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烤烟品种CY9504、YH05、南江3号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现蕾、初花、盛花打顶处理及打顶后留杈,探索了不同时期打顶对填充型烤烟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Y9504现蕾打顶,产量最高.YH05盛花打顶,产量最高.南江3号盛花打顶,产量最高.CY9504、YH05、南江3号不同时期打顶处理的中部叶还原精含量、钾含量、氯含量都处优质烟叶水平,烟碱含呈、总氮含量比优质烟叶稍低,适合填充型烟叶的工业需求.  相似文献   

2.
低氮水平下不同留叶数与打顶时期对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在低氮水平(纯N施用量60kg/h^2)下,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时间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影响较小,对顶叶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或打顶时间过迟,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产量、产值和平均价格均以初花打顶、留叶22片时最高,而上等烟比例以初花期封顶、留叶18片时最好。在留叶数相同的情况下,留叶14片与留叶18片处理的烟碱含量均随打顶时期的推迟而呈增加趋势,以盛花期打顶最高;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随打顶时期的推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以现蕾期打顶最高;两糖差则随打顶时期的推迟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初花期打顶时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芝麻新品种驻芝15号为材料进行分期打顶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苗期打顶,保留2对真叶;初花后20天打顶;初花后25天打顶;初花后30天打顶;苗期打顶+初花后20天打顶;不打顶(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打顶有利于驻芝15号高产、优质,以苗期打顶+初花后20天打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打顶留杈方法对早花烟株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打顶留杈方法对早花烟株产量及质量性状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材料,采取留杈叶位与打顶方式双因子设计,打顶方式为扣心打顶、现蕾打顶和初花打顶,留杈叶位为倒一叶、倒二叶和倒三叶,以不打顶作为对照(CK),共设10个处理。结果表明,现蕾打顶倒二叶留杈烟株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产量、产值、均价、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外观质量良好,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总分最高。现蕾打顶倒二叶留杈有效降低早花对烟株的影响,是出现早花现象后对烟株产量和质量的有效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陆地棉新陆早60号为供试材料、以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能够抑制棉花顶芽生长,起到免打顶的效果,促进棉株多结铃,增加单铃重,从而增加产量,同时节约劳动成本450 ~ 600元/hm2.  相似文献   

6.
洪波  李际会  范永强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35-136+190
在芦笋生产中施用一种含氰氨化钙(CaCN2)成分的新型肥料,以探明该新型肥料对芦笋产量及生长的影响,得出适宜在芦笋生产中氰氨化钙的用量。结果表明,含氰氨化钙成分新型肥料可提高芦笋生育指数,显著降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明显改善芦笋的营养生长状况,增加芦笋产量2 415 kg/hm2,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该含氰氨化钙成分的新型肥料可用于芦笋生产中,减少茎枯病发病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的影响,分析比较化学打顶剂各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间的棉花产量、农艺性状差异,为生产上使用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选用新陆早58号,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化学打顶时间,比较3个处理的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处理的打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使用化学打顶剂可抑制主茎和叶枝顶芽的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和果枝数,降低叶枝长和节间平均长度,增加铃数和内围铃,纤维品质差别不显著;3个打顶剂处理中,处理2较对照增产,打顶效果最好,打顶剂使用时间影响打顶效果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棉花打顶剂在长江流域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开展打顶剂(DPC+)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打顶剂棉花株高和果枝数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低于不打顶,而上部果枝长度显著低于人工打顶和不打顶,株型更加紧凑、通风透光好。新生节间长度和新生果枝长度在不同剂量打顶剂处理下差异显著,而且随着打顶剂剂量增加长度逐渐变小,同时在人工打顶时间喷施打顶剂处理显著长于推迟5 d喷施打顶剂处理。单株成铃数基本表现为打顶剂处理高于人工打顶及不打顶处理,且人工打顶时间喷施打顶剂处理高于推迟5 d喷施打顶剂处理,单铃质量、衣分以打顶处理基本高于不打顶处理。连续2 a在人工打顶时间喷施打顶剂(DPC+) 1 125mL·hm~(-2)条件下,实际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平均达3 994.20 kg·hm~(-2)和1 464.10 kg·hm~(-2),比人工打顶条件下分别稳定增产0.9%和1.0%,且在此处理下,群体叶面积指数较为适宜(约4.0)、棉株功能叶叶绿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打顶时间与方法对甜荞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甜荞盛花期(田间有60%的植株开花时)打顶能显著提高单产和结实率;以盛花期主茎、侧枝顶端均打顶产量最高。其原因主要是打顶可明显降低株高、增加各级分枝数、减少单株花数、增加单株粒数、提高单株结实率、提高单株产量,从而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叶面肥对芦笋长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不同叶面肥在芦笋上施用作对比试验,以探讨对芦笋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芦笋株高、茎粗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芦笋在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分别喷施叶面宝、害立平、喷施宝及清水对芦笋的长势与产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喷施叶面宝对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害立平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和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喷施喷施宝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宝产量最高(3 361.5 kg/hm2),经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喷施叶面肥芦笋的株高、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6 343。  相似文献   

