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先进的DSI动物生理无线遥测系统和动物环境自动检测系统研究了华东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与育成猪体温调节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猪舍环境温湿度指标THI对猪的体温变化影响极显(P=0.0001),猪舍环境温湿度指标THI能充分反映猪舍环境的优劣及对猪热调节的影响,发现当温湿度指标THI高于28时育成猪将出现体温升高等明显的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自然通风猪舍高压喷雾降温系统的降温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在夏季自然通风发酵床猪舍的适用性,选择2栋发酵床育肥猪舍,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猪舍内的温湿度和风速进行了测定,选择温湿度指数、热负荷指数和综合气候指数3种指标评估了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对猪舍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高压喷雾系统的降温效率在18.4%至89.2%之间,平均为59.1%;与无喷雾猪舍相比,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可有效降低舍内温度6.2℃,最高降低10.5℃,湿度增加23.9个百分点(平均湿度为72.2%);整个试验期间,喷雾猪舍平均温湿度指数(THI)为74.3(比无喷雾猪舍降低12.2),热应激减少23.7%,喷雾猪舍热负荷减少2 713,综合气候指数(CCI)平均降低4.8℃。高压喷雾降温系统可以有效缓解自然通风发酵床猪舍内生猪遭受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3.
影响猪舍热舒适性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猪体的热舒适感是由这些因素以及猪体新陈代谢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温湿度指标难以精确地表达猪体的热舒适感。在人体平均预测投票(predicted mean vote,PMV)指标的基础上用类比方法提出了猪体PMV指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夏季湿帘作用下的猪舍建立温湿度模型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猪体PMV场仿真模型,将模型数据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进行对比,误差波动在6%以下。夏季湿帘作用下,模拟猪舍内部温度场在整体上降低了4 ℃左右,风速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靠近墙壁的地方和猪舍角落的地方呈现出一定面积的气流死区,猪体PMV指标在湿帘作用下的波动范围在-0.5~+0.5之间,属于舒适的指标范围内。该方法可以获得猪舍生活区猪体热舒适感的精确场分布情况,为猪舍环境控制的优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素对于猪的生长影响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猪舍中,因为封闭式猪舍的光照条件受到限制,并且天气变化对猪舍内温湿度影响相对较大,大量有害气体不易排放,对生猪的生长和繁殖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保证猪舍的良好环境对猪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为猪舍提供优良环境、提高农场主养殖利益为目的,利用WIFI具有传输速度快,覆...  相似文献   

5.
<正>猪舍环境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如空气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NH3和H2S等),空气温湿度主要影响猪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指标,NH3浓度对猪生产性能影响较大,严重会导致猪的死亡,对于养殖者而言是一种经济性的灾难,同时NH3作为一种环境污染成分之一,不容忽视。1.NH3的危害NH3作为无色强烈刺激气体,长期处于低浓度NH3环境下,机体嗅觉处于麻痹状态,皮肤、眼部、机体呼吸道系统、肺部等  相似文献   

6.
赵扬帆  郑永春  苏红梅 《吉林农业》2011,(3):253-254,256
在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对猪的生长、生产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因温湿度过量或不足造成的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2051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湿度传感器选用HM1500,配以定时电路及数据存储器件,实现温湿度信号的采集、转换和存储。通过上位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使锅炉、风机等设备投入或退出运行,实现猪舍内温湿度的自动调节,使之保持在猪群生长所需的最佳小气候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相同品种和体重的4头育成猪,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周后,将其中2头猪置于湿热环境中,应用DSI动物生理参数无线遥测系统研究了猪的体温节律性.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下猪的体温和心率昼夜节律发生了明显变化,猪的体温最高并非出现在16:00~17:00,而是出现在22:00~23:00,且24 h内体温差达1.17 ℃;而猪的心率在24 h内无昼夜差异,呈现出持续性的高心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相同品种和体重的4头育成猪,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周后,将其中2头猪置于湿热环境中,应用DSI动物生理参数无线遥测系统研究了猪的体温节律性.结果表明:湿热环境下猪的体温和心率昼夜节律发生了明显变化,猪的体温最高并非出现在16:00~17:00,而是出现在22:00~23:00,且24 h内体温差达1.17 ℃;而猪的心率在24 h内无昼夜差异,呈现出持续性的高心率.  相似文献   

9.
