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长清区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栽培种植及大枣各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探讨长清区发展大枣种植产业的有利气候条件,解决枣树与农作物争良田的问题,并针对影响大枣生长的主要灾害提出了防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西朝阳地区大枣农业气候资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大枣各生育期气候条件。[方法]根据大枣各个生育阶段的气象指标,分析当地气候资源的利弊程度。[结果]温度条件是朝阳地区种植大枣的主要限制因子。朝阳南部地区热量充足,各生育时段的热量条件较好地满足生理指标的要求,适宜栽植大枣;而北部地区大枣生育关键时段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指标,不适宜栽植大枣。朝阳地区水分条件基本满足大枣生长发育需求。朝阳地区大枣生产气候优势是光照充足和温度日较差大。[结论]朝阳南部地区是适宜生产优良品质大枣产区。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朝阳气候条件特殊适宜枣树栽培,当地的各级政府和种植户非常重视大枣的种植和产业发展,截至2017年,朝阳的枣树种植面积已经近30万亩,每年产鲜枣可达7560万公斤。但是传统栽植技术仍然存在于当地的枣树生产作业中,由其带来的枣苗成活率低、产量提高慢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朝阳地区大枣产业良性发展的阻碍,因此,大枣种植技术的完善和调整仍然是朝阳大枣生产的研究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时运岭 《河南农业》2019,(25):45-45
大枣在我国已有8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原产于河南省新郑市。新郑是红枣之乡,也是世界红枣之源。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郑。红枣品种众多,如鸡心枣、磨盘枣、辣椒枣、葫芦枣、茶壶枣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枣品种也在不断改良。新郑市在原有枣品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又一品种—冬枣。  相似文献   

5.
1农十三师葡萄、大枣产业的现状 1.1种植及产量 哈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这里光热资源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生产优质果品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农十三师自1987年利用世行贷款发展1.5万(667m^2)葡萄基地以来,现如今十三师的园艺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成为了兵团的“特色园艺师”,无核白葡萄和哈密大枣的种植已成为该师农业的主导产业和比较优势产业,给垦区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2007年,农十三师水果总产量达8.95万t,实有种植面积10.9万(667m^2),其中葡萄、大枣种植面积10.6万(667m^2),占总果品种植面积97.2%。  相似文献   

6.
正哈密地区大枣种植面积已达2.1万公顷,主要品种有五堡大枣、梨枣、骏枣等,以五堡大枣种植面积最大。我区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光照充足,有利于大枣养分积累,提高含糖量。通过多年实际,总结出五堡大枣主要栽培管理措施如下:一、地块选择与管理选择土壤肥沃疏松的砂壤土、壤土地块建园,要求园地地势平坦,地下水位4米以下,土壤总盐量不高于0.4%,p H值不超过8.2。红枣园全年中耕除草5~6次,有利于增加土壤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新郑市地处中原腹地,气候多变、四季分明、土壤类型多样,土壤质地多为沙质壤土,疏松透气、水肥调节能力强,非常适合大蒜种植,全市大蒜常年种植面积2.2万亩左右.目前,新郑市的大蒜种植以人工为主,生产效率低,机械化水平不高.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紧张,而大蒜的播种和收获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用...  相似文献   

8.
哈密市种植大枣适宜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哈密市的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哈密市大枣技术推广中心的大枣种植资料,分析了50年来气温、积温、日照、霜冻、低温冻害、大风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哈密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是开发高档瓜果大枣的理想之地。危害哈密大枣种植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冬季的低温冻害,其次是春季的霜冻和大风。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在宁阳大枣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宁阳大枣生长发育所需气候条件,运用山东省1∶50 000地理信息数据和泰安市及泰安周边县市1970~2000年的气候资料,建立了泰安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小网格推算方法和气候要素地理推算模型对宁阳大枣适宜种植区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宁阳大枣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哈密大枣是在新疆哈密山南平原戈壁的特定气候条件下生成的优良品种,平均单果鲜重17克,最重可达32.1克,出肉率96%,总糖含量69.71%。哈密大枣的显著特点是:果实个大、肉厚、皮薄,含糖量高,富含锌和维生素,色泽紫红具光泽,甘甜爽口,宜于鲜食和制干。经多年种植,总结出精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新郑市居河南省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郑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5万亩以上,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全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玉米种植面积不断缩减,优质、安全、健康的有机大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因此,亟待建立有机大豆生产基地,并依照新郑市的自然条件制定一套夏播有机大豆栽培技术方案,不仅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还会给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红星二场退耕还林还草,推广种植哈密大枣400公顷。哈密地区干旱、高温、多风少雨的气候对哈密大枣的开花坐果十分不利,导致自然坐果率仅为1%。大枣要高产,坐果最关键,所以,提高枣树的坐果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土壤主要为褐土、潮土、风沙土,其中潮土和风沙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3%,这两类土壤非常适宜花生种植,新郑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约7.7万亩.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远远高于普通花生,长期食用高油酸花生油可以降低血脂,控制血压,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几率.随着高油酸花生品种在新郑市的示范和推广,高油酸花生以高产、优质、健康、高效的优势日益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有机高油酸花生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种植效益较普通花生高1~2倍.为了加快高油酸花生基地的建设,促进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增加种植效益,现根据新郑市的自然条件总结制定了一套有机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河南省新郑市重要的农作物,在当地经济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大豆种植效益、防治病虫害是摆在新郑市种植户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首先列举了常见大豆种植技术,并就在新郑市大豆种植中植株密度、田间管理、土壤深松等技术应用作出分析,而后立足常见病虫害探讨了有效防治措施,为新郑市种植户提供大豆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使用1961—2020年茌平区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及茌平区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腐殖质厚度资料,对影响圆铃大枣生长发育的气候及土壤因子进行分析,运用Kriging插值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结合GIS技术给出茌平区圆铃大枣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论显示: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温陈街道中部、贾寨镇、杨官屯乡与...  相似文献   

16.
西华县属豫东地区,因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因此西华县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优质水果产地.种植的果树种类主要是苹果、梨、葡萄、桃、李、杏、樱桃、山楂、柿子及大枣等.西华县果树种植总面积约为1.765万hm2,其中,苹果面积0.247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夏、皮营、淆河驿等乡镇;梨树种植面积0.273万hm2,主要分布在黄桥、西夏、奉母等乡镇;桃树种植面积0.42万hm2,主要分布在黄桥、西夏、大王庄等乡镇;柿树种植面积0.2万hm2,主要分布在迟营、李大庄、黄桥等乡镇;大枣种植面积0.267万hm2,主要分布在田口、迟营、红花等乡镇.  相似文献   

17.
辽西朝阳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其大枣的品质和口感极佳,极受市场欢迎。如何提高大枣产量及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影响是保证市场供应的前提。本文以朝阳大枣为研究对象,从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2方面措施入手,为大枣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西华县属豫东地区。因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因此西华县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优质水果产地。种植的果树种类主要是苹果、梨、葡萄、桃、李、杏、樱桃、山楂、柿子及大枣等。西华县果树种植总面积约为1.765万hm^2,其中,苹果面积0.247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夏、皮营、清河驿等乡镇:梨树种植面积0.273万hm^2。主要分布在黄桥、西夏、奉母等乡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新郑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1000hm2左右。由于西瓜病害种类多,危害重,如西瓜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土地因素的限制,致使西瓜连年种植,造成枯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成为严重制约新郑市西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新郑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100hm^2左右。由于西瓜病害种类多,危害重,如西瓜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土地因素的限制。致使西瓜连年种植,造成枯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成为严重制约新郑市西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