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严重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扬花期喷药防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用办法。为探讨新乡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确保我市小麦优质高产,结合我市小麦生产的实际情况,浅谈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1.发生与危害小麦遭受赤霉病侵染后,不但造成减产,而且对种子质量和实用价值也有严重影响,带菌的麦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对于该病害的防治,除选用抗耐病品种外,主要还是依靠小麦扬花期的化学防治。目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体药剂仍为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及其复配剂。随着近年来赤霉病的流行和用药次数的增多,赤霉病抗性菌株逐年推高。因此,寻求新的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分析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茂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3):56-57,93
通过调查2018年宣州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8年宣州区环境菌源总量高,气象条件相对较适宜发病,该区小麦赤霉病未防治田间自然发病程度达5级,防治后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3级,且小麦赤霉病防治2次明显优于防治1次,早熟小麦赤霉病病穗率低于迟熟或恋青晚熟小麦.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阐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状况以及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明确了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阐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状况以及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明确了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流行性病害。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针对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提出赤霉病流行麦区的防治策略,同时总结了当地赤霉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2012年开封市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条件,分析了2012年开封市小麦赤霉病暴发的原因,并结合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对策,指导生产防治,确保小麦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病害,是比较常见的气候病害,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小麦赤霉病愈发严重,对小麦种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种植人员要重视防治技术的应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该文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带来的危害,并相应提出要加大病害和防治技术宣传,提高农民认知度,选择最佳的防治技术,强化防治效果,以有效缓减赤霉病对当地小麦种植产业造成影响与损失。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会造成绝收。鲁甸县是种植小麦的大县,防治赤霉病的发生刻不容缓。文章介绍了赤霉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对策,为鲁甸县粮食增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临泉县小麦赤霉病重发情况,分析重发原因,总结了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分析了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当地小麦赤霉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农业》2013,(10):2
4月24日,省农业厅下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小麦赤霉病防治科技行动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当前,我省小麦生长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小麦赤霉病菌侵入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唯一有效时期。为切实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河南夏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是制约小麦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发生情况、成因分析和防治,分析了流行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赤霉病又叫做烂麦头和红麦头,它在小麦的发育中对小麦的影响较大。针对泗洪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小麦的赤霉病防治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健康生长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小麦的健康生长。为了实现小麦的高质优产,种植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杜绝赤霉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同时由于小麦赤霉病病情测报工作的好坏决定了该病防治工作的最终成败,因此本文对小麦赤霉病病因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植保无人机和助剂是否可提高农药对赤霉病防控效果, 以及为大田防控小麦赤霉病筛选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助剂可显著提高各农药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作用;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效果优于担架式喷雾器和人工喷雾等传统方式;农药添加助剂并使用无人机喷药组合下, 小麦赤霉病发病最低。因此, 利用植保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是可行的, 这为大面积推广无人机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试验支撑。小麦扬花初期防治1次, 在黄熟期前的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 仅防治1次的效果差异不大, 需增加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赤霉病的严重性,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及暴发的原因,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对小麦赤霉病被重视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17.
王亚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66-166,169
咪鲜·甲硫灵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表明,咪鲜·甲硫灵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一般发生年份用药600~900 g/hm2即可;小麦赤霉病已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建议停止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的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流行性病害,该病可导致减产,同时在小麦中残留真菌毒素,对小麦生产存在巨大威胁.由于抗药性的逐渐形成和残留污染等弊端,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的途径存在很大局限,微生物防治赤霉病的方法已引起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病微生物防治菌株的种类、分离鉴定、防治效果及可能的防病机制,并讨论了小麦赤霉病的微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健康生长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小麦的健康生长。为了实现小麦的高质优产,种植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杜绝赤霉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赤霉病对小麦的危害。同时由于小麦赤霉病病情测报工作的好坏决定了该病防治工作的最终成败,因此本文对小麦赤霉病病因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6种具有对小麦赤霉病有防治作用的杀菌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效和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院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为80.93%~81.36%,是小麦赤霉病防治首选药剂,使小麦增产22.29%~25.07%,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9.55%、76.67%,为小麦赤霉病防治补充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