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盆栽技术,在遮荫条件下进行赤霉素(GA_3)处理,对半夏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但不进行GA_3处理(遮荫对照)和遮荫+GA_3处理的半夏叶长、叶宽、叶面积、株高、块茎数、块茎鲜重、总黄酮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不遮荫且不进行GA_3处理(空白对照);遮荫+100 mg/L GA_3处理的半夏块茎数、块茎鲜重、总黄酮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遮荫+50 mg/L GA_3处理、遮荫对照和空白对照,叶长、叶面积和株高与遮荫+50 mg/L GA_3处理和遮荫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程度遮荫处理对细叶百合和松叶百合的生长特性、解剖结构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两种百合的株高、叶面积、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叶干重/叶鲜重比值均低于对照。遮荫处理后细叶百合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大于对照,松叶百合则小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沂南光伏电站设置试验,研究露地光伏-丹参生产模式下的光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丹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天文学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光伏板阵列行间的遮荫状态;对于东西方向排列的光伏板的行间,在一天当中既受到北侧光伏板的遮荫,也受到来自南侧光伏板的遮荫,其遮荫程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距离南侧较近的丹参垄受到遮荫影响最大,整个生育期日照时数仅有400 h,约为对照(无遮荫)的38%,距离北侧光伏板最近的丹参垄受到遮荫影响最小,日照时数约800 h,为对照的77%;遮荫对丹参的株高、净光合速率、SPAD值、根部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日照时数400 h和610 h处理的产量仅为对照的50%和69%。综合评价,日照时数达到对照70%以上(即日照时数720 h以上),对丹参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设施大棚、露地大田、盆栽等不同栽培措施下种植明日叶,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检测其营养成分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设施大棚条件下的明日叶生长势最强,产量高,通过夏季遮荫可以实现周年供应;其次为露地大田;盆栽条件下的明日叶生长势最弱,产量低。明日叶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在不同栽培措施之间没有差异,粗纤维、还原糖、蛋白质、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设施大棚条件下明日叶中的粗纤维含量最低,还原糖、维生素C、总黄酮及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粗纤维、还原糖、蛋白质均以茎干中的含量最高,维生素C、总黄酮以叶子中的含量最高,各成分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受栽培措施的影响。从生长势和品质方面综合考虑,以设施大棚条件下种植的明日叶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照处理对吉祥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吉祥草在不同的自然光照处理条件下对其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遮荫强度为92.3%的条件下,吉祥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遮荫可引起吉祥草质膜透性增加;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减小,POD酶活性降低;在97.0%的遮荫强度条件下SOD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在92.3%的遮荫强度下含量最高.遮荫强度为92.3%是吉祥草生长的适宜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遮荫方式研究5种遮荫强度(0%、50%、70%、80%和90%)对海南省橡胶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0%遮荫条件下橡胶树组培苗的株高、茎粗、叶蓬距和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且明显提高橡胶树组培苗的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90%遮荫的橡胶树组培苗出圃率最高(91.7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90%遮荫条件下能克服海南省夏天辐射过强、气温过高对橡胶树组培苗幼苗不良影响,有效提高植株生长、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光伏农业遮阴条件对中草药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影响,对不同中草药品种进行对比栽植试验,其中处于光伏板遮阴区为试验区,处于同地块的正常光照区为对照区。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板蓝根和半夏在光伏农业模式的遮阴条件下均能进行种植,获得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均能达到药典相关要求。产量方面半夏表现最佳,遮阴种植较正常光照种植产量高34%,甘草和板蓝根遮阴种植产量较正常光照种植略低。耐阴性方面,半夏在半荫环境下生长茂盛,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非常适合耐阴种植,甘草和板蓝根在适度遮阴条件下也能实现种植,不过较正常光照表现略差。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变化,为忽地笑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100%自然光、50%遮荫和85%遮荫条件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3种不同光强下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均表现为:50%遮荫>85%遮荫>100%自然光,其中在50%遮荫条件下其含量均最高,与100%自然光的相比,分别提高了35.88%和20.5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稳定性及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效果好,稳定性强,方法可靠;适度遮荫(如50%遮荫)可以提高忽地笑鳞茎中石蒜碱和加兰他敏含量。忽地笑适宜在一定遮荫环境下栽培。  相似文献   

9.
不同遮荫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3,(3):98-100
以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遮荫处理,对苗高、地径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50%,30%和全光照遮荫条件下,大叶黄杨苗高、地径生长量以50%遮荫处理影响最为明显,苗高、地径生长量明显大于其他光照条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增加速度均高于全光照处理,其中在70%遮荫程度下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排序为:70%遮荫处理>50%遮荫处理>30%遮荫处理>全光照。  相似文献   

10.
以聊选13-1大葱为试材,进行了6个遮荫处理。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对大葱进行遮荫处理,其株高、假茎长度、单株重、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丙酮酸、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S2T2处理下的666.7m2产量达最高,为4 678 kg,比对照增产18.7%。  相似文献   

