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甘肃河西走廊进行辣椒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制种效果研究,为当地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5个授粉时期处理,各处理杂交授粉100朵花,重复3次。观测授粉期间每天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分析各处理的坐果率、种果成熟度、正常果与畸形果比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分析其与环境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杂交初期和中期授粉的果实发育正常,畸形果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0%和6%,杂交后期授粉的畸形果所占比例为30%,杂交末期授粉的正常果所占比例极显著减少,畸形果所占比例高达50%。杂交初期、中期、后期、末期、结束期授粉的坐果率分别为16%,76%,26%,40%和10%,在杂交中期和末期先后出现2个坐果高峰期,坐果率呈现间歇性坐果现象。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初期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16粒和0.125g)较低,杂交中期、后期授粉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69,89粒和0.721,0.938g)急剧增加,到杂交末期时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130粒和1.108g)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呈现抛物线走势。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的种子千粒质量(10.5g)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时期(8.0~8.5g)。杂交初期授粉的种子发芽率(93.0%)较低,其他各时期授粉的发芽率(≥98.0%)均较高。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种子发芽率与最低气温的正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质量和种子发芽率与平均气温的正相关性也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时期杂交授粉的果实发育质量、坐果率、结实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中期和末期是制种的重要时期,此时期杂交制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辣椒授粉时期和天气及时间段对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设置杂交中期和后期2个不同时期、晴天和阴天2种不同天气、上午和午后延迟及下午3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杂交授粉3因素(2×2×3)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期和后期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5.3%和35.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56粒和76粒、0.534 g和0.727 g)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晴天和阴天杂交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上午授粉(8:00—11:00时授粉)和午后延迟授粉(12:00—15:0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分别为61.3%和64.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74粒和81粒,0.731 g和0.726 g)均较高,下午授粉(16:00—19:30时授粉)处理的座果率(为40.0%)、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分别为33粒和0.328 g)均较低,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不同处理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杂交授粉不同时期、天气和时间段3因素之间还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2,4-D处理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及制种田第4~5层花为材料,对授粉花朵人工杂交后,随即用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2,4-D溶液对花梗进行涂抹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重复3次,每重复100朵花。统计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产量、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质量浓度2,4-D处理的坐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产量显著提高,其中,20×10~(-3)g/L 2,4-D处理的坐果率最高;10×10~(-3)g/L处理的单果种子数量最多,单果种子产量最高,比CK提高约5.8倍。不同质量浓度2,4-D处理对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辣椒杂交制种中,用5×10~(-3)~20×10~(-3)g/L的2,4-D溶液涂抹杂交授粉花梗,能够显著提高杂交坐果率和杂交果实的单果种子数量及产量,对种子质量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白辣椒玉龙椒的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花蕾大小授粉对辣椒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花蕾授粉后种果的横、纵径无显著性差异,单果重差异较大。采用当天即将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时的单果重、坐果率、单果种子数最高,分别为18.78 g、76.7%和97粒,第二天开花的居其次,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认为,玉龙椒制种时应选择当天即将开放或是第二天开放的花朵进行授粉。  相似文献   

5.
长茄制种,通过坐果处理、种茄成熟度及后熟度处理、单株留种果处理、试验密度及整枝方式处理,分别对种茄不同层次花型结实率、不同授粉时期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不同单株留种层次和留种方式、种茄不同成熟度和后熟度的千粒重及发芽率、不同整枝方式和密度等性状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蕾期9~11时授粉、花期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单株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数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单株留种层次不宜超过4层,否则影响当代及后代种子质量;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0 d、后熟15 d的种子质量最好;单株坐果数11~12个的种子千粒重3.36 g,发芽率≥90%,采种量最高;以双秆整枝666.7m2种植密度2 700株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海蜜6号母本制种产量。[方法]分别在海蜜6号母本、父本植株上施用0.1%、0.2%2个水平的硼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喷施硼肥对甜瓜制种的影响。[结果]在母本植株上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可以降低果实留果节位,增加单果饱满种子粒数,提高种子饱满率;施用0.2%硼肥能显著增加制种产量。父本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提高母本坐果能力,增加母本单果饱满种子粒数,提高种子饱满率;施用0.2%硼肥能显著增加杂交制种产量。[结论]喷施硼肥能够有效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花粉授粉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烤烟不育系和杂交种的种子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降低制种成本,以云烟85原种和烤烟主栽品种MS云烟8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花粉授粉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父本花粉采集时间的延长,母本授粉后的坐果率、单果粒数、单果种子重量、单株产量和种子质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使用中心花开放后31~40 d收集的花粉进行授粉,授粉效果较好,种子产量和质量较高,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花粉采集期延长至中心花开放后40 d,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花粉的产量,父母本种植比例可以扩大为1∶4~4.5,有效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8.
