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烤烟种植密度(19 500、18 000、16 500株/hm~2)与施氮水平(105.0、127.5 kg/hm~2)对烟田小气候以及烟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叶面温度较田间垄间温度平均高2.50℃,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800),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施氮量为127.5kg/hm~2时,种植密度每增加1500株/hm~2,烟株下、中、上部垄间温度分别降低1.35、1.65和1.95℃,叶面温度分别下降1.80、1.55和1.40℃;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垄间相对湿度的影响存在负的显著交互效应,效应值为–0.538;种植密度影响烟株中下部有效光合辐射,高种植密度下增施氮肥,导致中下部叶片有效光合辐射分别减少39.46%和56.98%;种植密度与施氮量显著影响烟株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并存在交互效应,但不影响叶片气孔导度与烟株蒸腾速率,减小种植密度,增施氮肥,可提高烟株光合速率,种植密度16 500株/hm~2、施氮127.5 kg/hm~2处理各部位烟叶平均光合速率较种植密度19 500株/hm~2、施氮105.0kg/hm~2高23.09%;施氮量是影响胞间CO_2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存在部位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叶片蒸腾速率显著影响烟叶光合速率,有效光合辐射与垄间温度、叶面温度、田间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叶面温度与烟叶的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垄间相对湿度与叶片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通过影响烟田垄间温度、叶面温度、田间相对湿度等烟田小气候,改变了烟株蒸腾速率,进而影响叶片胞间CO_2浓度,最终影响其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
为酒用糯高粱新品种红粱丰1号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红粱丰1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增加,产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是先增加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是先降低后增加。播期对产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有极显著(P0.01)影响,对蒸腾速率有显著(P0.05)影响;种植密度对产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有极显著(P0.01)影响。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种植红粱丰1号,以4月5日播种、种植密度11万株/hm~2的光合性能好,产量最高,为6 102.82kg/hm~2。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烤烟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对烤烟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协调烤烟的碳、氮代谢,优化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处理,即最小密度处理(T1,14 200株·hm~(-2))、较小密度处理(T2,15 400株·hm~(-2))、中等密度处理(T3,16 800株·hm~(-2))、较大密度处理(T4,18 500株·hm~(-2))、最大密度处理(T5,20 500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烤烟光合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除最大密度处理外,其他处理烤烟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和15:00;与最小密度处理相比,较小密度处理烤烟中部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提高14.59%、13.11%、3.25%,13:00之后胞间CO_2浓度回升加快,气孔限制值逐渐下降,说明气孔限制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延长烟叶光合功能时间,烤后烟叶两糖比升高了4.40%,成熟度提高;最大密度处理的烤烟中部叶13:00之后净光合速率下降92.30%,胞间CO_2浓度升高18.52%,气孔限制值下降17.50%,说明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烟叶非气孔限制加剧,光合效率低,有效光合时间短,因此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与氮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与总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最大密度处理相比,较大和中等密度处理有利于优化烟株形态,协调烟叶光合速率,提高烤烟成熟度及碳、氮代谢协调性,实现优质烟叶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烟草品种NC297为材科,分析研究了其4个留叶水平旺长期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各留叶水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现出开始增加较快,随后趋于缓和的趋势,不同留叶水平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留24片叶表现出最终胞间CO2浓度最低;在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方面,留24片叶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有效光合辐射的范围较宽,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并且留24片叶表观量子产额、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最高,说明留24片叶处理光合能力较强,光能利用较好,这可能与不同留叶水平导致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叶面积指数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次试验以3年生的白榆为砧木,嫁接6种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树作为试材,研究6种砧穗组合的不同榆属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榆砧木嫁接不同榆属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差异明显。从总体上看,盐山一号(unum aggeris)的净光合速率水平最高,金叶榆(inauratum ulmo)光合的水平最低。不同砧穗组合同一砧木的叶片叶绿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盐山一号的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最高,光合速率最高。金叶榆的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最低,光合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以3种地被植物为材料,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并进行光合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地被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先降后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对3种地被植物的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鸢尾的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玉簪的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很多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系数分析方法,就不同的环境因子(温度(Tm)、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气孔导度(Cleaf)、胞间CO_2浓度(CO_2int)和蒸腾速率(Tr))对籽粒苋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因素与籽粒苋净光合速率的相关关系为:温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与籽粒苋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与籽粒苋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相关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5个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PARTrCleafTmCO_2int。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了解各个因素直接或间接对籽粒苋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小,为提高籽粒苋光合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核桃'清香'为试材,利用CI-301P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核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核桃净光合速率与光合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为核桃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叶温极显著正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核桃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核桃(Juglans regia L.)光合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核桃'清香'为试材,利用CI-301P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核桃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核桃净光合速率与光合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为核桃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叶温极显著正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核桃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白及喀斯特山区种植的最优模式,为白及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白及为材料,分别种植于喀斯特山地林下和大田,比较2种种植方式对白及生长和光合性状影响。【结果】林下种植的白及茎长、株高、块茎分叉平均总长、块茎分叉平均总宽、块茎分叉平均总厚、全株重等农艺性状分别比大田种植的高110.87%、53.91%、22.62%、27.69%、39.28%、38.49%,且差异显著(P0.05);林下种植的白及叶绿素含量比大田种植的高5.99%,差异不显著;林下种植的白及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大田种植提高31.90%,大田种植的白及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较林下种植分别提高33.07%、1.95%和53.62%;经相关性分析,林下种植的光强对白及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等影响不显著,温度与叶绿素、气孔导度呈显著相关,与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呈极显著相关;压强、湿度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相关,大田种植的光强与白及叶绿素呈极显著负相关,温度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压强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湿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喀斯特山地林下种植白及较大田种植更利于其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在贵州地区种植时的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为科学制定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复合肥施用量(A1:150 kg/ha、A2:225 kg/ha、A3:300 kg/ha)为主处理,以种植密度(B1:1.0×105株/ha、B2:1.5×1 05株/ha、B3:2.0×105株/ha)为副处理.抽穗期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籽粒80%~90%成熟时每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并于收获前3 d在每小区随机选取5株代表性植株测定其株高、茎粗、穗长和千粒重.[结果]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黔高7号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随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其株高、茎粗、穗长、千粒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则先减小后增大;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表明,A2B2处理组合的农艺性状最优,光合性能最佳,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茎粗、穗长、千粒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贵州地区种植糯高粱黔高7号时,复合肥施用量以225 kg/ha、种植密度以1.5×102株/ha为宜.  相似文献   

12.