CO_2是猪舍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与其它有害气体不同,CO_2已经以一定浓度存在于空气中,正常浓度范围的CO_2不会对猪的健康有害,容易被人忽视。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猪舍的发展,对猪舍中的温湿度、NH3、H2S、CO_2等影响猪只正常生长的因素研究日渐增多。其中CO_2在猪舍环境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评估舍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参数。猪舍内CO_2的有效管理可提高猪场饲养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首先阐述了猪舍中CO_2的排放主要来源猪的呼吸、粪便排放、取暖设备,分析了CO_2排放量主要受外界环境、猪的数量和种类、猪舍体积以及粪便存储时间等因素影响。对比分析了生猪在断奶、育成、育肥、母猪不同生长时期,在漏缝地板、部分漏缝地板、垫草、木屑地板条件下CO_2排放量。论述了舍内不同浓度CO_2所产生的对饲养人员、猪只生理行为、猪肉品质的影响,根据CIGR数据,得出畜禽舍内最大CO_2浓度限值为0.3%,对人CO_2浓度限值为0.5%。猪舍内CO_2含量过高时,氧气的含量不足,时间长会使猪出现慢性缺氧、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减缓、体质虚弱、易感染传染病、生产水平下降等问题,严重时会致死,致死后的猪出现瘀斑,宰杀出现血溅,肉质的p H值、导电性、含水率下降,极大影响猪肉的品质。其次概述了舍内CO_2含量监测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主要使用光谱分析仪器测量猪舍内CO_2含量。归纳分析了CO_2与通风强度、通风率、进风口位置之间的关系,详细论述了粪坑通风系统通过改变通风强度、进风口位置、地板开口的大小,可有效地降低舍内CO_2含量。归纳出猪舍中计算通风率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动物本身体温平衡来计算,二是利用空气湿度来测定,三是CO_2平衡方程法。目前的主流方法是利用空气中的CO_2平衡特性,监测CO_2浓度,根据CO_2浓度与通风率的关系式,计算通风率的大小。最后,对猪舍中CO_2含量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猪舍温湿度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北方猪舍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影响温湿度控制精度。文章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算法研究母猪舍温湿度控制。该算法具有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优点,可提高寒地猪舍温湿度控制精度。仿真试验数据表明,该算法系统超调量为2.57%,系统调控时间较原有PID控制算法调控时间缩短57.56%;实测结果表明,基于该算法改进温湿度控制系统最大温湿度偏差值分别为0.61℃和6.86%,较原有PID控制算法调控温湿度偏差分别减少1.8℃和2.21%,研究可为我国北方寒地猪场冬季养殖管理提供更精准温湿度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肉鸡体表温度的变化,构建不同日龄肉鸡温湿指数(THI)模型。【方法】分别在28、35、42和49日龄时,选择30只AA肉公鸡,饲养于2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舱内相对温度分别设定为50%和80%,舱内温度均由18℃开始,每0.5h升高1℃,至33℃并维持0.5h。一共设定2个湿度和16个温度梯度。利用微型温度记录仪连续监测肉鸡体表温度、体核温度和环境温度,每2 min记录1次,同时每10 min检测一次环境湿度。【结果】在24—33℃的范围内,肉鸡体表温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线性升高,且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因此选择环境温度≥24℃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THI与肉鸡体表温度最大相关时干球和湿球温度的权重值,得到不同日龄肉鸡的THI模型,分别为THI28日龄=0.82×T干球+0.18×T湿球;THI35日龄=0.69×T干球+0.31×T湿球;THI42日龄=0.67×T干球+0.33×T湿球;THI49日龄=0.61×T干球+0.39×T湿球。根据干湿球温度的权重值计算出的THI与体表温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6以上。经2个独立试验验证,THI计算值与体表温度仍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4以上,且THI模型预测的体表温度与实际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得出的THI模型与体表温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适用24—33℃范围内温热环境的评价;不同日龄肉鸡THI模型存在差异,随肉鸡日龄增加,湿球温度的权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选择6处不同的遮荫环境(4处为植物遮荫环境,2处为建筑遮荫环境),通过实地监测样地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等数据,揭示不同遮荫环境对温湿效应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8:00-18:00各样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温湿指数(THI)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其最高或最低值出现在12:00或14:00。6种遮荫环境下,遮荫度越高,样地内空气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但建筑遮荫环境的相对湿度显著低于植物遮荫环境,而下垫面类型或植被种类的差异对THI没有明显影响。6处样地日间平均THI由大到小为稀树草地(26.1±0.09)、疏林草地(25.8±0.07)、铺装场地(25.2±0.06)、草坪(25.1±0.06)、阔叶林(24.6±0.05)、针叶林(24.5±0.05),THI越高,人体越不舒适,表明夏季气温偏高引起了人体的不舒适,但是与其他环境相比,遮荫度较高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可明显改善人体的舒适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遮荫度与THI、空气温度之间具有极强负相关性(-1.0<r≤-0.8,P<0.01)。