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蛤蟆通水库的鱼类区系组成现有鱼类9科26种,其中鲤科鱼类占62%。实行人工放养后鲢、鳙占优势,年产量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鲢、鳙的体长(L)与体重(W)相关关系式分别为LogwH=2.9658LogL-1.6788、LogwA=3.1254LogL-1.9245。同时应用vonBertalanfy生长方程[2]计算鲢、鳙的生长参数为:L∞(H)=136.5cm,L∞(A)=161.9cm;W∞(H)=45034g,W∞(A)=95240g;K(H)=0.0969,K(A)=0.0802;t0(H)=-0.1336,t0(A)=-0.2293。生长拐点处的体重分别是13336g(0.296W∞(H)和)28324g(0.30W∞(A))  相似文献   

2.
三道河水库大眼鳜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大眼鳜鳞片上的疏密切割等特征鉴定年龄。渔获个体以Ⅱ龄鱼为主占86%。鳞长与体长关系L=121326S10508。体长与体重关系W=1238×10-2L31989。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适用VonBertalaufy生长方程拟合:Lt=L∞(1-e-05083(t-0399));Wt=W∞(1-e-05083(t-0399)31989。拐点年龄为256a,与生长指标陡然下跌年龄和性成熟年龄基本一致。为了资源的持续利用应限捕体重530g、相应体长283cm以下个体  相似文献   

3.
选择生态对策从典型的k—选择类型到典型的r—选择类型的6组13种鱼作参照物,以渐近体长、渐近体重、生长系数、初次性成熟年龄、最大年龄、瞬时自然死亡率和种群繁殖力系数等7项生态学参数作指标,用Bayes判别法建立6组鱼类的判别函数估计式yk(x)(k=1,2,…6),将长吻鱼危的7项生态学参数指标代入式中计算,得出y3(x)的值为最大,因此判定长吻鱼危生态对策属“偏向r—选择类型”。为保护长吻鱼危资源,应合理控制捕捞强度和捕捞年龄。  相似文献   

4.
选择生态对策从典型的-选择类型到典型的r-选择类型的6组13种鱼作参照物,以渐近体长,渐近体重,生长系数,初次性成成熟年龄,最大年龄,瞬时自然死亡率和种群繁殖力系数等7项生态学参数作指标,用Bayes判别法建立6组鱼类的判别函数估计式yk(x)(k=1,2,..6)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花鲈的生长和食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花鲈为沿海及河口的经济鱼类,亦可溯河生活于淡水。在长江口水域,花鲈属中型鱼类,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W=0.0605L^2.6346(r=0.9878),生长方程为:Lt=100.9957[1-e^0.1768(t+0.7633)],Wt=11542.26[1-e^-1768(t+0.7633)]^2.6346,体重生长拐点tr=4.7龄,拐点处体重为3281.4克。早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6.
祟明东滩团结沙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长江口祟明东滩团结沙5~8月间的鱼类多样性和生长特性。初步调查表明,祟明东滩团结沙共有鱼类9目19种,以鲤形目最多,鲻形目次之。这些鱼类分为4个主要生态类型,包括河口性鱼类4种、近海鱼类3种、江海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鱼类8种。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79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198,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657。主要优势鱼类为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中国花鲈和中华鲟等7种,个体都较小。这7种鱼中窄体舌鳎、刀鲚、长蛇鮈、鲻、鲫和中华鲟呈等速生长,而中国花鲈为异速生长,肥满度最大的是鲫,最小的是刀鲚。5~8月间每个月渔获物的种类与数量组成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口祟明东滩的鱼类资源,应加强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增殖和保护鱼类资源的力度,充分发挥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池养尖吻鲈和花鲈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尖吻鲈(Latescalcarifer)、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为河口性鱼类,可作为池塘养殖的对象。尖吻鲈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5℃~34℃,快速生长年龄在Ⅰ~Ⅱ龄;花鲈在珠江口地区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快速生长年龄在Ⅲ~Ⅳ龄。应用VonBertalanfy方程求得它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尖吻鲈Lt=706.5553[1-e-0.5128(t+0.2032)],Wt=6554.4649[1-e-0.5128(t+0.2032)]3.0335;花鲈Lt=887.4958[1-e-0.4025(t+0.0209)],Wt=10882.1884[1-e-0.4025(t+0.0209)]3.1427。它们的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位于1.96和2.82龄处。商品鱼的合理起捕时间应选在生长转折点。参照生物学指标,珠江口地区池养尖吻鲈、花鲈的上市商品鱼应为Ⅰ~Ⅱ龄和Ⅲ~Ⅳ龄,这不仅符合经济原则,也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8.
高产池塘混养鱼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骏 《水产学报》1998,22(2):106-1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顺德高产池塘鱼产量的主因子,并对顺德高产池塘的多品种混养鱼类关系进行分析,各种不同鱼类的放养对产量的关系为:草鱼放养量对鲢的净产量影响最大(R=0.8242)其次为鳙放养对草鱼的净产量影响(R=0.8075)最小为鲮的放养对鳙的净产量关系(R=0.2102)鳙的放养为优势母因子,鲢的收获为优势子因子。  相似文献   

