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蚕蛹资源,蚕蛹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我省是全国五大蚕区之一,若以每年鲜茧产量为130万担计,那么可得干蚕蛹约19万担,这为我们开展蚕蛹综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未脱脂蛹干物内含粗蛋白为55-60%,粗脂肪为25-30%,糖类为2-4%,几丁质2-3%.从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正已烷处理法(S2)和水煮处理法(S3)两种工艺对蚕蛹粉(silkworm pupae meal,SM)进行脱脂处理,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蚕蛹粉(S1)为对照,通过比较三种蚕蛹粉物理性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必需氨基酸评分和脂肪酸组成,评价两种处理工艺对蚕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处理的蚕蛹粉无臭,无色,容重、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水煮处理法对蚕蛹粉脱脂和脱色效果甚微(P> 0.05),但有除臭效果。正己烷处理后显著提高了蚕蛹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P<0.05),且处理后的蚕蛹粉更接近FAO/ WHO 规定的理想蛋白源标准。正己烷处理显著影响蚕蛹粉脂肪酸组成,其中C18∶0、C18∶2n-6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C18∶3n-3水平显著降低(P<0.05),C18∶1n-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1),但与水煮法组(S3)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正已烷脱脂不但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且可以达到除臭、脱色、脱脂、生产优质蚕蛹蛋白粉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蚕蛹蛋白的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当前蚕蛹蛋白的脱脂,脱臭,提取以及脱色工艺研究进行了综述。当前的主要脱脂方法主要有溶剂法,除臭的方法有有机溶剂法、醋酸法、复合吸附剂法,微生物法,蚕蛹蛋白的提取主要有酸水解、碱水解以及复合酶水解几种,对于脱色则有活性炭吸附法,氧化剂氧化漂白和蛋白质修饰法。  相似文献   

4.
蚕蛹分离蛋白制备及深加工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华  骆辉 《蚕桑通报》2005,36(4):8-12
综述了十年来蚕蛹蛋白质深度加工和应用方面的进展.对以蚕蛹制备蚕蛹分离蛋白,蚕蛹分离蛋白与粘胶共混制造粘胶蛋白丝;经氧化脱色、酰化修饰和喷雾干燥,褐色蚕蛹分离蛋白转变成白色或浅色的产品;硫酸水解法分解蚕蛹分离蛋白制备蚕蛹复合氨基酸;酶水解则制备蚕蛹肽产品;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改造蚕蛹肽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家蚕不受精卵发生的几个生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蚕品种的不受精卵率与熟蚕血液蛋白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 -0 690 3 )。前蛹期 3 2℃高温处理对家蚕蛹血液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不受精卵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 ,表现为随高温时间的延长 ,不受精卵增加 ,蛹血液蛋白含量减少 ,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弱 ,不受精卵率与蛹血液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因高产富含DHA的油脂而被用于人工发酵生产DHA。为了降低DHA的生产成本,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作为裂殖壶菌SR2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唯一氮源,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3 L发酵罐培养裂殖壶菌SR21菌株,当脱脂蚕蛹水解物用量为20 g/L、培养温度为26℃、初始p H为6.0、海水晶质量浓度为40 g/L和溶氧量为20%时,菌株发酵培养120 h获得的生物量为39.27g/L,油脂产量22.44 g/L,其中DHA生产效率为62.63 mg/(L·h)。与使用商品化酵母浸粉为培养基氮源相比,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为氮源培养裂殖壶菌SR21菌株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保持不变,且DHA产量高达7.52 g/L。利用Logistic模型和LuedekingPiret模型(R~20.99)成功拟合了裂殖壶菌在脱脂蚕蛹水解物作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动态过程,为后续分批补料培养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脱脂蚕蛹水解物适合作为有机氮源用于培养裂殖壶菌类微藻发酵生产DHA等高附加值油脂。  相似文献   

7.
三蚕蛹粕的利用经用有机溶剂脱脂后的蚕蛹,俗称蚕蛹粕.蚕蛹粕中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直接提取制成可溶性蛋白(蛹酪素),在制取蛹酪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水解,可制成聚蛋白、水解蛋白及氨基酸,以供作发酵用的培养基及医用的"水解蛋白口服液"或"水解蛋白注射液"等.近来,又有人在研究家蚕蛹蛋白的食用,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蚕蛹蛋白是一项正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及中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及大豆分离蛋白,结果表明不同酶水解得到的水解液其氨基酸含量和构成有较大差别,对中性蛋白酶而言,蚕蛹蛋白较大豆分离蛋白更易水解,适宜温度为50℃,底物浓度为20%~30%,且分次加酶比一次加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养蚕业发达,蚕蛹资源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0~60%,可与优质鱼粉比美。价格比鱼粉便宜60%(蚕蛹0.72/kg、鱼粉1.(?)~2元/kg)确是一种上等饲料原料.但由于蚕蛹本身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未能被人们作为饲料应用,而是当肥料用掉。这是一种巨大的物质浪费。在我国动物性高蛋白饲料特别欠缺的情况下,作者对蚕蛹除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用碱溶液对蚕蛹脱脂成功,突破了除臭的难关。用于饲喂鹌鹑,其肉蛋已达到臭味消除的良好效果(表1、2)。从表1看,以浓度为2%的纯碱液作为蚕蛹的脱脂除臭剂最佳。其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对大豆分离蛋白提取率及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高温脱脂豆粕分别进行先粉碎后超声、先超声后粉碎和直接粉碎处理之后,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PI),然后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所得SPI并测定其水解度(DH),以观察超声波处理对SPI提取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SPI提取率分别为55.21%、53.46%和36.21%,蛋白含量分别为79.74%、79.23%和82.99%.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SPI的水解度分别为10.42%、9.39%和7.35%,11.56%、10.53%和8.08%.超声波处理极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但对SPI的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超声波处理显著提高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SPI的水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