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湿地作为特殊的自然资源,景观类型非常丰富,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双重属性.随着旅游的开发,湿地生态受到威胁.该研究从分析湿地景观资源入手,探讨了湿地旅游开发原则,并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人文生态和自然景观资源生态保护策略,旨在为湿地开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磊  张要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9-241,246
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与平顶山市新城区相接,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白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与旅游产品体系;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指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景观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景观资源的意义,分析了湿地景观资源现状及其在景观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景观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对策,以期为湿地景观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使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对黑龙江省湿地资源和湿地旅游资源的调查,阐述了湿地和湿地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其分布;分析了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文化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总结了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拉市海湿地观光农业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拉市海湿地资源状况的分析,提出了若干湿地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观光农业资源,实现拉市海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维育间的矛盾关系,建立环境与产业的正向反馈关系,本文以崇湖湿地公园为例对乡村水域景观资源开发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水域景观资源的特征划分出三大水域景观资源类型,明确了产业开发与资源保育的关系;依据不同的乡村水域景观资源类型,提炼出人工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旅游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生态资源主导型产业开发和无明确资源导向型产业开发等四种产业开发类型;从资源保育的视角探索了乡村产业低影响开发模式,以图式化的语言在崇湖湿地案例中通过具体的空间布局加以体现。以期为实现土地功用与水文过程及资源特征相匹配的产业开发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1):83-86
以山西省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景观环境开发等方面探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及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在规划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保护的问题,必须本着生态环境为先的理念和创新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实施资源保护与景观环境开发,为今后研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湿地旅游是指游客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农垦系统湿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20多个垦区拥有湿地旅游资源。本文以位于黑龙江垦区红旗岭农场境内的千鸟湖湿地风景区为例,就如何发挥生态湿地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湿地保护为核心,发展具有农垦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进行探讨。一、湿地旅游发展的四大模式农垦系统具有大量的天然湿地,湿地湖泊和生  相似文献   

10.
郭春华  张今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03-4804
在分析湿地与湿地旅游开发的定义与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原则与策略,指出湿地旅游开发要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利用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管理、公众参与和法规保障等措施来实现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