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田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除草剂在糜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以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土壤封闭型除草剂330g·L-1二甲戊灵乳油、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糜子播种后出苗前喷施;茎叶型除草剂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在糜子三叶期时喷施.各除草剂选用推荐剂量进行喷施,喷施15d后开始调查杂草鲜重,以此作为防效标准,糜子抽穗后调查糜子植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和苯·唑·2甲钠杂草防效较好,鲜重抑制率达99.7%和88.4%;与不除草对照相比,除草剂对糜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4种除草剂提高了糜子主穗重,糜子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单嘧磺隆与苯·唑·2甲钠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增加了271.66%和275.34%.综上,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单嘧磺隆和茎叶型除草剂苯·唑·2甲钠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鲜重抑制率在糜子全生育期均较高,对糜子产量提升最大,为糜子田较为适宜的除草剂类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燕麦田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在甘肃中部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选取72% 2,4-D丁酯、20%氯氟吡氧乙酸、48%麦草畏、50%草除灵、50%二氯喹啉酸、40%二甲·溴苯腈(2甲4氯钠含量20%、溴苯腈含量20%)、55%苯·唑·2甲钠(苯磺隆含量2.6%、2甲4氯钠含量50%、唑草酮含量2.4%)7种激素型除草剂和1种非激素型除草剂75%苯磺隆,每种除草剂设低、中、高3个浓度,研究不同处理对裸燕麦田杂草的控制及对裸燕麦带壳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2% 2,4-D丁酯药害严重,导致裸燕麦带壳率显著增加,不宜在裸燕麦田施用。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燕麦种子产量也随除草剂及其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合安全性、杂草防效和种子产量,以40%二甲·溴苯腈1350 mL/hm2、55%苯·唑·2甲钠750 g/hm2在裸燕麦田的综合效应最佳,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燕麦种子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1.26%和18.41%。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裸燕麦田的适宜高效除草剂,研究了10种除草剂在常规剂量下对田间杂草防效、燕麦产量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在燕麦田的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中,苗期茎叶除草剂双氟·唑嘧磺草胺和人工除草的防效较高,均在80%以上;而双氟·唑嘧磺草胺对产量的增效高于人工除草,可使白燕2号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达到10 739.0、3 238.3kg/hm2,比对照增产28.7%。其次,播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仲丁灵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精异丙甲草胺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和增产效果。而除草剂氟乐灵、乙氧氟草醚、唑草酮对燕麦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差,且对燕麦表现出一定的药害,2,4-D丁酯还可使裸燕麦籽粒出现带壳现象。各产量构成指标中,施用除草剂对燕麦的株高、穗长、千粒质量等影响较小,对小穗数、穗粒数、干草产量、种子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在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本试验选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扑草净、噻吩磺隆、2,4-滴异辛酯对大豆、玉米安全;二甲戊灵对大豆有轻微药害,嗪草酮、西草净对大豆和玉米均有轻微药害,药后25 d恢复正常。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乙草胺对狗尾草和马唐防效在90%以上;唑嘧磺草胺和扑草净对反枝苋和藜防效在90%以上,其他药剂防效较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可优先选用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防治禾本科杂草,选用唑嘧磺草胺或扑草净防治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0.05),混配处理的防效普遍高于各单剂处理。T5和T9对杂草的防效最好,但后者对燕麦有药害。综合安全性、除草效果及对燕麦的增产作用,筛选出综合效应最佳的混配组合,即57%2,4-D丁酯乳油438.5 mL·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0 mL·hm~(–2)(T12);其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达87.99%,燕麦干草产量为9 875.3 kg·hm~(–2),燕麦种子产量为4 314.3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草坪杂草控制技术,采用田间试验,于沟叶结缕草休眠期喷施50%氟胺草唑WG,调查其对沟叶结缕草草坪杂草的防效以及对沟叶结缕草生长的影响。2011、2012年试验结果表明:于沟叶结缕草休眠期使用750~2 000 g·hm~(-2)50%氟胺草唑WG,沟叶结缕草生长安全,且能有效控制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紫苑(Veronica persica)、波斯婆婆纳(Aster tataricus)和龙葵(Solanum nigrum)的危害,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持效期可达90 d以上。750~2 000 g·hm~(-2)50%氟胺草唑WG对看麦娘、小飞蓬、牛繁缕和紫苑的防效与56.25 g·hm~(-2)25%啶嘧磺隆WG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对波斯婆婆纳和龙葵的防效显著优于25%啶嘧磺隆WG。从高效、经济、环保等角度综合考虑,50%氟胺草唑WG防除沟叶结缕草草坪中杂草的适宜剂量为750~1 000 g·hm~(-2)。  相似文献   