11.
化学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喷施化学打顶剂和人工打顶方式对棉花进行打顶,比较不同打顶方式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打顶时,棉花的株高、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和结铃数高于人工打顶,单铃质量、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使用化学打顶方式,棉花有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化肥施用对绿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海翔  杨斌  焦彩菊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63-126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绿芦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芦笋支数、单支质量以及总产量均以NPK处理最高;PK,NK以及NP处理的芦笋支数、单支质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减产。芦笋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均以NPK处理最高。可见,平衡的养分供给不仅可以提高绿芦笋产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在试验处理范围的大田施氮量与烤烟产量显著正相关,密度与产量正相关;高氮水平下以较少留叶数具产量优势,低氮水平下适当多留叶具产量优势,现蕾或现蕾前打顶处理产量高于开花打顶。单叶重与烤烟产量显著正相关,是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施氮、打顶留叶、密度等处理通过影响不同叶层的单叶面积和比叶重而提高或降低单叶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膜覆盖对冬季芦笋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共设置了5种不同处理。观测不同规格下芦笋的嫩茎品质、产量、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6 μm可降解膜覆盖处理对芦笋正常生长无影响且可提高芦笋的外观品质,增加优质笋的产量;在采用6 μm厚度、不同宽幅的可降解薄膜覆盖处理下,11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产量具有促进增长的作用;90、10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优质率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进行打顶,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是:初花后18d打顶;初花后21d打顶;初花后24d打顶;初花后27d打顶;初花后30d打顶;以不打顶作对照。结果表明:打顶时期早晚和芝麻商品性状有显著关联,初花后第18d、21d打顶芝麻商品性最优,不打顶芝麻商品性状最差;初花后第27d打顶产量最高,打顶过早、打顶过迟和不打顶都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6.
以陇棉3号为材料,观察了新型化学打顶剂不同打顶时间和剂量对棉花农艺性状、新生节间长度、新生果枝长度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学打顶剂能够降低棉花株高,较人工打顶能够增加果枝数、降低上部果枝长,增加果节数,并能有效抑制新生节间和新生果枝长度,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绒长无明显影响。与人工打顶相比,同期喷施750 mL/hm~2该化学打顶剂,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可以起到替代人工打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黄山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3-14
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黄山烟区主栽品种云烟97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抗病性、产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外观质量以及产值方面,现蕾打顶留14片叶均优于其他处理。在抗病性方面,各处理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以现蕾打顶留12片叶最高。综合来看,适合黄山烟区的打顶留叶方式为现蕾打顶留14片叶。  相似文献   

18.
打顶时期对烤烟NC297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NC297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结果]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烟株的株高和节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茎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对上、中、下部位叶片大小的影响较小。现蕾打顶和盛花打顶均对烟叶的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呈增加趋势,但是产量逐渐下降,产值和中等烟比例先增后减。以第1朵中心花开放打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结论]NC297以第1朵中心花开放打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临川区近14年气候资料和芦笋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川区近14年中芦笋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筛选出的3~5月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气候因素变化过程中,在芦笋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降水量对芦笋产量影响较大,呈显著的负相关,日照时数对芦笋产量的影响与气温和降水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多年生芦笋"井冈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绿芦笋产量及采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在0~15.4kg/667m2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绿芦笋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产量在纯氮用量为11.93kg/667m2时最高,最高产量为1 321.14kg/667m2。在芦笋采摘过程中,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采摘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