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普通白色网为对照,采用黑色网、绿色网、红色网、蓝色网、咖啡色网分别覆盖大棚四周,研究不同颜色防虫网四周覆盖对设施甜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防虫网覆盖对热带设施甜瓜长势、产量、品质以及主要病虫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咖啡色网覆盖,其果实纵横径、产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白网,且粉虱数量显著减少。因此,实际生产中可考虑顶部覆盖棚膜、四周覆盖咖啡色网的方式进行设施甜瓜栽培。  相似文献   

2.
应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蔬菜是一项增产实用的环保型农业新技术,开辟了蔬菜防虫抗灾的物理防治新途径,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防虫网覆盖栽培的应用时间不长,防虫网自身因素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尚未明确,为了探索不同密度防虫覆盖后的小气候环境、防虫效果和对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我们做了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栽培小白菜试验。  相似文献   

3.
不同孔径防虫网对设施蔬菜害虫隔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孔径防虫网对设施蔬菜害虫的隔离效果,选择用40目、60目、80目三种密度的防虫网进行隔离试验。结果表明:60目防虫网对棕榈蓟马和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阻隔效果,可以减少设施蔬菜害虫为害,降低农药用量,对提高蔬菜品级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番茄越夏栽培正值烟粉虱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时期,为探讨遮阳栽培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研究了不同遮阳网密度覆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密度为4帧的遮阳网、并配合防虫网和黄板,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密度为6帧和8帧的遮阳网光照条件难以满足番茄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同密度遮阳网栽培对烟粉虱虫口密度变化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目数防虫网覆盖栽培小白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覆盖防虫网后,气温及地温均比露地高,随着目数增加,虫口密度趋向减少;小白菜前期增产不明显,收获期应比露地栽培延迟5~7 d,才能发挥其增产作用。以25目防虫网在夏季蔬菜栽培上应用最为理想。为了能较好的发挥防虫网的防虫及高产作用,建议在播种后盖网前使用低毒高效农药防虫1次,于收获前7~10 d防病1次。  相似文献   

6.
在日光温室内系统研究不同虫口密度烟粉虱危害对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对辣椒产量和营养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且随着虫量的增加,影响逐渐加重。叶片上若虫虫口密度为20~30头·cm-2时,叶片和青椒果实中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28.01%和30.99%,结实率下降14.13%,单果重下降8.48%,单株产量下降15.73%,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6.37%、4.64%和3.65%。叶片上若虫虫口密度为50~60头·cm-2时,叶片和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39.86%和53.52%,结实率下降29.04%,单株果重下降45.82%,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41.08%、32.51%和6.99%。结果提示,对保护地辣椒上的烟粉虱防治应立足早防。  相似文献   