11.
以一叶兰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个遮荫水平与4种施肥方式对一叶兰生长性状、叶片叶绿素SPAD值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遮荫70.5%的条件下,一叶兰的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和株高均优于遮荫87.5%、94.8%,94.8%的遮荫条件下叶片叶绿素SPAD值最高;每3个月施复合肥60 g/m2时一叶兰的长势最好,适当的增施氮肥和钾肥,有利于一叶兰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充分利用通渭县脱贫攻坚期间在光伏衍架下以“农光互补”方式建成的塑料大棚,将“光伏板遮光”的不利因素与“玉木耳需要在相对弱光条件下栽培”这一条件巧妙结合,变“不利为有利”,成功总结出了“光伏衍架下玉木耳大棚吊袋立体栽培技术”,实现高效利用大棚,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适宜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生长的光照条件,以3年生胡枝子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遮荫处理(0、30%、60%、90%),研究了遮荫对胡枝子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各处理下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参数等变化。结果表明,遮荫使胡枝子的株高和比叶重显著减小,而使叶面积显著增大;胡枝子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随遮荫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尤其在90%遮荫处理下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9.72%、121.05%、82.31%,而叶绿素a/b含量明显减小;随遮荫程度加深,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逐渐减小,而胞间CO_2(Ci)逐渐增大;在全光照和30%遮荫条件下,胡枝子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而在60%和90%遮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随遮荫度的上升,叶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呈现下降趋势,但AQY在0.02~0.05,表明弱光对胡枝子胁迫较轻。胡枝子适宜在遮荫度为30%及以下的条件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芒萁对环境资源变化的响应,采用盆栽控制试验,通过搭建遮荫棚设置3种光强和2种氮素水平,分析光强和氮素对芒萁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施氮且2层遮荫条件下芒萁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光能利用范围比1层和3层遮荫大,为19.2~1 138.7μmol/(m2·s);施氮处理提高了1层和2层遮荫条件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范围,3层遮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由气孔限制引起。未施氮处理,芒萁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在3层遮荫条件下显著高于1层和2层遮荫;施氮与未施氮相比,1层和3层遮荫条件下丙二醛含量降低,2层遮荫条件下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且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均显著增加。可见,2层遮荫条件下最适合芒萁的生长,3层遮荫条件膜质过氧化最严重,施氮减弱了1层和3层遮荫下的膜质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白天遮荫及晚上补光对香蕉假植大苗培育的影响,为确定最佳育苗光照条件提供理论依据。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香蕉假植大苗的假株高、假茎粗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丙二醛、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遮荫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而白天遮荫60%,晚上补光4 h,可以弥补白天遮荫导致的光照不足,使假植大苗保持较好的长势,且其叶绿素含量较全光照(CK)提高15.48%,还能显著降低香蕉假植大苗丙二醛含量,较CK处理降低22.25%,脯氨酸含量较CK提高41.80%,明显促进抗性酶POD和SOD活性增加,分别为CK的1.48及1.30倍。为本试验条件下得出较适宜香蕉大苗生长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6.
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爪槭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一层遮荫、二层遮荫)对鸡爪槭生理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条件下鸡爪槭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遮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片花青苷含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全光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则相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qP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qN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遮荫条件下,鸡爪槭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Chl.a/b来提高对光能的吸收能力;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减少热耗散等途径来提高PSⅡ光能转化效率,进而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因此,鸡爪槭适合种植于低光照环境下。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东北铁线莲为试验材料,设置全光照、30%遮荫2个不同处理,研究遮荫对东北铁线莲株高、茎粗、生物量、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及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探讨东北铁线莲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遮荫促进东北铁线莲株高的生长,限制了茎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遮荫初期,不同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  相似文献   

18.
桔梗、射干的耐阴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桔梗和射干的耐阴性,采用黑色遮荫网遮荫,设置了5种光强处理(各处理透光率分别为:对照100%、T1:75%、T2:65%、T3:50%、T4:25%),对其不同遮荫条件下的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分蘖数、叶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射干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强,适当的遮荫有利于射干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光合速率的增加,在透光率为71.45%的光照条件下其总生物量最高,为较耐阴的植物;而桔梗对遮荫的适应能力较差,遮荫会导致其分蘖数、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减少,日平均光合速率的下降,生物量以全光为最大,为喜阳植物,但其对轻微的遮荫处理(T1和T2处理)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对一年生山核桃苗木采取不同程度的遮荫措施,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山核桃苗木地径生长和高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缩短培育周期、培育壮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光照对一年生山核桃苗木的地径和株高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全光照和弱度遮荫措施下(遮光率20%),苗木生长缓慢;中度遮荫措施下(遮光率50%),苗木生长较快;重度遮荫措施下(遮光率75%),株高生长最快,但地径生长略低于中度遮荫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两种野生石蒜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花石蒜和红花石蒜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研究,发现黄花石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Pn、Ci、Co和Tr较高;而红花石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的Pn、Ci、Co和Tr较高。表明黄花石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红花石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气孔密度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对两种石蒜上部叶片中段叶肉细胞的分析表明,红花石蒜的叶肉细胞较小,具有阳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黄花石蒜的叶肉细胞较大,具有阴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性状分析表明,在大棚遮荫栽培条件下,黄花石蒜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强;而红花石蒜在露天盆栽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强。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黄花石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需适当遮荫,而红花石蒜可直接露地栽培。对两种石蒜须根中段、鳞茎中部、子球发生部位的细胞学分析表明,子球发生部位的细胞具有较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是人工切割繁殖的理想部位和组织培养较好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