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自1957年建所以来,至今已培育出棉花品种57个,均用“中棉所+序号”命名。“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具有高效、广适、兼抗或多抗的特性,分别适合我国不同棉区和不同耕作制度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上中棉所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近50%,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早熟性育种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麦棉产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粮棉争地矛盾十分突出,限制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宜麦棉两熟栽培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是…  相似文献   

2.
棉花抗旱育种概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我国棉花抗旱育种现状我国棉花育种自70年代就开始了生态育种,“六五”期间棉花耐旱碱新品种选育已初见成效,中棉所选育的抗旱品种中棉11号在生产上表现良好。在“六五”基础上,国家科委把抗旱抗碱棉花新品种选育列入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江西省主产棉县安排5个试点11个品种的抗虫杂交棉生产比较试验。分析比较得出赣棉杂1号、鄂杂棉10号(太D5)、中棉所55(中CJ-9)3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突出。可作为2009年江西省棉花生产主推品种;赣杂棉3号、红鹤3号、金农棉2号、赣棉杂11、鄂杂棉24号5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作为2009年江西塔棉花生产宜种品种。  相似文献   

4.
江苏是原棉生产大省、纺织强省 ,棉花生产和纺织业在江苏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历年来江苏就比较重视高品质棉花品种的引进和育种工作 ,先后引进和育成了一些绒长 30 mm以上、麦克隆值A级、比强度 2 5 c N· tex-1以上的高品质棉。本研究以江苏省种植面积比较大的高品质棉科棉 1号作为研究对象 ,在研究其纤维品质特性的基础上探索纺纱性能 ,旨在为棉花生产部门和纺织行业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3年在扬州大学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科棉 1号和苏棉 9号。所有试样均为2 0 0 2年度同一地区吐絮中期收获的棉花。为了进一…  相似文献   

5.
张景颇 《中国棉花》2003,30(9):39-40
20 0 3年 4月 2 9日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我国现行《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最终修订结果。从 2 0 0 4年 1月 1日起 ,将棉结与短纤维率列入强制性国家标准《棉花细绒棉》质量指标要求。新增加的这两项棉花质量指标 ,使我国现行《GB1 1 0 3- 1 999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规定的品级、长度、麦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危害性杂物等 6项质量指标增加到了 8项。这是提高中国棉花和纺织品质量 ,促进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重要举措。因此 ,研究棉结与短纤维的产生与危害 ,对提高棉花与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和检验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1棉结的产生与…  相似文献   

6.
据市场预测 ,永城市 2 0 0 1年棉花种植面积可望在 2万公顷以上。为更好地解决棉农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的发展棉花生产 ,找准影响本市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此推动永城市棉花生产健康有序地发展。1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品种老化 ,存在多、乱、杂现象。从目前本市棉花生产用种来看 ,大多是常规棉 ,如苏棉 9号、泗棉 3号、豫棉 1 5,部分农民还在种植中棉所 1 2等 ,而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棉、抗虫性较强的抗虫棉种植面积不足 2 0 % ,明显存在很大差距。如湖南省杂交棉种植面积达90 %多 ,河北抗虫棉…  相似文献   

7.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棉花生产发展已进入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时期。近年来,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开展了高品质棉新品种选育工作,培育出一大批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高品质棉新品种。与以往的常规品种相比,高品质棉品种纤维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独特的特性,其栽培技术应有较大差异。针对高品质棉特性,进行栽培技术的优化,保证高品质棉遗传品质充分表达,形成以提高棉花生产品质为核心的高品质棉优质化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江苏省棉花栽培技术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对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进行栽培技术试…  相似文献   

8.
为尽快繁育良种,以便在近二、三年内把我县建成中棉所7号生产基地,以促进棉花生产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全县推广了“盆棉稀植”陕速繁种经验。两年来收到良好效果。1、提高繁种倍数,加速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9.
泗棉3号推广应用技术关键①陈立昶吉守银孙宝林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223700泗棉3号为长江流域的主栽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地区良种繁育跟不上、大田品种纯度低,以及缺乏对品种特性的研究,栽培技术不配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先后育成了86-1、中棉所12号、盐棉48等多个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与棉花有关的病虫害也有了改变,特别是90年代部分年份大发生的棉铃虫,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棉铃虫的育种工作得到了重视,引进和育成了  相似文献   

