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东湛江北马围水库进行冰鲜饲料当年苗种网箱养商品鳜生产性试验。经过240d饲养,鳜平均体重达到70449g/尾,日增重275g/尾·d,饲料系数323,商品率8975%。冰鲜饲料养鳜生长速度较活饲料略慢,饲料系数与活饲料相当,饲料成本下降一半以上,适于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网箱饲养试验表明,在170—200℃时每周投喂6、5和4天时,鲤(重1935—2780g)的体重瞬时增长率(SGR,%/日)分别降低331%、394%和500%。5、6、7、8月网箱养鲤(588±289g)的适宜日投饲次数分别为3、4、5—7和6—5。  相似文献   

3.
小流水池饲养长吻鱼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吻鱼危能适应坝下流水池生态环境,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经2个月时间的驯养,均体重由697g增至2928g,相对增重率达320%,成活率高达975%,饲料系数为123,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与室内流水池试验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试验分两组在2m×1m×1.5m的网箱内进行。经4个月饲养长吻鱼危平均体重达到3818g和3082g,单产81和68kg/m2,饲料系数232和212。在水库网箱养殖中,水温对长吻鱼危的生长及饲料利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黄鳝流水无土饲养与静水有土饲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鳝流水无土饲养与静水有土饲养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等进行比较,在同等条件下,经两个月的饲养,流水无土饲养黄鳝平均体重16.94g,静水有土饲养黄鳝平均体重15.42g,前者比后者生长速度快7.18%,成活率高4.33%。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控温养鳖技术:合理设计温室结构,将温室水温稳定在30±15℃,调控室内气温和鳖池水质,进行科学投饵和消毒防病。8月下旬放养稚鳖,翌年6月上旬,平均个体200g以上,最大可达750g。在这种控温条件下,14个月可养成500g/只的商品鳖,比常温条件下缩短养成期2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寒鲤,鲤鲫杂交(F1)、松浦鲫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682%、7846%、805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91%、1861%、155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8%、154%、096%;灰份含量分别为126%、120%、098%。并就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及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908%、9080%、8360%,其顺序为高寒鲤>鲤鲫杂交F1>松浦鲫;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64%、689%、603%,其顺序为鲤鲫杂交F1>高寒鲤>松浦鲫。并对高寒鲤,鲤鲫杂交F1,红鲫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当年秋片体重分别为9521g、12490g、6353g,其顺序为鲤鲫杂交F1>高寒鲤>红鲫。鲤鲫杂交F1是一个氨基酸组成全面,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的新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8.
何瑞国 《水产学报》2000,24(1):46-48,49,50,51
以150g左右的170只中华鳖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17个组。以饲料能量、蛋白质水平为试验因素,采用2因子5水平的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到9个试验饲料营养组合,与16个组试验动物相对应,进行60d饲养试验。试验结果,第9 ̄16组鳖日增重2.22g/d有显著地高于其它试验组(P〈0.01),比增设的对照组1.38g/d高60.87%(P〈0.01),其饲料系数为1.43,较其它组低12.27% ̄45.  相似文献   

9.
池塘主养大规格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年我们在武功县北营渔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大规格草鱼种高产试验。从6月27日放养到10月10日验收,经105天饲养,216亩试验塘总产鱼种18395kg,平均亩产鱼种8516kg;其中草鱼种单产达到5627kg,个体重104g,成活率为83%...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与杂交鲟幼鱼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流水条件下,对人工饲料驯化的史氏鲟和杂交鲟幼鱼的生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60d饲养,杂交鲟幼鱼平均体重由75g增至1200g,最大个体重1800g,体长420cm;史氏鲟幼鱼平均体重由73g增至682g,最大个体重1200g,体长310cm;本文还就体长与体重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并测得杂交鲟幼鱼生长方程为:L杂=4417G04482(r=09604),史氏鲟幼鱼生长方程为:L史=59402G03757(r=09847)。  相似文献   

11.
人工诱导红螯螯虾同步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重50~72g的雌虾每尾滴加70μL1%的JHA-ZR515,15d后产卵率平均为425%,比对照组的325%高。采用去除单侧或双侧眼柄方法,其产卵率平均分别为32%和325%,同时亲虾易死亡。  相似文献   