授粉次数对大棚番茄杂交制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番茄优良杂交组合"金棚一号"母本定植密度222.7株/hm2及双干整枝的情况下,研究1次授粉、2次授粉、3次授粉对保护地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授粉的坐果率最高与1次授粉的差异极显著,与2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2次授粉的单果种子数、单果种子量、小区产量、发芽率及发芽势与1次授粉的差异显著,与3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种子千粒质量2次授粉的最大,1次授粉和3次授粉的差异不显著.2次授粉为最佳授粉次数.  相似文献   

9.
以6种不同的番茄自交系为材料,对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与花粉生活力的关系以及授粉次数对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花粉活力对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的敏感性在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对多数基因型而言,4℃干燥器中保存2d的花粉仍具有50%以上的萌发能力。重复授粉显著提高单果内的种子重量、种子数量和坐果率,对粒质量和果质量没有显著影响。果重对果内的种子重量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花蕾大小与授粉时间对辣椒坐果结实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杂交种甘科5号的双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蕾大小与授粉时间对辣椒座果率、结实率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座果率、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蕾去雄次日上午授粉处理和大蕾去雄即授粉处理的座果率比小蕾去雄即授粉处理分别提高了21.5和14.2百分点,大蕾去雄次日上午授粉处理和大蕾去雄即授粉处理的单果种子数量和质量均比小蕾去雄即授粉处理有较大提高。不同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甜瓜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个甜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和杂交授粉方法对甜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均以单蔓双果的整枝方式为最佳;设施栽培条件下,秋季制种的种子产量明显高于春季;春季的杂交授粉时期以5月中下旬为宜;营期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和种子产量,可广泛采用;坐果灵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但对种子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倍性猕猴桃花粉对‘哑特’种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4个中华猕猴桃花粉对‘哑特’进行授粉试验,以2个美味猕猴桃六倍体花粉为对照。统计各授粉组合的坐果率,观察种子发育结构,测定采收后果实中黑色种子占比、种子千粒质量、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风味相关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花粉授粉后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华(M1-M4)和美味系(M5-M6)不同倍性猕猴桃花粉授粉后,坐果率均在93%以上,与四倍体和六倍体花粉相比,二倍体花粉M1和M2对‘哑特’授粉后黑色种子占比(9.14%和9.37%)、千粒质量(0.13 g和0.14 g)、果实单果质量(95.78 g 和86.10 g)显著降低,种子明显败育,但果实感官评价更优。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果皮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在不同花粉处理间具有差异,但与花粉倍性无明显相关性。综上,两个二倍体花粉(M1、M2)对‘哑特’授粉的少籽效果最佳,果实品质表现优良,为后期少籽‘哑特’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资源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创新蓝莓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方法]以6个高丛蓝莓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授粉方式进行人工杂交,设5个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研究赤霉素对杂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选取即将开放的花蕾去雄授粉,以去雄后直接授粉的结实率最低,去雄后5 d授粉的结实率最高。参试6个高丛蓝莓品种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不同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坐果率不同且不呈正相关,同一对亲本的正反交结实率有较大差异,薄雾×夏普兰结实率、坐果率最高(分别为87.2%、62.8%),莱格西×奥尼尔结实率最低(为65.4%),布里吉塔×南金坐果率最低(为41.5%)。杂交果实的成熟期提前,杂种果实性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始发芽时间均显著缩短,200 mg/L赤霉素是奥尼尔×南金发芽最佳处理,大于600 mg/L赤霉素浸种不利于奥尼尔×夏普兰发芽。赤霉素处理不同组合的杂交种子发芽率在35.0%~75.0%,始发芽时间在20~30 d。[结论]相同倍性蓝莓品种杂交亲和性较高,授粉以去雄后3~5 d为宜,赤霉素处理能显著缩短杂交种子的始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烤烟雄性不育杂交制种种子质量,研究了授粉时期对杂交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千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时期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千粒质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花冠打开前2 d到花冠打开后1 d授粉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千粒质量均较高.就烤烟雄性不育杂交制种的种子质量而言,花冠打开前2 d到花冠打开后1 d的花朵是最适授粉时期,在授粉时,只需再4 d对母本植株轮流授粉一次,即可保证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15.
