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振 《茶业通报》2002,24(2):42-43
讲“茶道文化”当然要先讲几句“茶道”的词义。在近出的一些论著中,不乏有人为“茶道”和“茶文化”下定义,我看后,觉得其中有些是故弄玄虚,实际自己也不甚了了,说不清,讲不透,可偏偏搜肠索肚,把一些生僻的字句联缀起来,说得玄而又玄,把大家说得糊糊涂涂,以显自己的学问。其实“茶道者”简单说,也即“饮茶之道,讲究饮茶之道也”。说白些,也就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阶层的饮茶习俗和对饮茶的讲究。可能有读者会问,现在“茶道”不是千姿百态,各式纷呈,为什么还言建设和发展呢?我要说的是,现在中国包括台湾、港澳和海外…  相似文献   

2.
苗家茶道     
李阳 《茶业通报》2002,24(1):13-13
苗族是云南省3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苗家饮茶成俗,祭祀必备茶,喜事不离茶,待客先敬茶,世代相袭,形成了别具风情的苗家茶道。苗家茶道,苗语“主吉”,其风格古朴,带有明显的楚文化色彩,贯穿着浓郁的苗族风情。整个茶道包括“敬祖”、“叙史”、“献茶”三部分,分别以吟、诵、唱的形式表现口耳相传的苗族文化,把饮茶与苗族说唱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较为隆重的大场合,茶道仪式须由“巴迪雄”(苗)主持,一般场合则请村寨上有威望或辈份高的长者主持就行。主家先用鼎装入井水或山…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茶道,我们很自然会想到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是高度仪式化的饮茶生活,其目的是在饮茶中体味人生。它是在清幽而素雅的茶室中进行的。茶室一般是由竹木或芦草编成,侧有水屋,室内有插  相似文献   

4.
陈思  王丽 《茶业通报》2022,44(1):45-48
武夷山茶类的发展与饮茶法的更迭影响品饮审美观照。宋时,武夷山盛行斗茶、分茶,美的特质是雄与幻,又展现出哲思之美。明清时期,创新制法下的武夷茶以及功夫茶泡法,使得其品饮呈现雅致、自然之美。如今,以岩茶、正山小种为代表的武夷茶产生更多的审美形态。武夷茶是中国饮茶审美一个重要载体,是研究中国茶文化、茶道不可忽略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道的本质及茶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道的本质及茶文化的发展董德贤(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430070)一、中国茶道的本质儒道佛教与茶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和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  相似文献   

6.
姚华 《茶业通报》2013,(4):190-192
将品悟茶道的层次简述为四层,即饮茶一满足生理生命;品茶——浸润心理生命;悟茶——融贯宇宙生命;无茶一奉献全部生命。这四层在品悟茶道中圆满人生,圆融世界,圆通宇宙,达到四点共圆的化境。  相似文献   

7.
茶叶的功效     
郑连森 《茶业通报》2003,25(1):45-45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帮,在茶文化交往方面,可以说是最早的,805年日本最澄禅师,空海禅师就到浙江留学,回国后,带了茶子,茶臼,在日本开始种茶树,此后、荣西、圣一、应禅师,先后到了浙江,都把茶子带回,并把制茶技术传入日本,圣一禅师把浙江径山寺的“茶宴”、“点茶法”、“茶道茶具”都传入日本独特“茶道”礼仪,茶道是一种饮茶礼节,是一种道德修养,提倡“和、敬、清、寂”,追根溯源与我国“茶宴是一脉相承的”。日中友好静冈理事长井光一说:静冈茶叶闻名日本全国,追根溯源,还是从浙江传去的。“诗”…  相似文献   

8.
饮茶之风到了唐代和宋,逐渐普及,喝茶的人与日俱增,饮茶方式也日益讲究。茶成为许多诗人、文学家酝酿、累积灵感时不可或缺的饮品,于是就产生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诗和故事。1精通茶道的白居易白居易一生嗜茶,诗文俱佳,是中唐时期社会写实诗的主将,在他留世的2800多首诗作中,大约有60首可见和茶有关的语句。他的诗作中写到早茶、  相似文献   

9.
位于赣东北边陲的婺源县,具有栽培茶树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著名的产茶区。婺源人在种茶、制茶、售茶、饮茶中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本文对婺绿产茶历史,茶乡风俗,茶道表演,茶诗楹联等进行了论述,系统地挖掘婺绿茶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茗饮之道     
饮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期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港台的“茶艺”各以自己的文化表现形式蜚声海内外。饮茶在茶叶祖国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实属难以言表,也难以为现代人全面掌握。茶叶起源于我国,最早为药用,后作为祭物,商周时期已成贡品,为皇宫贵族的保健饮料。唐宋时期茶业斯兴,文人雅士用以激昂文思,高僧寺侣用以参禅修德,武士富商用  相似文献   