12.
鲜饲料网箱养殖商品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水库渔业研究所在9只小体积网箱(2.4m^3)中利用大规格鳜鱼种(平均体重176g)进行活饵料鱼、死饵料鱼和饮料鱼块养殖商品鳜试验。经过120天饲养,用活鱼、死鱼和鱼块喂养的鳜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68g、428g和473g,饵料系数分别为4.0、4.9和4.4成活率均为100%。尽管用死鱼和鱼块喂养的鳜生长率比用活鱼喂养的低24%和16%,但饲料成本仅为用活鱼喂养的25%和23%,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网箱投喂配合饲料养草鱼种。6月3日投放平均全长5.6cm、体重2.2g的鱼种,翌年4月6日出箱,平均体重达103.7g,增重46倍,平均产量40.6kg/m^2饲料系数1.86。总成活率59.3%,其中草鱼出血病免疫组成活率平均74.9%,对照组30%。本文还分析了养殖效果和影响成活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黄鳝流水无土饲养与静水有土饲养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等进行比较,在同等条件下,经两个月的饲养,流水无土饲养黄鳝平均体重16.94g静水有土饲养黄鳝平均体重15.42g,前者比后者生长速度快7.18%,成活率最高4.33%。  相似文献   

15.
温室养殖稚龟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塑料大棚温室中养殖稚龟的饲养管理、饵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技术措施。投放稚龟3280只,均重421g,经3个月的饲养,成活2839只,成活率8655%,均重664g,日增重达069g。  相似文献   

16.
反季节养殖罗氏沼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敏亮 《水利渔业》1999,19(1):15-16
1997年9月至1998年4月池塘养殖罗氏沼虾,常规鱼池单产0141kg/m2,投入产出比1∶162;高产池塘单产0274kg/m2,投产比为1∶190,利润65万元/hm2。罗氏沼虾的中间培育成活率578%。  相似文献   

17.
邓志武 《水利渔业》1999,19(5):16-16
近年来,对甲鱼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1998年7月笔者指导帮助岩福甲鱼养殖场,把农业“滴灌技术”应用于甲鱼的人工养殖中,取得了该场建场以来甲鱼养殖最好效果。1998年7~9月所投3万只台湾稚鳖苗,1999年3月5日第2次分选统计,幼鳖为2-71万只,成活率90-3%,平均规格167g,400g以上2960只,占总数的10-9%,生长速度比1998年同期约快1个月,且水质易调控,病害少,基本上未见性早熟现象。1 甲鱼池的改造主要为池底结构的改造,目的是在冬季温棚内既保温,又能达到排出较…  相似文献   

18.
用放在海水池塘中的8个陆基围隔(50m×50m×18m),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不同密度海湾扇贝(Argopecteniradians)投饵混养的放养方式、生产力和极限放养量。对虾体长(285±016)cm,扇贝壳长(110±012)cm,放养密度分别为60尾/m2和0,15,45,75粒/m2,用投饵和施肥(鸡粪和化肥)饲养。结果表明,扇贝密度为0和15粒/m2时,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混养(扇贝15粒/m2)时对虾的出塘体长、体重和产量分别比单养高25%,38%和65%;当扇贝密度高于15粒/m2时,对虾的平均体长、体重和产量随扇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扇贝密度为15和75粒/m2时,其产量由470kg/hm2增至1236kg/hm2;当扇贝密度高时,去壳后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数从(4284±344)%降至(3788±426)%。扇贝的极限放养量为600~800kg/hm2,适宜放养密度为10~15粒/m2。  相似文献   

19.
北方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我们在马三家镇曹台村利用92hm2连片稻田进行革胡子鲶养殖。6月19日投放6cm~8cm革胡子鲶鱼种,9月份起捕。经过2个多月的饲养管理,92hm2稻田获革胡子鲶商品鱼25392kg,平均2760kg/hm2。其中最高产量达到了3067...  相似文献   

20.
鳜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精制饲料蛋白质梯度法,以鱼粉蛋白和酪蛋白为蛋白源,测定鳜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试验期平均水温21℃;试验鱼为平均尾重159±22g幼鳜;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梯度为0%—499%;养殖30天后采用直线回归和抛物线回归计算初步确定,鳜幼鱼配合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47%—458%。对饲料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利用率、饲料系数和投饲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