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螯螯虾对盐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测定了红螯螯虾幼虾和虾苗对盐度的耐受性,虾苗24h,48h,72h,96h的LC50值分别为1779‰,1669‰,1513‰,1302‰,安全浓度为441‰;幼虾24h,48h,72h,96h的LC50值分别为1958‰,1861‰,1647‰,1588‰,安全浓度为504‰。  相似文献   

2.
溴氰菊酯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温22±1℃时,溴氰菊酯对草鱼种的行为影响明显,中毒症状随浓度增减和作用时间长短而表现出差异。溴氰菊酯对草鱼种96hLC50为216μg/L,95%置信区间为193—242μg/L,剂量—效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1.52+10.40x。估算安全浓度为0216μg/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化纤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乙醛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16.8、4.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42mg/L;对苯二甲酸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3165.2、1111.7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11.2mg/L;乙二醇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3867  相似文献   

4.
非离子氨对史氏鲟早期仔鱼72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68和063mg/L;对晚期仔鱼的8、12、14、48、72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50、043、035、026、021和017mg/L,当浓度达到035mg/L时,在17小时内造成试验鱼全部死亡。48小时内造成早期仔鱼50%死亡的总铁浓度为500mg/L。史氏鲟仔鱼对pH忍耐性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925和360,立刻致死的pH值分别为209—250和1010—1000。  相似文献   

5.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22℃的条件下,平均体重约39g的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耗氧率分别为0178mg/g·h和0205mg/g·h;平均体重约25g的这两种鱼,耗氧率分别为0120mg/g·h和0142mg/g·h。在245℃时,这两种体重的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48mg/L和024mg/L;这两种体重的大鳞副泥鳅幼鱼和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026mg/L和016mg/L。测定表明泥鳅耗氧率低于大鳞副泥鳅,窒息点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致毒试验表明:Ⅴ期幼体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14mg/L,安全浓度(SC)值为0.11mg/L;Ⅸ期幼体96h的LC50值为1.40mg/L,SC值为0.14mg/L,建议在育苗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有效地控制水体中非离子氨氮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4只网箱放养规格50g/尾淡水白鲳越冬鱼种和125g/尾的早繁鱼种,共生产商品鱼1355765kg,净单产20246kg/m2,平均尾重811g和653g,成活率96%,饵料系数164,投入产出比1∶294。网箱加遮光罩布可使淡水白鲳体色鲜艳。  相似文献   

8.
铜锌离子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u++、Zn++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的急性毒性影响。实验温度25±1℃,轮虫对Cu++的污染相当敏感,Cu++24h半致死浓度为24hLC50=14.47μg/L~21.93μg/L;Zn++24h半致死浓度为24hLC50=3.404mg/L~4.549mg/L。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态氨及酸碱度对鳜鱼种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水试验法测定了非离子态氨对鳜鱼种的急性毒性及鳜鱼种对水质酸碱度的耐受性。非离子态氨对鳜鱼种24、48、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63、0.663和0.525mg/L;安全浓度为0.0525mg/L;鳜鱼种对PH值96h的耐受范围为4.10-9.10。  相似文献   

10.
牛蛙养殖技术讲座 第四讲 牛蛙幼蛙的养殖技术牛蛙幼蛙是指蝌蚪变态后到当年越冬前的牛蛙,体重一般在100g以下。由于幼蛙的适应能力较差,饲养管理工作尤应细致,这对整个生产有很大影响。一、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可选用水泥或土地。水泥池面积以30~50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太湖新银鱼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观察热冲击、不同盐度对太湖新银鱼仔鱼成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仔鱼在升温过程中死亡率不断提高,305℃时死亡率达48%,半致死温度为305~335℃,致死温度为395~425℃,425℃100%死亡。在温度125~425℃范围内,银鱼死亡率的温度系数Q10值为1000~0198,96h半致死盐度为12,在盐度8的水中可安全度过96h。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对强杀虫灵的96hTLM植为3.5g/m^3,安全浓度为0.35g/m^3,在0.1g/m^3灭虫精溶液中96h未死亡,但有急性中毒反应;在1.0g/m^3,1.2g/m^3,1.4g/m^3硫酸铜溶液中,蟹种虽能蜕壳,但蜕壳后4~8h即死亡,在0.09ml/m^320%杀灭菊酯96h未出现异常及死亡现象;在1.75g/m^3菊乐合酯中96h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13.
溴氰菊酯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溴氰菊酯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长11~15cm,平均体重3.6克/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黄鳝鱼种的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6.40μg/L,安全浓度(Sc)为0.64μg/L。黄鳝苗种对溴氰菊酯敏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通过血凝实验证明太湖的微囊藻具有蓝藻毒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鱼类染毒实验,采用全细胞藻体和经冻解的藻液给鱼类染毒,结果发现全细胞输送灌胃染毒对鱼类(乌鳢)的毒性较小,半致死浓度LC50×96h为350mg/kg;以冻解藻液腹腔注射染毒对鱼类(草鱼)毒性较大,一次染毒4小时的半致死浓度LC50×4h为440mg/kg,二次染毒6小时半致死浓度LC50×6h为250mg/kg,说明太湖微囊藻属于毒藻,毒性级别可定为中等。  相似文献   

