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是其基础工作。进而提出一个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视角,结合熵权法、三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估,以山东省淄博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指标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体系。结果表明,淄博市的3个功能指数在2000—201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生态功能曲线的上升趋势慢于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曲线趋势,说明淄博市在土地利用中对于生态环境关注较少;2000—2015年淄博市土地利用功能从无序变化转化为有序变化,土地利用水平逐渐增高,土地利用冲突性变小;通过在时间角度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对比发现淄博市土地利用功能发展还处于磨合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须要协调改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选取17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2000—2017年广西桂平市土地利用多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桂平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总体水平不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生产功能水平较低,呈先平后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生活功能水平中等偏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生态功能水平较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建议通过采取增加对生产用地的投入、控制生活用地规模、增大保护区的比例等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趋向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怎样合理使用土地并发挥生态效益最大化,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土地利用转型可以作为重要的突破口.以地处平原丘陵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为研究区域,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2010、2014、2018年3期贵港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运用Excel软件,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角度研究2010—2018年贵港市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价值,结果表明,其土地利用转型明显,生态服务总价值逐渐降低,并得出以下结论:(1)贵港市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大幅度减少,而城镇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大幅增加,但贵港市仍以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为主.(2)贵港市的其他生态用地占比不少,表明贵港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中等偏上,土地开发后备资源充足.(3)在研究时间段2010—2018年期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提高较大.说明贵港市土地利用随着时间的延后,其改变速率也会跟着提升,土地利用转型因人类活动干扰而显著上升.(4)在研究期间,生态服务总价值逐渐降低,贡献者主要是林地,其次为水体、农田.  相似文献   

4.
研究评价重庆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可以为重庆市土地协调性与多元化发展指明方向。研究采用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方法,测量重庆市2000—2014年间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多功能协调性下降,总功能逐步提高,多元化日渐增强。经济功能快速提高,社会功能低度持续,生态功能低度持续。重庆市土地利用今后应重点关注生态功能的持续,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并逐步提高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社会、经济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人文-生产-生态三维指标体系,对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SAS 9.4的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影响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2004—2014年四川省土地利用总功能值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功能值由49.35提升到62.84;各功能间协调性逐步增强,生产功能增长最为明显,其次是人文功能,生态功能增长缓慢,其中,社会保障、农产品生产、工业产品生产、资源维持与供给及文化功能均有所提升;通过SAS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工农产业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水资源条件和政策支持等。通过分析四川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向张家口市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研究区域,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其1995、2005和2014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04年张家口市土地利用总功能缓慢退化,区县间差异增大,土地利用以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为主;2005—2014年,土地总功能上升,区县差异缩小,土地利用以经济功能为主导,单项功能间协调性变差。2)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较强,环境功能较弱,坝上高原北部区县的环境功能相对较强,但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较弱。大部分区县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经历了先退化后提升的阶段,环境功能则是先提升后减弱。其中后一阶段环境功能退化以南部区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三生空间"视角下,定量分析鹰潭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协调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政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方法]基于鹰潭市2010、2014、2018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按"生产—生活—生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进行分类,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2010—2018年鹰潭市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格局、生态环境效应.[结果](1)2010—2018年,鹰潭市"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生态用地减少,生产、生活用地增加.土地转出面积最多的为林地,共计3860.60 hm2,转入面积最多的为农业生产用地,共计1581.72 hm2.(2)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波动的趋势,在2010年为0.6055、2014年为0.5962、2018年为0.598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2010—2014年间降低,但在2014—2018年间上升.(3)2010—2018年,鹰潭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存在生态改善与恶化两种趋势,最终抵消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林地大量转为建设用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用地等生态环境质量较低的生产用地转为林地和草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结论]鹰潭市生态环境自2014年开始得到有效改善,但总体看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大于生态改善的趋势,定量研究鹰潭市过去9年的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能为鹰潭市的生态建设提供数据、理论支撑.针对生态用地减少等问题,鹰潭市未来要科学规划土地转型的方向,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以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为主导,协调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广西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及其相互间的耦合情况,以系统论为核心指导,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土地利用规划分区两个维度,推演土地利用多功能机理并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广西及其各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各功能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2008—2017年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数由0.270 9上升到0.781 2,各功能均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综合水平的排名为文化性功能 > 经济性功能 > 社会性功能 > 生态性功能,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性功能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演变过程,在14个地级市中,以桂林、柳州和南宁为最优。广西土地利用各功能总体呈向好发展态势,各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性、经济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功能的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区内土地利用各功能间尚未形成稳定、高效的协调发展机制。为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广西应以桂林、柳州和南宁为核心节点,以点带面,走以文化性功能为引领、以生态性功能提升为关键、统筹社会性和经济性功能的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多功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根据耕地多功能评价原则,从耕地的经济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服务3个功能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广西14个市2005—2014年的耕地多功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并分析广西10年间耕地多功能水平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差异,为广西耕地多功能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滨海生态脆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河北省重要的生态脆弱区——黄骅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4个角度切入,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黄骅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黄骅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动态变化度达97.30%,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为0.65,处于中度可持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特点,生产功能主要集中在市域远离海边的西部,生态功能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域东北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处于优势地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骅市中部。结果表明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逐渐向着多功能方向发展,但是协调度依然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