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水稻苗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解决水稻苗期易倒伏、苗不壮、分蘖不足等问题,不仅可以培育出矮化健壮的秧苗,而且水稻秧苗插植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提高。实践表明,水稻苗期喷施多效唑是一个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途径。其具体方法是:在水稻-心-叶期,每亩用200微克/毫升的15%多效唑,均匀喷洒水稻秧苗,可收到如下效果:  相似文献   

2.
喷施多效唑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试验采用800、600、400倍液三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在水稻1.5叶期、本田分蘖盛期和齐穗期三次喷施。试验结果表明:800、600倍液浓度的多效唑可以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和质量。其中以600倍液浓度的多效唑效果最佳;对秧苗株高、总根数、百株茎叶干重及分蘖作用明显,并能提高成穗率、千粒重,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长调节剂呋苯硫脲和水稻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处理稻种都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秧苗素质,促进分蘖、增加穗数、粒数,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长调节剂10%呋苯硫脲乳油500倍浸种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分蘖成穗高,增产显著;0.78%多.多效拌种剂旱育保姆350:1000拌种在水稻生长前期效果显著,秧苗矮壮、分蘖发生快,实粒数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寒地水稻播种期与苗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提高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5.
水稻使用水稻苗床增温剂及配套制剂,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加了苗床温度;促进分蘖,增加了平方米分蘖个数,使秧苗提早返青,加快了分蘖进程,有促进水稻提早成熟的作用;较对照平方米穗数增加了30穗,每穗实粒数提高了2.3粒,千粒重提高0.4g,增产效果较好,增产率达6.2%。  相似文献   

6.
碧护是天然植物源产品,含有植物内源激素和黄酮类、氨基酸等多种植物活性物质。能够打破休眠,促进生根、发芽、活化细胞及增加产量的作用。经试验得出:使用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秧苗具有安全性,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加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增加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试验进一步检验苗床增温剂和分蘖促进剂在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方面的重演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苗床增温剂水稻秧苗素质有所改善,并起到促早熟的作用。喷施苗床增温剂和分蘖促进剂的处理水稻穗长较长,结实率较高,穗粒数和平方米穗数较多,产量也高于常规对照。  相似文献   

8.
水稻无纺布育秧抛栽具有省种、省工、免用秧盘的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7.8%,比迟播10天的塑盘育秧抛栽处理增产11.6%。主要原因是无纺布育秧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抛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由于无纺布育秧的秧龄弹性大,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过"寒露风"危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水稻苗床使用增温剂能提高苗床1.5~2.0cm土层温度1℃左右,使秧苗根条数增加0.95条,提高秧苗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使用增温剂和分蘖促进剂能促进秧苗分蘖早生、快发、多蘖,增加平方米收获穗数85.61穗。提高穗粒数,公顷增产6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微藻营养液对水稻生长及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效果,在水稻播前1天的苗床上、秧苗2叶1心期和水稻分蘖盛期各施1次微藻营养液,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藻营养液能使秧苗株高、根长和根数增加,秧苗生物量增幅20%左右,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成熟期提早3~5天,增产率达5.2%~28.3%.同时,施用微藻营养液能降低稻谷中镉、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育秧方式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无纺布育秧抛栽具有省种、省工、免用秧盘的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7.8%,比迟播10天的塑盘育秧抛栽处理增产11.6%.主要原因是无纺布育秧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抛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由于无纺布育秧的秧龄弹性大,对晚稻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过"寒露风"危害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在杂交水稻母本机插育秧时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研究多效唑对秧苗的分蘖数、叶龄、株高、茎粗、播始历期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秧苗1叶1心期每667 m2秧田喷15%多效唑30 g,可以增加低位分蘖数,提高秧苗素质,有效提高秧龄弹性。  相似文献   

13.
内生菌根菌剂主要是利用真菌的生物特性与作物根系形成共生,从而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利用率,提升作物抗病能力。采用9优418杂交粳稻为供试材料,在育苗盘中添加内生菌根菌剂,研究其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 g内生菌根菌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稻种子的萌发,提高了秧苗的整齐度和秧苗素质,水稻苗高、叶龄、假茎宽、根数、干物质质量、分蘖数皆优于对照,植物体内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保护酶活性增强。该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中提高水稻育秧秧苗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水稻育秧基质为研究对象,对越城区应用较多的2种育秧基质育秧与本土育秧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从秧苗素质、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适合越城区水稻生产的育秧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与本土育秧比,育秧基质育秧可促进秧苗生长,表现为秧苗粗壮、茎基宽、绿叶数多,根系较发达、白根多,秧苗素质明显提高;秧苗盘根结实,插种后漏插率低,基本苗多,分蘖发生早,低节位分蘖多,穗大,有效穗数足,增产作用明显;插种后秧苗返青快、植株生长好,有效穗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坐蔸的发病时间长,从水稻分蘖前至分蘖后均可发生,早的甚至可发生在秧田里。其主要表现为:秧苗发根受阻,出叶分蘖迟缓,分蘖少而小,秧蔸萎缩,生长停滞。正常的秧苗叶色嫩绿,茎基宽大扁蒲,叶片披垂,而坐蔸秧苗仍直立朝天,紧束细小。坐蔸的秧苗如不能得到及时地治理,则早栽不早发,最终导致无效分蘖多,穗小粒少,干粒重小,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6.
植物动力2003(PP-2003)对受灾水稻秧苗具有迅速恢复生长,减少损失的功效,我们在受淹并严重超秧龄的水稻田使用了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溧阳市作栽站等联合推广的PP-2003,获得了理想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浸种时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不同浸种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能够极大的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以浸种8h、12h、15h在单株根数、单株带土量、秧苗分蘖率及成秧率优势较明显,移栽后回青快,分蘖早,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穗大粒多,增产明显。因此,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浸种时间以8h、12h、15h较好。  相似文献   

18.
1.8%复硝酚钠水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复硝酚钠水剂(爱多收)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表明,该水剂应用于水稻种子浸种安全性好、根芽粗壮,比清水浸种发芽率提高27.3~31.3个百分点,单株秧苗平均分蘖数增加0.26~0.56个,秧苗茎基宽度和白根数增加,适于作为提高水稻秧苗素质配套技术载体。  相似文献   

19.
水稻良种包衣在秧田期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种衣剂和4种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进行了水稻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包衣具有提高秧苗素质,特别是有促进秧苗根系发达、分蘖数增多、秧苗干重增加、秧苗早生快发的作用,且包衣不会降低出苗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沼液肥喷施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宇  程国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2-92,176
喷施沼液不仅能使水稻秧苗生产旺盛、粗壮、早分蘖、增加有效穗、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同时还可减轻农田肥残留物的污染、节省生产成本、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