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然后结合甘肃省各种草原类生物量,修正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最后计算出甘肃省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草原提供的其他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的3.1倍和3.7倍以上;2)甘肃省暖性灌草丛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84418.28元·hm?2,温性荒漠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为10120.21元·hm?2;3)甘肃省草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069.73×108元,是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的23倍,约等于甘肃省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733.27×108元,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4.52%;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低,为58.51×108元,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0.83%.本研究不仅为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提供了思路,也为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都兰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都兰县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类型功能价值进行了尝试性的估算。结果表明,草地系统年平均价值为55.40亿元,各类草地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温性荒漠16.50亿元>温性草原13.64亿元>高寒草甸11.60亿元>高寒草原7.61亿元>低地草甸6.05亿元。草地各类功能价值中,提供食物生产的经济价值仅是草地服务价值的一小部分,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服务最主要的是其潜在的间接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9,18(3):15-18
利用谢高地等人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以草地类估算了青海省海南州各类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温性草原类为5270.68元/hm^2.a,温性荒漠草原类为2914.90元/hm^2.a,高寒草原类为5023.19.TL/hm^2.a,温性荒漠类为2666.70元L/hm^2.a,低地草句类12527.01元/hm^2.a,高寒草甸类8744.10元/hm^2.a,全州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功能价值为226.93×10^8元/a。  相似文献   

4.
青海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防风固沙、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天然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青海大农业经济的支柱,是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赖以当存的基础。据草地资源调查,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总价值为4068.03×10^8元(人民币)/年,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948.90×10^8元(人民币)/年,是全省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17.60倍。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 Costanza等人和国内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草甸类、草原类、灌丛类、沼泽类草地生态系统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荒漠类草地面积大幅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研究时段内,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年总价值减少8.93亿元,年均减少0.23亿元.  相似文献   

6.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最新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青海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068.03×108元/a,其中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6项生态因子的服务价值合计为3848.90×108元/a,占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94.62%。生态环境严酷的高寒类草地组生态服务价值为3544.33×108元/a,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达87.12%,合理利用此类草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初步评价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调查,重点估算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和类型的生态价值。计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生态系统2003年提供的总服务价值为71.32×108美元。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看,草地的经济功能价值仅为21.26%,远低于草地的生态价值。从新疆草地类型看,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荒漠和低平地草甸是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占58%以上,而其贡献率为43.17%;低平地草甸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30.20%;沼泽和温性草甸草原虽然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很高,但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这些结论体现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及开发和保护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理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效应,基于甘肃省农牧交错带2000、2010、202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各乡镇级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20年甘肃省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耕地、林地为主,其中,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耕地和湿地面积减少。2)2000-2020年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1.2358×108元,调节服务在各时期占主导地位,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草地和林地在维持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方面作用重大,是维持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显著的集聚分布格局,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的空间演变保持平稳。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农牧交错带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草地生态体系价值估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草原生态系统价值估算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以谢高地等人计算出来的各种草地类型单位面积价值量为经济参数,利用2003年MODIS数据估算的中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折合US$311.48×108,并从草地类型和省区等角度分别进行区域分析,表明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农牧交错带较高且逐渐向牧区递减的特征,说明牧区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草原生态功能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化研究违法占用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量,本研究以甘肃省为例,以县域为空间研究尺度,对甘肃省2010—2015年违法占用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2010—2015年违法占用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也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其中废物处理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量(82.59×10~4)元最大,水源调节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率(55.14%)最大,娱乐文化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量(0.5×10~4)元与减少率(54.95%)均为最小。以此为甘肃省以及国家制定粮食安全等政策提供相应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开展针对草地水源涵养功能及价值的研究,在当前具有非常紧迫而又现实的意义。结合内蒙古东乌旗草地生态系统实际情况,研究草地水源涵养量及价值核算方法,评估东乌旗草地水源涵养量及价值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2010年全旗草地水源涵养量分别为1.88×10~9、7.63×10~8、2.01×10~9m^3,价值分别为1.35×10~5万元、5.47×10~4万元、1.44×10~5万元;2000—2005年,东乌旗草原水源涵养总价值下降59.48%,2005—2010年,全旗草地水源涵养总价值上升163.25%。  相似文献   