8.
秀百宫——暖季型草坪广谱性除草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秀百宫 (Shibagen) 2 5%水分散粒剂 ,通用名flazasulfuron、啶嘧磺隆 ,代号SL 160 ,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 ,也是我国第一个在草坪上登记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它具有很高的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活性 ,2 5~ 10 0g/hm2 的有效成分就能有效地防除暖季型草坪中一年生或多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 ,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也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9.
大穗看麦娘化学防控田间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穗看麦娘在欧洲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巨大的禾本科杂草,在我国仅在台湾有报道分布,但目前在我国黄淮海区域已经有分布,为新的入侵危害杂草,其化学防控技术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特选择小麦田常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8种除草剂,于2013-2014年度在大穗看麦娘为优势杂草的冬小麦田,分别于冬前、冬季低温及春季小麦返青初期3个时期施药,以期明确各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除效果、最佳使用时间及对冬小麦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啶磺草胺不同时期施药,对大穗看麦娘均有很好的防控效果,鲜重防效达到97.1%~100.0%;甲基二磺隆在不同时期施药也有很好的效果,在80.1%~98.6%之间;唑啉草酯冬前施药效果优,但冬季低温和春季返青初期施药效果较差,3次施药鲜重防效分别在99.3%~99.9%,74.1%~88.9%和46.2%~75.8%之间;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于冬前施药和冬后返青初期施药效果均较好,效果在81.1%~96.8%之间,但冬季低温施药效果差,防效在41.4%~76.0%之间;其他几种药剂氟唑磺隆、肟草酮、异丙隆3次时期施药对大穗看麦娘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0.
野牛草(Bouteloua dactyloides(Nutt.) Columbus.)是我国北方地区广为应用的一种低养护暖季型草坪草,然而杂草的入侵和竞争会导致其草坪质量下降、建植延迟甚至失败。化学防治是常用的杂草防治手段,在有效防治杂草的同时,如何选择对野牛草生长影响较小的除草剂有待探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对野牛草草坪不同建植时期使用较为安全的除草剂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成熟期的野牛草草坪对常用草坪除草剂耐受性较强,其中建植芽前比较安全的除草剂有二氯喹啉酸、扑灭津、氰草津、嘧草硫醚、咪唑乙烟酸、甲磺隆、甲磺草胺、硝磺草酮和胺唑草酮,苗期芽后比较安全的除草剂有唑草酮、二氯喹啉酸、二氯吡啶酸、氟硫草定、甲磺隆、玉嘧磺隆、三氟啶磺隆、甲磺草胺、三氯吡氧乙酸、甲酰胺磺隆、西玛津、硝磺草酮和胺唑草酮。本综述为我国合理推广和应用除草剂控制野牛草杂草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海霞  马永强 《草地学报》2019,27(5):1301-1308
为研究内生菌HL-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材料及其除草活性,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法筛选生防除草内生菌HL-1最适碳氮源、固体发酵基质、适宜载体和助剂,制备可湿性粉剂,并进行盆栽和田间小区接种,测定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HL-1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酵母浸粉,最适固体发酵基质为麦麸,最适载体与助剂为硅藻土、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和可溶性淀粉;在苗期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中,菌株HL-1可湿性粉剂对繁缕(Stellaria media L.)、灰藜(Chenopodium album L.)、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和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4种杂草均表现出较强致病性,盆栽试验中对繁缕的发病率和鲜重效分别是85.50%和84.74%,小区试验中对繁缕的发病率和鲜重效分别是84.50%和85.36%。本试验制备的内生菌HL-1可湿性粉剂,可作为生防菌剂有效控制繁缕、灰藜等杂草。  相似文献   

