVS、PVM、PLRV5种主要马铃薯病毒进行比较 ,二者阳性率和灵敏度基本相同 ,但快速法比常规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节省材料 ,且快速法重复性好 ,结果可靠 ,表明快速DAS ELISA法是一种直观、实用、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适合种薯生产中大量样品的多种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国际农业社会对甘薯的重新关注,致使对原始种质和改良种质的交换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甘薯在世界作物总产中居第七位。健全的园艺管理和国家检疫条例要求,进行国际分发的甘薯种质不能携带已知的病毒。此外,甘薯的生产和研究也需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经1985—1991七年的研究确认,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的花生普通花叶病为我区花生上流行的主要病毒病,其年份流行程度、取决于花生苗期(出苗—5月底)蚜量的多少,蚜量的多少又取决于苗期降雨量的多少,初步肯定了三者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