网棚西瓜杂交制种熊蜂授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母本雌花无强雄或无雄品种为材料,进行了网棚熊蜂授粉和常规人工授粉西瓜杂交制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西瓜杂交制种采用网棚熊蜂授粉其坐瓜率、单瓜种子粒数和种子千粒重均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1.2个百分点、2.8粒和9.4 g,畸形瓜率比对照低3.0个百分点,较对照增产11.2%,增产效果明显。较常规人工辅助授粉每亩可节约成本560元,增收660元,增收节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花期不同处理方法对繁种辣椒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不良气候条件及缺少设施条件地区扩繁辣椒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露地栽培辣椒材料A014,开花期设选留不同花蕾层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KH2PO4)次数及不同花蕾隔离方式3种处理,以其相应的自然结果方式为对照(CK1、CK2和CK3),对比分析各处理辣椒的坐果数、千粒重、发芽率和种子产量.[结果]选留2~6层花蕾留果收获的繁种辣椒种子千粒重为3.3002 g,极显著高于CK1和选留7~10层花蕾留果收获的辣椒种子(P<0.01),发芽率为92.33%,显著高于选留7~10层花蕾留果收获的辣椒种子(P<0.05,下同),平均单株坐果数为31.57个,显著低于选留7~10层花蕾留果收获的辣椒,小区种子产量为38.40 g,显著高于CK1,与选留7~10层花蕾留果收获的辣椒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叶面喷施2次KH2PO4的繁种辣椒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分别为2.8839 g和90.33%,显著高于CK2和叶面喷施1次KH2PO4,叶面喷施1次KH2PO4的辣椒种子千粒重与CK2差异不显著;网罩隔离花蕾的辣椒坐果率为75.95%,显著低于CK3,但显著高于蒙花隔离花蕾的辣椒坐果率.[结论]在露地进行辣椒材料扩繁时,选2~6层花蕾留果、采取网罩隔离花蕾及叶面喷施2次KH2PO4可提高繁种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榛子的有效授粉期、有效受精期和最佳授粉受精时间,为提高榛子坐果率和发展榛子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欧洲榛、平榛和杂交榛进行人工授粉,观察其不同授粉时间、柱头不同切除时间的坐果率,并对比分析人工授粉和自然状态下开花授粉的榛子坐果率.[结果]榛子开花后24~48 h是最有效授粉期,授粉后5~6d是榛子完成受精的最佳时间;经人工授粉,杂交榛的坐果率最高(61.4%),其次是平榛(坐果率56.1%),欧洲榛坐果率最低(43.2%);人工授粉可提高榛子坐果率,平均提高14.9%(绝对值).[结论]进行人工授粉能有效提高榛子的坐果率,有效受精期在授粉后5~6d,以开花后24~48 h授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吴承金  瞿勇  李大春  沈艳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71-10773
[目的]对引进的10份彩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亲本材料进行杂交组配,以确定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方法]试验材料种植在塑料大棚内,母本在07:00~11:00、16:00~18:00去雄。授粉于08:00~11:00进行,授粉后标明组合名称、日期及授粉花数。浆果成熟后统计浆果数及种子数。[结果]10份彩色马铃薯亲本材料均可在杂交育种中直接利用。AC0106、AC0131、紫云1号、AC0324、AC0391等宜作母本利用,其中,紫云1号作母本,平均坐果率48.8%,平均单果种子数76粒;AC1079、AC0338、AC0082、AC0849、AC0099作父本时有较高的组合成功率和坐果率,单果种子数亦较多,较之其作母本有较强的优势。其中,AC0082作父本,平均坐果率65.0%,平均单果种子数128粒。[结论]该研究可为10份彩色马铃薯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甘科5号杂交制种双亲为试验材料,对辣椒制种常用的3种杂交授粉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镊子去雄-栓线标记处理(传统法)的制种效果较好,座果率、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徒手去雄-涂抹印油标记处理、剥冠去雄-撕萼片标记处理(改良法)。不同杂交方式的工作效率也完全不同,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6个枸杞品种的授粉亲和性。[方法]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为31.74%,其他品种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