7.
防虫网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期采用防虫网覆盖与不盖防虫网两种措施,对8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阻止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对水稻的集中侵染,对防止大田条纹叶枯病发生效果极显著.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防虫网在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期采用覆盖防虫网与不盖防虫网2种措施,对8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阻止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对水稻的集中侵染,对防止大田黑条矮缩病发生效果极显著,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机插秧育秧期间采用防虫网覆盖与不盖防虫网两种措施,对8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口数量,阻止带毒灰飞虱在秧田期对水稻的集中侵染,对减少大田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效果极显著,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为有效防止茶园的黑刺粉虱,提高茶园的种植效益,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对黑刺粉虱进行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诱捕区黑刺粉虱虫口减退率达到79.0%,能有效防治黑刺粉虱对茶园的危害。由此表明,信息素诱虫板防治茶园黑刺粉虱可大力推广应用。黑刺粉虱为广布性昆虫,是目前全国大部分茶区常见的主要茶树害虫。从多年研究报道资料可见,茶园出现大发生的概率较高,田间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白色防虫网(白网覆盖)和120 g/m2编织膜(编织膜覆盖)为覆盖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豇豆生育期、株高、茎粗度、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产量和病虫害等的影响,以期为豇豆设施栽培及其覆盖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能有效降低蓟马虫口数和轮纹病病情指数,其中白色防虫网覆盖延迟了豇豆的始花期和始收期、但提高了豇豆产量,编织膜覆盖促使豇豆始花节位升高、降低了豇豆产量.综合考虑,白色防虫网是适合三亚豇豆栽培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对网室温湿度和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atangju)春梢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0目透光防虫网对1-4月份(春季)砂糖橘春梢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比较了防虫网内外温湿度变化对粉虱类、红蜘蛛类、潜叶蛾类数量的影响,认为防虫网对砂糖橘春梢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柑橘害虫和网室温湿度的调控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三亚地区冬季豇豆(Asparagus bean)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春早优豇豆为试材,采用GP-C832加强型钢管大棚栽培,研究20、30、40、50目白色防虫网对棚内温度、光照、湿度等小气候的影响。[结果]不同目数防虫网大棚内气温在晴天和阴雨天变化幅度不明显,晴天湿度和光照变化幅度较阴雨天明显。除了3月中旬20目最高温度略高于30和50目外,其他时期各目数处理在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上差异不大。晴天和阴雨天,30、40、50目数处理的温度比20目低0.2~0.6℃,目数网间高温与低温的增幅不明显。晴天和阴雨天,在同一时段40目防虫网内的光照变化幅度最大,30目最小。晴天光照最高值大小依次为59.8 klx(40目)38.1 klx(20目)31.9 klx(50目)6.4 klx(30目);阴雨天光照最高值大小依次为26.2 kl(40目)x16.1 klx(20目)12.9 klx(50目)2.9klx(30目)。晴天在相对湿度处于90%以上的持续时间:30目50目20目40目;阴雨天各目数处理相对湿度都有超过临界点,但40目处理整体相对湿度小于其他目数处理,且相对湿度饱和点持续时间长于其他目数处理。[结论]相比较于其他目数网,在光照以及湿度上看,30目防虫网不利于豇豆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黑刺粉虱在不同茶树品种的越冬趋性,对越冬代黑刺粉虱分别在中叶种和大叶种共10个茶树品种上的分布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种茶树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总体而言显著大于中叶种茶树。福鼎大毫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其它种类茶树,聚集性也最强。越冬代黑刺粉虱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受茶树品种的影响,碧香早、潇湘红21-3、龙井43号和槠叶齐9号越冬代黑刺粉虱密度在上、中、下三种树冠层次下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黑刺粉虱对不同茶树品种的越冬趋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防虫网覆盖水稻的方法研究防虫网对于灰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院40目防虫网对于水稻灰飞虱的防效可以达到97.8%以上。使用化学杀虫剂25%杀单·毒死蜱可湿性粉剂对害虫进行防治,药后7 d对于灰飞虱的防效仅为73.6%,防治效果远远不如使用防虫网进行防治。因此,防虫网在水稻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杀虫剂对烟粉虱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讨通过化学药剂防治烟粉虱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感病品种‘圣帝’为材料,在烟粉虱密度较低(三叶每株15头左右)和较高(三叶每株60头左右)的大棚中,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3种杀虫剂,采用间隔3 d和6 d施药频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媒介烟粉虱进行灭杀,调查烟粉虱虫口减退率、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率、番茄带毒率的变化。结果发现,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3种杀虫剂在药后24 h能够有效降低烟粉虱的虫口密度,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0.2%、84.8%和83.9%,但在药后72 h的虫口减退率分别降低至12.5%、22.8%和23.5%,烟粉虱种群迅速恢复。杀虫剂施药后第6天,番茄植株带毒率即可达到100%,第18天植株出现症状。药剂处理与对照组番茄植株的番茄产量及全株生物量也无显著差异;抗病品种的产量及全株生物量显著高于药剂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烟粉虱具有极强的传毒能力和繁殖能力,在整个生命周期能够持久性获毒、传毒,单纯采取化学药剂防治不但无法实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控,还会增加种植者的经济负担和工作量,生产中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结合调整定植期、防虫网与黄板阻诱联用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定植密度对薄皮甜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5个密度处理对薄皮甜瓜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薄皮甜瓜栽培的合理定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薄皮甜瓜"京蜜11号"的成熟期影响不明显;对产量影响明显,在塑料大棚春季立架栽培,单蔓整枝条件下,适宜的定植密度为2100~2500株/667m~2;2300株/667m~2处理产量最高;在同一行距条件下,增加株距,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为害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虫口密度下烟粉虱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人工接种的方法将定量烟粉虱接种至不同生育期番茄植株上。结果表明:随着烟粉虱为害等级的升高,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虫口密度为害可使成熟期番茄维生素C含量下降15.07%~54.49%。低虫口密度烟粉虱可刺激番茄果实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但随着虫口密度的升高,为害加重,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最高达33.67%;不同虫口密度下,烟粉虱可使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下降9.83%~62.31%;番茄果实内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均随着为害等级的升高而降低,而胱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等在虫口密度较大时却出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间作及几种物理防治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D)是以烟粉虱为传播媒介的病毒病,该病害的暴发直接导致番茄毁灭性绝产.从控制传播媒介烟粉虱种群数量着手,用黄板监测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变化,探讨了设置防虫网、铺设地膜、间种黄瓜、棚体覆盖紫外吸收膜等处理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防控效果.采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方法统计数据,采用SAS 9.1对数据进行统计,利用极差分析法对试验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防虫网处理较无防虫网处理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3.41%.铺设黑白地膜、银黑地膜对烟粉虱种群数量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黑白地膜、银黑地膜较黑色地膜烟粉虱数量分别少54.50%、50.55%.统计后期覆盖防虫网、黑白地膜处理的发病率最低,为8.18%.间种黄瓜对烟粉虱的种群数量无显著影响,间作黄瓜处理下铺设黑白地膜发病率仅为8.05%,而铺设黑色地膜发病率达11.25%.影响TYLCVD发病的物理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地膜、防虫网、黄瓜,最优组合为铺设黑白地膜、设置防虫网、间种黄瓜.覆盖紫外吸收膜较覆盖普通PVC膜烟粉虱种群数量少37.13%,紫外吸收膜处理下铺设银黑地膜田块发病率最低,为9.85%.大棚覆盖PVC膜,铺设不同地膜时,黄板监测统计的烟粉虱种群数量显示挂置2~9d时诱集的烟粉虱种群数量上升幅度最大,诱集烟粉虱成虫数量由少至多依次为黑白地膜、银黑地膜、透明地膜、无地膜、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20.
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白色、绿色、棕色、黑色防虫网对菇娘生长、品质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虫网覆盖最大温差较对照均有所提高,日平均温度较对照降低;光照强度较对照降低,且随防虫网颜色的加深光照强度逐渐减低;覆盖防虫网提高菇娘叶片的SPAD值,且白色和绿色防虫网覆盖的菇娘株高显著大于对照;防虫网覆盖的菇娘Vc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均提高,单果重较对照均降低;白色防虫网覆盖的菇娘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均最高,显著大于对照;而绿网处理菇娘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30.1%,其次为白网处理,增产119.2%。综合生长、产量及品质因素,菇娘设施栽培以绿色和白色防虫网覆盖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