11.
简论中国茶文化中若干相关事例,如"茶色""一盏茶""茶水费""茶寿""茶礼"等,进而阐发茶文化之精义,如"理而后和"、茶道精神等,归纳茶道与人生智慧之关系。  相似文献   

12.
饮茶     
正茶,作为古老的传统饮料,在这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继续保持着她特有的魅力,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一分钟饮茶解渴、一小时饮茶休闲、一个月饮茶健康、一辈子饮茶长寿"。细细品来,颇有道理。一分钟饮茶解渴。众所周知,茶叶最基本的功能是生津止渴,提神消暑,茶水也是国人最喜欢的饮料。饮茶之所以能解渴,是因为茶汤中的多酚类物质、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物质与口腔  相似文献   

13.
饮茶与佛教     
饮茶与佛教赵蒯芳(安徽省九华山科技办公室)"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茶之历史远溯于四千七百多年前的神农时期。如今,茶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饮料,也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大享受,也成了人们文化艺术的一种品赏,并形成了茶礼、茶德、茶俗、茶道,及...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饮茶,重不在饮而在品。品茶,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所谓"茶品如人品,茶道即人道",说的正是茶与为人之道的关系。好茶之人往往喜欢在闲暇之余泡一壶好茶,细饮一番,使自身得到享受的同时,达到精神的升华。1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传说,茶最早发现在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以茶解毒的故事。因此最初茶被当着是  相似文献   

15.
王春华 《茶业通报》2006,28(2):77-77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茶有性俭、自然、中正、平和等特质,茶艺中表现出的超然空灵,默会于心,“静待”品赏过程,这些都与崇尚虚静自然的道教有着内在的沟通和契合。茶道自然地成为这种学说的理想载体之一。魏晋时期,士大夫崇尚老子思想和讲究饮食清淡。此时,饮茶之风盛行,并在民间开始传播。茶以其独具的自然功能和精神作用,受到道家的喜爱,成为最佳饮料。在道教思想中,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协调,物质和精神相互包融,互为依托。这种与万物为友,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追求,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正是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道教思想与茶道精…  相似文献   

16.
周芳 《茶业通报》2021,43(3):137-140
明治时期,延续百年的封建国家体制崩裂,日本在各方面向现代国家面貌过度,在日本历史上,明治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同时直到现在也一直影响着日本,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本文尝试以明治时期的茶道兴衰为考察点,探究茶道在日本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是如何继承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成就了自身的变革的;明治时期日本茶道的变迁到底是怎样的.以明治时期的茶道文献为基础,并尝试对这一时期的茶道变迁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归真     
<正>"归"回到本处之意,"真"中华茶道的终极追求,归真意在表达返璞归真还其茶道本来的状态,回归茶自然、简单、利落的姿态,从中领悟中华茶道之真。归真,是心与茶的交流。在泡茶的时候我们要带着最真挚的情感用心去泡茶,只有在那一刻心灵才得到释然和顿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回归心灵看见茶最初的容颜,是那么美,那么静。归真,是简素之美。简洁、朴素的茶席之美,茶器不求名  相似文献   

18.
名人品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种茶、饮茶已有4000多年历史。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与茶历来有着广泛联系,尤其是历史上名人、伟人的爱茶、品茶史话,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篇章和茶学典故。唐代是诗的盛世,又是茶叶兴盛发展的时期。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他在江西上饶北居山植茶树,自号茶山御史,山上有一泉,名陆羽泉。他精于茶道,历时10个春秋,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伟  相似文献   

19.
饮茶卫生必须研究饮茶法。如饮茶对高血压证的治疗有不同的看法。其主要原因是咖啡碱的影响,沱茶降血脂作用功效显著,对其咖啡碱含量测定,在指导合理饮用沱茶有现实的意义。一、分析方法样品:云南甲级沱茶。试药:已醇、氯仿、氧化镁等,都是北京化工厂的分析纯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道除了有其共性——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特性外.儒、道、释三家赋于茶道以各自的内涵。儒家的积极入世,家国天下;道家的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佛家禅宗的色空无我,茶禅一味,体现了三家赋于“茶道”的不同特性。本文试图以简明的语言,用“一颗进取之心吃茶”,“以一颗自然之心吃茶”,“以一颗平常之心吃茶”阐释三家茶道审美之“比德”,“畅神”,“妙悟”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