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周海东 《茶叶通讯》2011,38(3):41+44-41,44
1莲都区初制茶厂的基本情况目前莲都区自有品牌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茶厂8家。年加工茶叶产值≤10万元茶厂18家,  相似文献   

2.
吴夏明 《茶叶通讯》2005,32(4):48-49
长沙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最盛时期县内仅高桥一带茶行就有48家,高桥茶庄是全国72家著名茶庄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快。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提高,规划建设“百里茶廊”,重点发展9个乡镇茶叶生产。现有茶园0.43万hm^2,其中采摘面积0.24万hm^2,占55.2%。乡、镇、村、民营茶厂24个,加工厂房6.8万m^2,  相似文献   

3.
普通茶园转成有机茶园以后,其栽培技术应按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如茶园除草,就不能再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人工除草.但人工除草耗工多,成本高,对有机茶的效益有一定的影响.为此,义乌市东塘道人峰茶厂于1998年购进了公园用割草机,在有机茶园中进行除草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目前,道人峰茶厂拥有3台公园割草机,一年三季(春、夏、秋)轮流除草,基本控制了茶园杂草对茶树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邵武市近5年已建无公害茶同667hm^2,其中有机茶园202hm^2的茶叶通过欧盟有机茶认证,成功地拿到了出口欧洲市场的“绿卡”。  相似文献   

5.
诸暨县有茶园面积12.6万亩,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全县有茶叶初制所674座,从1981年开始落实生产责任制后,有7l%的茶园平分到户,56%的初制所年年换包。除县有一家年加工能力3000吨的国营茶厂外,从1984年开始先后批建了25家乡镇精制茶厂。在继续坚持茶叶放开、搞活的同时,如何进  相似文献   

6.
地处呈岐山区的临海市康岭乡23个村庄大多种有茶叶。80年代初,茶园面积已达80多hm2,初制茶厂18座,年最高茶叶产值45万元左右。由于茶叶市场滑坡,茶园零星分散,多家生产的杭炒青质量不稳定,效益低下,茶农生产积极性受挫,致使茶园荒芜、改种,生产奄奄一息,至80年代末,所剩茶园不到40hm2,初制茶厂拆散、倒闭。1994年,从江苏省句容县承包茶园回来的康岭乡岭根村王友勤等茶农瞄准茶叶市场前景广阔的江苏句容、南京等销区,盯住当地尚有生机的零星分散茶园,联手建成了由9股份组成的茶叶加工厂,以收购鲜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名优茶产销形势的快速发展,不少茶叶专业户放弃了大宗茶的生产,全年都加工名优茶,导致了大宗茶初制机械的闲置、浪费。针对这一情况,1993年,义乌市农业局分别在杨梅岗农场和道人峰茶厂进行试验,探索利用现有大宗茶初制机械(烘青茶机)加工优质绿茶(或称机制毛峰)的途径和方法,一举取得了成功并继而推广开来。如今,利用大宗茶初制机械加工优质绿茶与利用名优茶机加工名优茶,已成为义乌市用机械加工名优茶的两大特色。 一、加工工艺要求 在加工优质绿茶时,原有用于加工烘青毛茶的全套初制机械,包…  相似文献   

8.
梁河县古茶树资源保护与研发利用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梁河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优质茶叶苗木、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及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2014年末全县茶园面积5.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4.3万亩(含幼龄投产茶园),茶叶产量2793.3吨,单产65公斤/亩;产值1.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亿元,平均农业产值3300元亩,工业产值0.26亿元,平均604元/亩。全县涉茶乡(镇)9个,44个行政村,1.6万户,6.4万人,户平均茶叶农业收入10500元,人平均茶叶农业收入2625元;全县共有初精制茶厂(所)161个,其中已获得QS认证的精深加工茶叶企业7家,初制茶所154家。全  相似文献   

9.
班昕 《中国茶叶》2009,31(9):39-39
临沭县是山东省“南茶北引”工程的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50hm^2,茶叶产量185t,其中名优茶产量161t;茶叶总产值1512万元,其中名优茶产值1450万元。全县现有大小茶叶加工厂42个,全部为民营企业;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270多台,其中约92%是名优茶加工机械。众所周知,茶厂是连接茶园基地和茶叶产品的重要生产环节,加工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0.
浅谈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元高  徐斌 《中国茶叶》2009,31(6):38-39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东南侧,土地面积2798km2,人口21.8万。茶叶产业是福建省武夷山市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07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1.6万亩,其中当年新增茶园面积3982亩;茶叶总产量5568t,出口1580t;茶叶总产值8.05亿元,其中毛茶总产值达1.95亿元。全市涉茶人员达5万余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茶叶企业有211家,有茶叶初制厂1017家,已注册茶叶商标90个。  相似文献   