使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文冠果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以及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CO2浓度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光照条件下,文冠果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大气CO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大气温度、叶温呈显著负相关;叶温和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LI-COR,USA)测量生长在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荒漠沿岸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的光合生理参数,在分析胡杨叶片胞间CO_2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了胡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胡杨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变化呈“V”型的变化趋势,最低值均出现在14:00。胡杨胞间CO_2浓度随影响因素包括大气CO_2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而同步变化:与大气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与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相反,呈负相关。胡杨叶片气孔限制值Ls变化规律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早上和晚上低、中午高。非气孔限制指标Ci/Gs与Ls变化规律相反。胡杨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以非气孔限制为主,但不能排除气孔限制作用,同理,当净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为主,也不能排除非气孔限制作用;结合气孔限制值Ls和非气孔限制的两个判断依据可以进一步了解胡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  相似文献   

14.
测定小麦开花期旗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等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开花期旗叶光合特性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对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_(1y)=0.900),其次是最大光化学效率(P_(9y)=-0.377)和胞间CO_2浓度(P_(3y)=0.263),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的通径系数都为正值,表明均对地上部干物质量起促进作用,最大光化学效率的通径系数为负值,表明对地上部干物质量起抑制作用。胞间CO_2浓度通过净光合速率对因变量的间接负作用较大(间接通径系数为-0.680),说明胞间CO_2浓度通过净光合速率对因变量的影响较大。从决策系数绝对值大小可以得出,旗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和胞间CO_2浓度对地上部干物质影响的综合排序为旗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胞间CO_2浓度,旗叶净光合速率值最大且为正值,说明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是控制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的最主要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盛花期后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花生抗逆减灾、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显著增加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提高结荚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花生荚果产量平均增加874.5 kg/hm~2,增产率为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叶片CAT、SOD、APX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降低趋势,而气孔导度呈增加趋势。遮阴时,不施锌肥处理和施用锌肥处理的花生产量较不遮阴平均降低17.0%和10.0%。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能增强花生的抗寡照的能力,改善花生农艺性状,显著增产,最高荚果产量为5 773.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水氮耦合对烤烟团棵期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赣北代表性土壤进行盆栽,探讨不同水氮耦合条件下烤烟团棵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和与烤烟团棵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 )和气孔导度(cond)存在显著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存在显著负相关.每株用氮8.5 g,相对土壤含水量为70%-80%,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CO2)达最大值,分别为2.93 mg/g、14.05 μmol/m2·s;胞问浓度(CO2)达最低值为200 μmoL/mol.每株用氮7.0 g,相对土壤含水量为70%~80%,气孔导度(H2O)达最大值,为0.26 mol/m2·s.蒸腾速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大,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减少.生产中可以采用高肥高水(处理B3W4,即每株用氮8.5 g,相对土壤含水量为70%-80%)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在烤烟团棵期土壤相对含水率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中肥高水(处理B2W4,即每株用氮7 g,相对土壤含水量为70%-80%)减少经济投入;在烤烟团棵期土壤相对含水率较低的地区可以增加氮肥用量减小蒸腾速率,提高田间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设置5个施肥梯度,探讨有机肥施肥量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早熟葡萄夏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胞间CO_2浓度外,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最小值均出现在采摘后。在展叶期、花期、成熟期和采摘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是M1、M2优于M0。而在夏黑成熟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是有机肥处理高于未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续随子在山西太谷地区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12):1947-1950
续随子的种子富含油酸,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柴油替代原料,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自然环境下,采用CB-110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续随子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等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_2浓度(Ca)、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探究光合特性与栽培地区生理生态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续随子净光合速率变化呈现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左右,且第1个比第2个要高;11:00—14:00净光合速率快速下降,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续随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田间CO_2浓度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_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_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_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T_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_1、T_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T_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 658.1 mol/(m~2·s),T_2、T_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_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T_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 448.5 kg/hm~2、162 865.6Yuan/hm~2,T_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 338.5 kg/hm~2、124 888.5Yuan/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甘薯栽培的最佳覆盖方式,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榕薯819’为材料,栽培过程中采用稻草加土、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进行覆盖,测定了甘薯产量及叶片相关的光合特性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覆盖黑膜的处理产量最高,透明膜其次,草+土最低,这3个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29.17%、20.83%和11.11%;(2)3个处理的甘薯产量与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3)3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阻抗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产上宜选用黑膜作为覆盖物,可以增强光合速率,进而提高甘薯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