9.
淤泥湖近太湖新银鱼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活在湖北淤泥湖中的近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研究。结果为:①全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W=2.312×10^-6L^3.00;②全长生长方程:Lt=72.3(1-e^-0.3(t^-0.1)),体重生长方程Wt=0.8738(1-e^-0.3(t^-0.1))^3。③L∞=72.3(mm),W∞=0.8738(g),k=0.3t=0.1,拐点年龄ti=3.7月龄,拐点体重Wi=0.25g。  相似文献   

10.
中华鲟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中华鲟的人工养殖一方面可以对中华鲟的人工驯化、蓄养、标志放流及亲鱼培育等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繁育,建立放流站,大量放流仔幼鲟,保护和增殖野生中华鲟种群,最终成为大众鱼类。 1999年12月,我们中华鲟东方养殖研究基地经国家渔政局批准,在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支持下,进行中华鲟的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技术措施和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场地造建 (1)水源 普通无污染河水,pH值7.2~8.0,透明度20~40cm,经沉淀、过滤后使用。养殖期间,水温保持在10℃~32℃,当低于 …  相似文献   

11.
南漪湖沙塘鳢生物学特性及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又称塘鳢、沙乌鳢,皖南一带俗称"呆子鱼"、"虎头鱼"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多生活于湖泊、河沟的静水区,喜栖于泥沙、杂草和碎石相混的近暗浅水区,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2.
赵军  盛劲东 《水产养殖》2011,32(6):17-18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鲈形目沙塘鳢科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中国特有种,常见个体30~50g,最大个体可达175g,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水系,肉质细嫩,肉味鲜食。  相似文献   

13.
池养尖吻鲈和花鲈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吻Lu(Latesclacarifer)花Lu(Lateolabraxjaponicus)为河口性鱼类,可作为池塘养殖的对象,尖吻Lu的适宜生长水温为25℃~34℃,快速生长年龄在Ⅰ~Ⅱ龄;花Lu在珠江口地区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快速生长年龄在Ⅲ~Ⅳ龄,应用VonBertalanffy方程求得它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尖吻LuLt=706.5553(1-e^-0.5128(t+0.20  相似文献   

14.
沙塘鳢主要摄食虾和小型底层鱼类,兼食水生昆虫幼虫和螺等,鱼苗阶段(体长3cm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由于主养沙塘鳢饵料解决困难,成活率低,出池规格较小,风险较高,而在主养常规鱼种的产量、出池规格及管理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套养沙塘鳢,可收获沙塘鳢20~35kg/667m2,增收I900元/667m2。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沙塘鳢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封循环水系统测定沙塘鳢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结果表明:沙塘鳢的耗氧率随鱼体重增加而降低;温度对沙塘鳢耗氧率有显著影响。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水温25℃时,小个体组(均重11.89g)窒息点为1.73mg/L,大体重组(均重59.38曲为0.78mg/L。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聚类法对珠江水系鱼类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λ=0.650时,珠江水系的鱼类分布可分为11类:都柳江、红水河、左江、右江、郁江、浔江、柳江、桂江、北江、西江和东江为一类;南盘江、北盘江、西洋江、星云湖、大屯海、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阳宗海及珠江口各为一类。上游水系各水体和珠江口的鱼类分布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在上游水系易形成淡水鱼特有种类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乌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为暖水性浅海咸淡水小型鱼类,营穴居生活,栖息于河口、港湾中低潮区泥质、沙泥质滩涂的泥孔或洞穴中。主要捕食自然水域中小杂蟹、鱼虾、贝类。属广温、广盐性鱼类,最适盐度5~15,可在河口或淡水水域中生存,盐度21以上时生长缓慢。最适水温为23~  相似文献   

18.
沙塘鳢(Odontobutisobscura)又称塘鳢、沙乌鳢、梁子湖一带俗称“土才鱼”、“土憨巴”,皖南一带俗称“呆子鱼”、“虎头鱼”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塘鳢科(Eleotridae)、沙塘鳢属(Odontobut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多生活于湖泊、河沟的静水区,喜栖于泥沙、杂草和碎石相混的近暗浅水区,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9.
网湖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网湖鲤鱼的生长特性。体长与鳞径的关系为L-4.7402S-4.0194。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112L^3.180.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达网湖鲤鱼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Lt-75.16[1-1^-0.1729(t+08029)],Wt=11077.31[1-1^0.1729(t+0.8029]^3.1980。拐点年龄为ti=t.55齿,拐点体长Li=50.10cm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栖息地模拟法的中华鲟自然繁殖适合生态流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中华鲟作为目标物种,通过中华鲟自然繁殖期间产卵江段的的栖息地调查,确定了中华鲟的偏好水深、偏好流速及偏好底质。以河道内流量增量法(IFIM)为基础,采用二维水力学模型结合鱼类栖息地模型对中华鲟产卵场的栖息地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期间流量与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量在13000~15000m3/s时,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达到最大,约2.1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