遮荫度每提高10%,空气温度降低约0.5 ℃,THI下降0.35。因此,提高环境的遮荫度可以显著降低空气温度与THI值,从而改善人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选择体重、胎次、泌乳量均接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2头,研究不同温湿指数(THI)条件下奶牛生理常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以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液抗氧化指标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热应激时期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极显著高于冬季非热应激处理组(P<0.01).(2)热应激可明显地增加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淋巴细胞凋亡率在THI为83.58时达到最高,为17.79%,与非热应激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3)在THI为78.09时,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到最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达到最高,与非热应激处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同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在此时达到最大值.(4)奶牛外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在夏季高温季节比非热应激处理组均呈极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MDA)含量在夏季高温季节时呈极显著上升(P<0.01);抗活性氧(抗ROS)活性在THI为83.58时最低.(5)血液中SOD、GSH-Px和抗ROS的活性与奶牛淋巴细胞凋亡率均呈中等强度负相关(P<0.01);MDA含量与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可见:(1)热应激显著提高了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2)热应激对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与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影响显著;(3)奶牛外周血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与淋巴细胞凋亡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温湿度指数确定北方高温季节奶牛的生产环境,并对烟酸在北方奶牛抗热应激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评价。选取体况、胎次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三个试验处理组,分别添加过瘤胃烟酸0 g·d~(-1)(对照组)、6 g·d-1(试验Ⅰ组)、12 g·d~(-1)(试验Ⅱ组)。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奶牛体温、皮温、呼吸频率、产奶量以及乳成分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在日粮中单独添加6 g·d~(-1)及12 g·d~(-1)过瘤胃烟酸不会对北方夏季轻度热应激的奶牛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在无害化处理厂和收集点之间流通的安全追溯。【方法】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总体构架由三层结构设计:数据服务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采用北斗/GPS双模用户机、温度传感器、无线射频阅读器、有源电子标签和GPRS无线传输模块组成,实现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安全可追溯系统(traceability safety system of the transport vehicle for dead pig harmless handling,TSDPHH)运输车辆地理位置信息、车厢温度信息、消毒点车载有源电子标签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其中,运输车辆地理位置信息主要使用采集到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数据,当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时,将GPS导航定位的WGS-84坐标系数据转换到北斗导航系统的BJ-45坐标系,利用GPS导航定位系统对数据进行修正,实现互补定位,提高运输车辆地理位置信息采集精度;在数据处理层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修改、储存等操作;数据服务层主要是给工作人员、监控部门提供信息服务。本系统以Visual Studio 2010为集成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在数据库SQL server 2008中利用SQL语言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修改。【结果】TSDPHH的功能包括线路安全管理、消毒安全管理、温度监控管理、卫生防疫管理和安全预警管理;利用蚁群算法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的路径规划进行仿真,合理规避大型养殖厂、人群密集地等规避区域,仿真结果切合实际,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在指定运输区域进行合理路径规划提供参考。TSDPHH为无害化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实现运输车辆行走线路监测、运输车辆智能调配、车厢温度监控、车辆信息查询等管理功能,系统在江苏省涟水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厂试点基地进行实地测试,测试表明系统硬件模块工作稳定,网络丢包率为0.26%,车载有源电子标签识别误差率为0.97%;通过运输车辆行走线路ArcGIS监控管理功能模块,对运输车辆进行连续2 h行走路线实时监控,并且对温度监控管理、消毒安全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系统各个模块工作正常,能够满足TSDPHH运行要求;同时,通过监控客户端实现以电话、网络、短信的方式为动物卫生防疫的监控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将TSDPHH监测数据(车辆行走线路、车厢温度等信息)实时推送给监管部门,实现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保证动物卫生安全。