15.
房文红  王慧 《海洋渔业》1999,21(2):66-68
本试验观察了K^+,SO^2-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资助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6.
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10—12日龄的鳜鱼苗的毒性。铵态氮的24、48、96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950×10-4%、1778×10-4%、1259×10-4%、125×10-4%,相应的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094×10-4%、085×10-4%、060×10-4%、006×10-4%;亚硝酸盐氮的24、48、96h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为14125×10-4%、8414×10-4%、5012×10-4%、501×10-4%。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五个品系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条件下,对罗非鱼五个品系,即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78”品系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奥鱼和红罗非鱼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96h半致死盐度(MLS-96)、平均成活时间(MST)及50%成活时间(MT50)三个耐盐指标上,五个品系罗非鱼的耐盐性表现为“奥利亚”>红罗非鱼>尼奥鱼>“吉富”>“78”。在盐度为16‰的咸淡水中,“奥利亚”、红罗非鱼、“吉富”和尼奥鱼的成活率显著高于“78”,绝对增重率的大小顺序是“吉富”>红罗非鱼>“78”、尼奥鱼>“奥利亚”。  相似文献   

18.
邵闯  秦守旺  朱波  张俊智  戴济鸿  戴振炎  胡毅  陈开健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07-109607
为研究投喂策略对牛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投喂标准,实验分别设置了4种投喂频率(1、2、3和4次/d)与4个投喂水平(4%、6%、8%和10%)饲养牛蛙蝌蚪,以探究牛蛙蝌蚪合适的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表明,投喂3次/d或4次/d的牛蛙蝌蚪在实验周期内的变态率显著高于投喂1次/d或2次/d的牛蛙蝌蚪,且投喂3次/d的牛蛙蝌蚪增重率最大。变态率与投喂量的比值(MFR)随投喂频率增加而上升,2、3或4次/d显著高于1次/d。投喂频率对已变态牛蛙蝌蚪的肝脏组织结构及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投喂水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周期内牛蛙蝌蚪变态率随投喂水平增加而上升,且8%与10%组已变态牛蛙蝌蚪的均重显著高于4%与6%组,但已变态牛蛙蝌蚪肠道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水平升高而降低。8%与10%组已变态牛蛙蝌蚪肝细胞脂滴含量明显增多,脂肪沉积现象明显。8%投喂水平组有益菌属暖绳菌属(绿弯菌门)与鲸杆菌属(梭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一定程度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结构。研究表明,牛蛙蝌蚪每日投喂3次,综合投喂水平8%左右,蝌蚪的生长发育性能较优,兼顾了牛蛙养殖生产效益与蝌蚪肝肠健康,促进了牛蛙产业健...  相似文献   

19.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6~8月,通过人工控制NH3-N及NO2--N的浓度,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非离子态氨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6、3.27、2.19mg/L,安全浓度为0.219mg/L;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0.0、84.1、26.6mg/L,安全浓度为2.66mg/L。  相似文献   

20.
于涛  张介云 《水利渔业》1999,19(4):34-35
对仑山水库施肥前和施肥中的浮游植物及其初级生产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种类由施肥前的3门5属增至施肥后的5门13属,施肥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013mg/L,平均数量为066×105个/L;施肥后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4066mg/L,平均数量为576×105个/L。水柱日毛产量由施肥前的1970gO2/m2·d增至施肥后的3682gO2/m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