11.
本社 《中国棉花》2012,39(6):44-44
日前,为加强春季棉花生产指导,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根据不同棉区棉花生产特点,特制定棉花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要点如下:1长江流域棉区(一)备足良种,建床培肥。选购优质棉种。2012年农业部在长江流域主推中棉所63、鄂杂棉10号、铜杂411F1、苏杂3号、鲁棉研28、鲁棉研21、冀棉958等优质棉种。建立规范苗床,抓好苗  相似文献   

12.
第三讲我国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和供种体制1、我国棉花原种生产方法。我国50年代在江苏省十多个原种场,用三圃制生产岱字棉15成绩可观,使岱字棉15在生产上保持20余年,对棉花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由中国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棉花生产从南到北有中熟棉、中早熟棉、特早熟棉.为了促进各生态区棉花生产的发展,经近50年的努力,山西棉花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生产发展,解决粮棉矛盾,增加复种指数,迫切需要早熟、丰产、优质适于黄河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连作的棉花新品种。我们于1975年从黑山棉1号中选出长绒单株23号,又从中23系中选出天然变异株经连续系统选择育成符合上述目标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原名中509)。1979年该品种,黄河流域适于耕作改制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曲溪棉作试验站1959年棉花生产继续获得了全面大丰收。其中有海岛棉7.68亩,平均亩产籽棉464斤,跃进一号棉丰产地1亩核实产量为575.9斤。获得棉花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全站职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反右倾,鼓干劲,敢想、敢做,苦干、巧干,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对于棉田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地跟上去,在技术措施方面抓紧了深翻  相似文献   

16.
朱明华 《江西棉花》2005,27(5):31-3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农产品将涌入国门,农产品品质的竞争将更趋激烈.棉花生产也不例外,要提高棉花的竞争能力,必须发展适合高支纱,精梳纱的高品质棉花.从2001年起,海门市承担了江苏省三项更新工程的“高品质棉优质高效栽培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全市累计推广种植了以科棉1号、3号为主的高品质棉花品种4333.3hm^2,平均单产为1512.0kg/hm^2,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组合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相同密度不同组合条件下的生育特性的研究,确定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渝棉1号的最佳组合配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为配合全市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 ,菏泽市棉办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 ,围绕棉花高产高效 ,增加棉农收入 ,做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立体种植模式 ,总结、推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配套栽培技术 ,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后将从搞好棉花自身结构调整入手 ,再增加棉农收入 ,力求棉花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1搞好棉花品种结构的调整抗虫棉菏棉 1号、3号等品种的出现 ,不仅使全市棉花生产彻底摆脱了棉铃虫的威胁 ,而且棉花效益也稳中有升。2 0 0 0年全市每公顷平均产皮棉达到 1 1 70公斤 ,较 1 995年的733.5公斤增加了 436.…  相似文献   

19.
疏附县是喀什地区的早熟棉区,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进入90年代以来,科技含量的投入,棉花栽培技术逐步形成了以良种为基础,宽膜棉为主体,合理密植,化学调节,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配套的栽培体系。特别是新品种中棉所24号的引进推广,促进了疏附县棉...  相似文献   

20.
朱明华  陈耀 《中国棉花》2006,33(1):38-3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农产品将涌入国门,农产品品质的竞争将更趋激烈,棉花生产也不例外,要提高棉花的竞争能力,必须发展适合高支纱,精梳纱的高品质棉花。从2001年起,海门市承担了江苏省三项更新工程的“高品质棉优质高效栽培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全市累计推广种植了以科棉1号、3号为主的高品质棉花品种,累计种植高品质棉6100hm2,平均公顷产1512kg,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1连片种植,扩大种植规模。棉花作为本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各级对之较为重视,每年的年初市委市政府在下发的全市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