12.
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模拟增温试验和模拟氮沉降试验,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栽培草地4类草地上各设置7组处理:对照[CK,0kg·(hm~2·a)~(-1)]、低氮Ⅰ[N_Ⅰ,8kg·(hm~2·a)~(-1)]、低氮Ⅱ[N_Ⅱ,24kg·(hm~2·a)~(-1)]、中氮[N_Ⅲ,40kg·(hm~2·a)~(-1)]、高氮Ⅰ[N_Ⅳ,56kg·(hm~2·a)~(-1)]、高氮Ⅱ[N_Ⅴ,72kg·(hm~2·a)~(-1)]、增温[W,0kg·(hm~2·a)~(-1)]、增温增氮耦合[W-N_Ⅰ,8kg·(hm~2·a)~(-1)],采用Li-6400光合仪,对各类草地优势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随氮沉降和增温的加剧,高寒草甸中白花枝子花(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和针茅(Stipa capillata)的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少,高氮沉降条件下,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女娄菜(Silene apric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2)高寒草原中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而增加,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减少;3)栽培草地中披针叶黄华、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在增温条件下,盐渍化草原中的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的净光合速率减少,高寒荒漠中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 compacta)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高寒荒漠与盐渍化草原过渡带中赖草(Leymus secalinus)的净光合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彭皓  李镇清 《草业学报》2007,16(4):107-115
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其关键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境条件使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草地的产草量和退化程度将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地划分成5个等级,利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首先分别计算每一等级草地单位面积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服务价值,然后求和得到该流域草地的总服务价值。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76.154×108元。受各级草场的生产量和放牧强度的综合影响,健康程度不同的各等级天然草地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存在着很大差异,从第1级草地到第5级草地,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比重从38.1%下降到4.8%。参考国际、国内和锡林浩特当地3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单价,通过计算得出这3种不同空间尺度下锡林河流域天然草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88.199×108,76.154×108和14.236×108元/年,并且各项服务功能在总价值中所占的比例也随空间尺度的不同而不同。以气体调节为例,服务价值的比重分别占3.7%,11.0%和7.9%,这说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与空间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西典型天然草地碳分布特征及碳储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4种主要草地类型暖性草丛草地、暖性灌草丛草地、温性草原、山地草甸草原的地上现存生物量、凋落物、半分解层、根系和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调查和测定,本研究估算山西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旨在揭示山西不同类型天然草地固碳能力。结果表明:4种类型草地的植被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密度、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的大小顺序相同均为:暖性灌草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原暖性草丛草地温性草原;山西草地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759.07g·m~(-2),占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21.81%;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6307.22g·m~(-2),占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78.19%;经估算,山西的草地面积为4.55×10~6 hm~2,草地总碳储量约为364.40Tg。  相似文献   

15.
天祝县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利用天祝县及周边地区117个气象台站的资料和DEM分区修正,将天祝县草地分为寒温微干山地草原、寒温微润山地草甸草原、寒温湿润山地草甸、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微温微润草甸草原和微温湿润森林草原6类.同时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和草地退化程度,结合天祝县实际的草地资源分布图和草地的不同等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tGIS)工具,对天祝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天祝县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685亿元/年,其中微温微润草甸草原贡献率最高,达31.52%,寒温微干山地草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贡献率为8.45%.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面积212.65万hm2,有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疏林类草地12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万hm2,而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为273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10791kg/hm2,高寒草原类年生物量最低,平均产可食鲜草194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万hm2,可载畜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7.
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通过决策树分类、像元二分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分别对古浪县草原资源、温性草原植被覆盖及其生产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浪县总草原面积22.41万hm~2,其中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分别占1.68%、1.66%、32.55%、24.02%和40.08%;正常年景古浪县温性草原以20%FVC40%植被盖度为主,近10年温性草原FVC出现逐步改善的趋势;温性草原平均鲜草产量为1 042.70kg/hm~2,以500~1 000kg/hm~2产量草原所占面积较大,占温性草原总面积的50.01%,其次为1 000~500kg/hm~2草地,占41.87%,全县7.29万hm~2温性草原总鲜草产量7.61万t,可承载3.65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8.
李琳  林慧龙  高雅 《草业学报》2016,25(6):34-41
三江源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腹地,考虑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复杂性、敏感性,及其所蕴含的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全面的评价该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健康和未来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为理论基础,以能值分析法为主要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6项评估指标,对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进行逐项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年中,三江源区草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从1375亿元/年上升到1780亿元/年,年际变化较大;从趋势上,以2006年为分界点,2006年后的年份,其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且普遍高于2006年前的年份。对不同草原类型进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可以看出,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生态服务价值占全部草原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的比例最大,10年中皆超过99.5%,这主要与该草地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有关;各类型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年际变化不大;在6项指标中,释放O2与固定CO2的价值所占总价值比例最大,两者之和约占全部价值量的90%,而直接的草产量价值仅占全部价值量的1%左右,远远低于其他生态服务项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河首曲—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试验和调查,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从11类服务功能方面对黄河首曲—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估算,旨在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及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玛曲高寒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59.42亿元/a,是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6.65倍。其中以水文调节功能最大,为57.72亿元/a。其次为水源补给、文化科研、营养循环与储存和气候调节功能,分别为32.43亿、12.50亿、12.38亿和11.37亿元/a,环境净化、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大气组分调节功能,分别为9.24亿、8.48亿、8.31亿、5.67亿和1.09亿元/a,休闲娱乐功能最低(0.23亿元/a)。充分说明,玛曲高寒湿地是"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蓄洪区,是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保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植被在固定CO2释放O2和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体现出生态服务价值。根据都兰县草地资源调查及相关资料,计算各种草地植被类型的净初级生长量,进而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估算其固定CO2和释放O2的物质量及其价值量。结果表明:都兰县草地植被年净初级生长量为364.04万t,固定CO2 593.38万t,释放O2 436.85万t。根据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估算出都兰县植被固定CO2的价值为10.338 5亿元;利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估算出释放O2的价值为16.445 7亿元。都兰县草地植被固定CO2释放O2物质量和价值量中,干荒漠类贡献率最高,其次是高寒草原类、山地草原类、沼泽类和高寒草甸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