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边地区水稻冷害及其防御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阐明了延边地区低温冷害的现状及其防御技术.近年来延边地区示范推广优质、抗冷水稻新品种“吉粳81号”(“品星1号”),大大减轻了低温冷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发育期间遭遇低温,造成作物不能充分成熟而导致的减产.统计表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一般每隔3~4年就会发生1次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3.
水稻低温冷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稻低温冷害类型及防御技术 水稻冷害类型与特征: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三类。 1、延迟型冷害(1)概念:水稻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生育延迟所造成的冷害。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害是北方水稻容易受自然灾害之一。介绍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的定议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防御能力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低温冷害是由于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水稻低温冷害类型有:营养生长期延迟型冷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冷害:抽穗扬花期障碍型冷害:水稻灌浆期冷害。因此水稻要想抗低温夺高产,需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并提高栽培技术等,避免及减少上述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及其症状表现 北方水稻冷害的类型主要有3种:一是延迟型冷害;二是障碍型冷害;三是2种冷害类型在同一年份发生的混合型冷害。东北地区在过去50年中主要是延迟型冷害,对水稻生产危害较重。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防御延迟型冷害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的改变,特别是7~8月份常常出现阶段性低温,障碍型冷害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冷害类型,也是今后生产上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低温冷害是延边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有机水稻栽培能够有效地解决低温冷害这一难题.因此,趋利避害地发展以有机稻米为主的集质量、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有机农业,对延边稻区增收和发展高效产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三江平原腹地水稻低温冷害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温冷害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水稻优质、高产的主要限制性气候因素.经统计分析,三江平原腹地的红兴隆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为12.2%,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为8%,混合型冷害发生频率为5%,各种类型冷害的综合发生频率为25.2%,即历史上有1/4的年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9.
何锋  孙彦坤 《北京农业》2014,(30):155-156
低温冷害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其中以夏季低温冷害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重。低温冷害对水稻的生产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多出现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低温致使稻株出叶速度下降,降低株高、有效分蘖数,延迟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障碍型冷害发生在水稻生殖生长期,主要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今后应充分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耐寒高产品种,完善耕作制度,加强农田土壤改良,增施肥力,以有效防御水稻生长期低温冷害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0.
延边地区常低温、冷害频发,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吉林省审定的适合延边、和龙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紧缺。主推品种匮乏,引种现象混乱,制约了当地水稻生产,通过和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五年来的引种试验,逐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吉粳502、通育239,农大37,通禾833等水稻新品种,并将其作为搭配品种进行推广,逐步代替已经退化的吉粳81等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低温冷害对于水稻生产的影响程度、低温冷害的主要类型两方面的阐述,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的大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水稻栽培条件与冷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水稻生产中低温冷害常易发生,平均3~5年发生一次.冷害分为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延迟型冷害主要是指水稻营养生长期(有时包括生殖生长期)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危害.障碍型冷害是指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遭受短时间异常的相对强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形成大量空壳.混合型冷害是指在同一年度中,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同时发生,生育时期遇低温延迟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和分蘖、迟缓稻穗分化;孕穗、抽穗、开花期又遇低温则造成颖花不育或部分不育,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空秕粒.可以说低温冷害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时常受到低温气候的侵袭。这种低温冷害气候常常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在决定水稻是否丰产的秧苗期,倘若遇到低温冷害天气,将会给水稻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位于寒地,水稻冷害频繁发生。介绍了障碍型冷害发生过程、特点、伤害机理及其水管理技术,以减轻水稻冷害。结果表明:在水稻冷害敏感期即水稻孕穗期遇到低温冷害,应灌17cm以上水层。在水稻前历期灌10cm也起到防护作用。二者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延边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是低温冷害的重灾区,每三年要经历一次低温冷害,平均减产幅度达45%左右。2002、2003年延边地区又遭受连续两年严重低温冷害,严重的颗粒无收,引起各级政府及科研、推广部位的高度重视。自从“8.5”期间开始,我所选配了一批抗冷、优质杂交组合。并1999年立了省科委和州科委的“水稻防低温冷害综合技术对策研究”项目,在育种方面重点选育及引进抗冷性强、优质、稳产、丰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延粳26号”是其中并性状表现较好的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沼泽地区,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喜高温,短日照的特性。饶河地区属高寒地带,热量资源非常有限,水稻冷害时有发生。所谓水稻低温冷害,是指在水稻生育期内,因温度低影响其正常生长或者使水稻生殖生长过程发生障碍而减产。按照水稻受害机理及影响时期,将  相似文献   

17.
白城市水田每隔2~3年就有障碍性低温冷害出现,为提前预防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预防,本文对30%恶霉灵(土菌消)防治水稻障碍型低温的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等进行了研究,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延边地区粮豆作物延迟型冷害频率的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延边地区1960-1996年的5-9月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延边地区粮豆作物延迟型冷害频率的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年际变化较大。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笔者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冷害空间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总结出吉林省防御水稻低温冷害的主动性防御措施和应急性防御措施,对吉林省科学预防水稻低温冷害,指导低温冷害年安全生产,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