11.
顾冬珍 《茶叶》2006,32(2):63-66
根据衢州市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2006-2010年衢州市茶业发展规划:2010年茶园总面积1.33万公顷,其中无性系茶园面积达到60%;重点建设茶厂200家,把“开化龙顶”品牌培育成为全国著名品牌;茶叶总产量达到10000t,总产值达到5亿元。  相似文献   

12.
《茶叶》2006,32(2):F0003-F0003
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现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与首批金华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义乌市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和市高新技术企业。道人峰茶叶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称号: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道人峰商标被认定为金华市著名商标:道人峰有机茶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安溪技术学校经过近二十年来的艰苦奋斗 ,学校具有较先进的茶叶生化实验室、茶叶审评室、茶艺表演室及计算机网络等配套的实验设备 ,有 1 6hm2 的校办茶场 ,能完成 30 0担乌龙茶初精制的校办茶厂和生产配套初制机械的茶叶机械厂。茶学专业办学二十年来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大力实施“燎原计划” ,利用校办茶场 ,茶厂等基地 ,开展实验、实训。学校先后与乡镇文化技术学校、农技站联合 ,深入到虎邱、大坪、龙涓、兰田、祥华、尚卿等乡镇开展“低产茶园改造”、“茶园肥料配方”、“免耕法”、“铁观音早熟品种”、“茶叶初精制…  相似文献   

14.
上虞县下管区地处四明山麓,辖有3乡1镇,91个村,13000农户。有茶园8800亩,27%为专业或大户经营,73%平包到户;有初制茶厂70家,年产干毛茶550吨上下,其中:珠茶占98%,名优茶占2%。茶厂经营形式有5种: 1.茶厂、茶场“一条龙”承包经营。有25家,占茶厂总数的35.7%,占加工总量的33%左右,属专业承包范围。具体做法是:原大队茶场不分散,茶园和茶厂合并,投标给个人承包,产、工、销“一条龙”,兼收  相似文献   

15.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16.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06,28(3):35-36
浙江省武义县现有茶园11万亩,是浙江省产茶重点县和全省实施“有机茶工程”试点县之一。2001年获“中国有机茶之乡”称号,全县有机茶颁证企业16家,有机茶颁证面积2.1万亩;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企业14家,认证面积3.5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5家,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1.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300吨,产值1.84亿元,茶业已成为武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茶叶》1958,(3)
浙江省余杭县是一个半山区,全县生产内容较多,有水稻田、旱地、茶园、(采摘茶园)还有桑地、山林等。生产内容繁多、特别在争取各项生产大跃进,争取提前实现千斤粮、百斤茶的指标下,出现了粮、茶生产在劳动和季节上的紧张矛盾。为了解决和克眼这种矛盾,在上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茶叶初制工具方面进行技术革新,试办了初制茶厂。自1957年下半年至今年二茶期间共试办了各种形式的初制厂六座,其中有水力的4座(其中2座已划为杭县管辖),电力一座、畜力一座。这些茶厂都巳络续投入了生产,大大节省了劳力,根据各初制厂生产情况来看,已经初步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当前乡村初制茶厂炒制茶叶的主要能源。近几年来,由于茶园承包人员的频繁更换,劳动者素质有所降低,使用煤炭炒制茶叶方法不甚得当,往往直接影响到炒制成本的降低乃至毛茶品质的稳步提高。为此,了解一点煤炭的有关常识,并正确掌握初制茶厂的烧煤方法,很有必要。 1 煤的一般常识  相似文献   

19.
龙游名优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汝松  詹锡根 《中国茶叶》2009,31(10):38-39
一、现状 茶业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茶叶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产品。2008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900hm~2,茶叶产量2680t,产值456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90t,产值2630万元。县内现有名茶3只,其中历史名茶1只,创新名茶2只。全县从事名优茶生产、加工的农户有1200余户;名优茶加工的规模厂家有22家,其中3家为"浙江省示范茶厂"、8家通过茶叶QS认证;小型的名优茶加工车间有300多个;各类名优茶加工机械达2000余台。  相似文献   

20.
周远成 《中国茶叶》2009,31(11):36-36
四川省青川县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所产的“七佛贡茶”就被列为贡茶。1999年以来,青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并把茶业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12.8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厂67家,茶叶销售公司6家;所生产的“七佛贡茶”曾多次获国际名茶奖、国家级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