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山羊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对2010年2月贵州省龙里县醒狮镇某养羊户饲养的疑似山羊痘发病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例剖检病变观察、山羊痘ELISA血清抗体检测和山羊痘病原核酸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例具有明显的山羊痘流行特点、临床症状;未免疫羊群山羊痘血清抗体ELISA检测结果阳性率达40%;山羊痘病毒...  相似文献   

2.
山羊痘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山羊痘的流行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羊痘的传染来源及诱因,提出了对于山羊痘的防治重点应该放在几个方面:一是搞好以预防接种为主;二是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三是以加强饲养管理;四是加强引进羊管理。  相似文献   

3.
山羊痘是国家一类动物疫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肤与某些部位的黏膜发生丘疹和水泡。结合祥云县山区主要饲养山羊的特点,阐述山羊痘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旨为养羊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对山羊、绵羊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笔者就绵羊痘和山羊痘的症状进行分析,对绵羊痘和山羊痘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贾进 《中国畜禽种业》2013,(11):100-100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只感染山羊,同群绵羊不受感染。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传播。1发病情况大关县2003年9月在玉碗镇、上高桥乡、悦乐乡3个乡镇共发病368只,死亡209只,死亡率56.8%。2013年1月,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一养殖户山羊发生该病,共存栏山羊38只,  相似文献   

6.
山羊痘对养羊业危害较大,本文总结山羊痘的发病原因、机理及预防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病情况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典型的斑疹、丘疹,后变水泡、脓包和结痂的病理过程。继发全身感染者常因败血症而死亡,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2014年7月以来,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新城乡、勐弄乡等3个乡镇饲养的山羊发生疑似山羊痘病例,3个乡镇存栏山羊6642只,在短短几天内发病  相似文献   

8.
正山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绵羊痘病毒只传染绵羊,两种病毒相互之间不传染。由于山羊痘病在临床上症状和口蹄疫十分相似,因此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明确中毒类型,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起山羊痘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养殖户寻求更好的防治方法。山羊痘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青绿饲料短缺的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患羊的皮肤和粘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一、流行特点病羊和病愈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垫草、饲料、饮水、用具、饲养管理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山羊痘病的发病情况,分析了山羊痘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介绍了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方法,总结了山羊痘病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羊痘是一种高密度、接触性、急性、热性传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引起,是危害山羊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现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为降低山羊痘发生概率,减少其对山羊生产的危害,就需要采取严格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本文在简单分析了山羊痘病临床表现之后,提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防控山羊痘病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羊痘病毒增殖与沉淀抗原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取山羊痘分离野生强毒H—GZ株通过Vero—E6细胞传代增殖,经硫酸铵盐析与Sephadex G-200层析制备了山羊痘病毒沉淀抗原。该抗原在琼脂扩散反应和对流免疫电泳的试验中能够与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山羊痘免疫阳性血清出现沉淀线,所形成的沉淀反应能够被山羊痘参考阳性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与其它常见的动物病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本次制备的山羊痘病毒沉淀抗原和山羊痘免疫阳性血清,可以用于兽医临床诊断、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羊痘病是羊群饲养管理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具备流行性特征,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甚至可能出现羊传人的情况,给饲养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从羊痘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出发,就其诊断与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羊痘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羊痘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发展的疫病之一,笔者认为只有加大免疫力度,提高群体免疫保护率,强化环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做到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9例人工感染山羊痘强毒的山羊的病理变化。接种山羊痘强毒的山羊都发生山羊痘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山羊痘的特征性病变是痘疹。痘疹首先发生于皮肤的无毛部,而后遍及全身皮肤;其后依次是口腔粘膜,肺,气管、鼻前庭、咽、喉、瘤胃和真胃粘膜,巩膜,结膜,瞬膜,骨骼肌,子宫和乳腺。文中对山羊痘的病理变化作了详细描述。组织学检查见痘疹内出现许多具有特征的细胞—山羊痘细胞,其形状多样,呈椭圆形、星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嗜碱性,有些可见嗜酸性包涵体;胞核卵圆形,染色质靠边,核呈空泡状,有核仁。嗜酸性包涵体还见于痘疹部的表皮细胞、粘膜上皮细胞和乳腺细胞的胞浆内。包涵体大小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的空泡中。山羊痘细胞和山羊痘胞浆包涵体是山羊痘的特征性病变。本文还分析了皮肤痘疹发生的机理,认为首先是山羊痘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表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和真皮的炎症,但以后的皮肤坏死则是由于真皮血管炎症和血栓形成。此外,对山羊痘细胞的耒源和包涵体的意义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5月在某地区发现124只患有羊痘病的黑山羊,对患羊进行跟踪分析和防治.发现导致羊痘病的原因包括:季节因素、饲养因素、疫苗因素、体外寄生虫的传播、饲养员素质这几个方面.指出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季节变化、坚持正确注射疫苗,提高饲养员的素质是预防黑山羊病发羊痘病的关键,对患羊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山羊痘是一种高密度的传染性病毒,它危害着山羊的健康。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有速度快、无季节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由于医疗水平的不发达,已经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山羊痘病毒。本文介绍了山羊痘诊断的方法,并根据山羊痘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羊痘包括山羊痘和绵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羊痘的死亡率较高,该病表现出来的症状在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严重,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我国将羊痘列为一类动物疾病。本文主要叙述羊痘的预防和治疗,希望对养羊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山羊痘疫苗接种山羊后产生的抗体效价检测和山羊痘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采用Vero-E6传代细胞分离山羊痘病毒抗原,建立检测山羊痘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结果]检测山羊痘抗体的间接竞争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兔抗高免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6 000,待检血清的工作浓度为1∶400,阳性血清的临界值为45.19%,阴性血清的临界值为38.89%。用该试验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3 000份接种山羊痘疫苗的山羊血清,阳性检出率为83.33%,琼脂扩散试验检出率为77.33%,竞争抑制ELISA方法较琼脂扩散试验方法敏感。[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高、快速、敏感等特点,适合检测山羊痘抗体。  相似文献   

20.
羊痘的预防     
张宇 《现代农业》2013,(5):87-88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