【结论】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实现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输车辆实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合理规避动物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并给其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体重、胎次、泌乳量均接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8头.研究不同温湿指数(THI)条件下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可明显地增加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淋巴细胞凋亡率在THI为83.58时达到最高,为17.79%,与非热应激处理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热应激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荷斯坦牛和娟-荷F1牛,在环境温湿指数(THI)影响下,血液淋巴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 70)的表达情况,旨在探索HSP 70表达量与THI相关性以及不同品种差异性。结果表明:(1)荷斯坦成乳牛在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条件下均可表达HSP 70,严重热应激期(THI 93.5±2.1)HSP 70表达量分别是中度热应激期(THI 76.7±2.6)1.9倍(P<0.01)和非热应激期(THI 56.5±1.7)6.9倍(P<0.01),中度热应激期HSP 70表达量是非热应激期3.6倍(P<0.05),HSP 70表达量与THI呈强度正相关(R=0.91)(P<0.01),THI每上升1个单位,HSP 70表达量增加2172 OD/mm2;(2)在严重热应(THI 95.3)条件下,娟-荷F1成乳牛HSP 70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 关键词:奶牛;热应激蛋白;温湿指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影响,将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n=60)、大杜民(大白×杜洛克×民猪n=60)和杜长民(杜洛克×长白×民猪n=60)育肥猪分别饲养在富集和贫瘠环境圈舍,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畜舍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富集环境中育肥猪屠宰后24 h肌肉p H(p H24)显著高于贫瘠环境(P0.05);与大杜民和杜长民相比,杜长大生长至100 kg时间短(P0.001),日增重和胴体眼肌面积较大(P0.05),胴体平均背膘厚较小(P0.05);大杜民和杜长民p H24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肉色亮度(L*)显著低于杜长大(P0.05)。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改善肉质。民猪杂交育肥猪生产性能稍差,胴体脂肪比例偏高,肉多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对奶山羊生产性能及瘤胃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燕芬  杜瑞平  高民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86-4495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生产性能及瘤胃上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为动物在炎热环境中能够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以及探索促进动物抗热应激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本项目以泌乳中后期奶山羊为动物模型,采用逐渐加热的方式使奶山羊产生热应激,用温湿指数计算当连续1周早、中、晚THI>72时,动物模型建立;采用动物营养学方法,研究热应激对瘤胃内发酵指标、营养物质消化率、生产性能、瘤胃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①试验期间试验羊THI主要在72和87之间,处于轻度和高度热应激;②热应激极显著地提高了奶山羊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1),显著地降低了DM、CP、OM、NDF和ADF消化率(P<0.01),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P<0.01),以及乳中乳蛋白和乳脂含量(P<0.05),但对乳糖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③热应激显著降低了一天中各时间点的pH(P<0.05)、NH3-N浓度(P<0.05)、TVFA浓度(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在热应激30 d时,发现瘤胃液呈稀粥状,酸臭味较浓,且奶山羊瘤胃黏膜乳头呈现大面积的坏死、脱落;当在热应激45 d时,黏膜乳头坏死、脱落情况更为严重;⑤在热应激30和45 d时,瘤胃背囊和腹囊绒毛长度和宽度分别要短于对照组(P <0.05),且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瘤胃背囊和腹囊的绒毛长度和宽度缩短的也越短(P<0.05)。【结论】①热应激通过显著提高奶山羊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日粮各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液发酵参数等,进而显著降低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乳品质及其生产性能;②热应激通过破坏瘤胃上皮组织结构,致使瘤胃黏膜绒毛大面积萎缩、脱落、甚至坏死,进而导致瘤胃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