12.
十四种化学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地杂草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4种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地苗期的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对苜蓿株高,产量及杂草量的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捕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为100%,苜蓿保系列各剂型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综合表现较好,其中苜蓿保2%EC将杂草率从80.6%(CK)降到了36.5%,苜蓿增产40.6%。沧州地区春播苜蓿幼苗期单独使用禾本科除草剂或阔叶草除草剂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王淼  仝如强  张金伟  穆春生 《草地学报》2019,27(5):1454-1458
为明确广泛应用于玉米田中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烟嘧磺隆·莠去津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是否具有药害,将除草剂剂量设为正常、中等、低等和对照四种剂量,在播后出苗前进行喷施,探讨了不同剂量的玉米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除草剂造成出苗时间推迟8 d,低等剂量、中等剂量与正常剂量除草剂处理相对出苗率分别只有对照的13.12%,4.86%和2.93%;生长至77 d,虽然单株鲜重比对照显著增加,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为对照的13.73%,5.11%和3.30%,因此,单位面积地上干重只有对照的36.16%,11.81%和7.58%。上述结果表明,该除草剂对紫花苜蓿出苗和生长等具有显著药害。  相似文献   

14.
在碱茅和芦苇人工草地中喷施不同量的甲黄隆、绿黄隆和阔叶净均可有效防除有害杂草刺儿菜(Cirsiumsetasum)。刺儿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与施药量呈正相关。以喷施甲黄隆(25%)22.5g/hm2或绿黄隆(25%)4.5g/hm2最好.  相似文献   

15.
刘荣堂  谢田玲 《草业科学》2003,20(11):58-60
用20%的麦草宁可湿性粉剂以7.5mg/m^2的标准防除草坪中的灰绿藜、播娘蒿、繁缕和看麦娘,效果分别达到92.83%,85.94%,77.44%和68.63%,显示了单剂复配后的加合、增效作用,证明麦草宁是防治上列4种草坪杂草的理想制剂。  相似文献   

16.
草坪草地阔叶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紫羊茅和草地早熟禾单播草坪地,进行4种不同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试验研究。经3年时间的试验表明,施用72%2甲4氯钠盐水溶粉剂的15g·100m 2剂量和48%排草丹液剂的45g·100m-2剂量除草效果均达96%以上,并对草坪草生长发育无影响。大面积示范表明,效果显著,已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混配应用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可行性,2019年在田间测定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不同混配的除草效果及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14 d,混配处理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均有抑制,但抑制率低于甲咪唑烟酸处理;药后28 d,混配处理对株高的抑制率降低,而分枝...  相似文献   

18.
除草剂对燕麦产量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施用不同浓度仲丁灵和精异丙甲草胺除草剂的皮燕麦陇燕3号田间进行防效调查及燕麦种子产量测定,并进一步测定不同时期燕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除草剂对燕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除草剂适宜浓度范围内,高浓度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较好;与对照相比,除草剂处理对燕麦籽粒产量均有增产作用,最高增幅达30.7%。不同生长期的燕麦受到除草剂胁迫后,叶片MDA含量逐渐上升,且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升高,燕麦叶片各种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试验期内,POD活性的变化与SOD相似,即随着燕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较为稳定,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两种除草剂中,精异丙甲草胺对杂草的防效和增产作用均优于仲丁灵,且对燕麦叶片各种酶活影响较小,适宜在皮燕麦田应用。  相似文献   

19.
3种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仲丁灵、金都尔和使它隆3种除草剂,研究不同施药浓度对燕麦田杂草的防效及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类型除草剂不同浓度对燕麦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并且安全性好,无药害发生。48%仲丁灵,96%金都尔,20%使它隆在燕麦田的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5 625,1 350和750mL/hm2,30d株防效分别为79.7%,84.4%和87.8%,增产率分别为25.8%,31.8%和39.2%。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苗期除草剂筛选及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0.8%盖草能Ec、7.5%禾阔灵Ec、5%精禾草克Ec 3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在苜蓿田中进行药剂筛选及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宜选用盖草能,在施药量上,10.8%高效盖草能285~495mL/hm2时效果最好。7.5%禾阔灵、5%精禾草克对单子叶杂草防除效果好,对双子叶杂草禾阔灵防效明显,盖草能、精禾草克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