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带固相萃取功能的索氏提取装置,并采用该装置提取分析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紫苏中鉴定出75种挥发性组分,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各组分相对质量含量占总挥发性组分的95.64%,其中主要成分为紫苏酮(56.16%)、石竹烯(8.38%)、异脱氢紫苏酮(8.11%)、石竹烯氧化物(4.03%)等。具有香味的成分有45种,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8.66%。该装置于密闭环境进行加热萃取,集萃取、净化和浓缩为一体,中途不需要转移样品,大大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操作,有效缩短了样品前处理周期,为紫苏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提供了快速、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近年来沉积物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包括微波提取、加速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技术,并指出未来环境样品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吴艳霞 《现代农业科技》2014,(6):287-287,289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测定蔬菜中百菌清农药残留量。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固相萃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气相色谱仪(带ECD检测器)检测,百菌清的回收率在94.1%~102.2%,变异系数小于2.78%。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固体、液体和生物样品中抗生素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自动在线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以及免疫亲和色谱法等前处理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通过对目前提取和净化方法的比较,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PA、CAR/PDMS和DVB/CAR/PDMS 3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熟鲢鱼肉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3种萃取头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差别,确定适宜的萃取头,3种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PA提取熟鲢鱼肉链长为C14-C23高沸点的物质较多;CAR/PDMS提取链长为C2-C8低沸点的物质较多;DVB/CAR/PDMS提取链长为C2-C23的物质较多。采用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可以全面提取熟鲢鱼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超声萃取样品,MCI-GEL反相树脂在线固相萃取净化-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糖。烟草样品萃取液先通过MCI-GEL反相树脂在线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Carbo Pac PA1(4×250 mm,5"m)碳水化合物分离柱为固定相,0.2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分离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3.5%~103.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检测限均小于1.6 mg/L,与常规方法相比,改进的方法操作流程得到简化,效率大幅度提高,为基因编辑素材中糖的快速测定提供了高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鸡肝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样品经正己烷和乙腈提取、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选择离子模式(SIM)测定,该方法回收率在85%~110%之间,标准偏差(RSD)在2.0%~5.0%之间。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RSD变异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再造烟叶提取液中的中性挥发性成分.[方法]通过考察SPME萃取头类型、样品体积、萃取时间等因素,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联用的方法,对再造烟叶提取液中的中性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确定了HS-SPME的最优参数为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样品用量2 mL、萃取温度75℃、萃取时间40 min、解吸时间3 min.该方法相关线性关系良好、重现性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120%.[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可满足再造烟叶提取液中中性挥发性成分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超声萃取样品,MCI-GEL反相树脂在线固相萃取净化-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糖。烟草样品萃取液先通过MCI-GEL反相树脂在线固相萃取柱净化,然后Carbo Pac PA1(4×250 mm,5"m)碳水化合物分离柱为固定相,0.2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分离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3.5%103.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检测限均小于1.6 mg/L,与常规方法相比,改进的方法操作流程得到简化,效率大幅度提高,为基因编辑素材中糖的快速测定提供了高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分析预处理的新方法,该技术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溶剂、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文章介绍了固相微萃取的装置、原理、操作及萃取方法,着重论述了其工作条件选择,包括不同涂层的萃取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搅拌方法、萃取方式、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率的影响,此外文章还指出固相微萃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医药、环境、食品等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1.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分析预处理的新方法,该技术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简便、快速、经济安全、无溶剂、选择性好、且灵敏度高。文章介绍了固相微萃取的装置、原理、操作及萃取方法,着重论述了其工作条件选择,包括不同涂层的萃取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搅拌方法、萃取方式、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效率的影响,此外文章还指出固相微萃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医药、环境、食品等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烟草制品的香味,从茅台酒酒糟和茯砖茶中分别分离出一株产香酵母菌Z2和产香曲霉菌EC1,并采用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混以绿茶末等原料发酵,提取并添加发酵液至烟叶薄片后制成卷烟,送专家评吸,并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两菌株分别为酿酒...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匀浆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料液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方法]用匀浆法提取料浸样品,然后采用WatersOasis(HLB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Waters-XbridgeShieldRP18(3.9×150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0.2%磷酸和乙睛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苯甲酸和山梨酸在10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并采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结果]方法标准回收率为9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8%~3.2%,结果满意。[结论]该研究方法重现性好,回收率较高,检出限较低,可用于烟草料液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分析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方敦煌  宋春满  雷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99-15700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烟草中18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多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方法]烟草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有机氯类杀虫剂残留检测。[结果]在0.05~0.50μg/g浓度范围内,18种有机氯类杀虫剂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1.82%~101.50%,相对标准偏差为1.95%~4.56%(n=6),检测限均为0.01μg/g。[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适用于烟叶中有机氯类杀虫剂多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莲花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的生物碱类物质.方法 水溶法提取,部分粗提液用活性炭去除色素,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数据.结果 金莲花中含有四种生物碱组分,用甲醇作流动相在液相中的保留时间相差很小.结论 用活性炭去除色素会降低组分的含量.活性炭在吸附色素的同时吸附生物碱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不仅包括传统的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加速溶剂提取、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膜萃取、QuEChERS等新技术,旨在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PDMS、CAR/PDMS和DVB/CAR/PDMS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3种萃取头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差别,确定适宜的萃取头。3种萃取头的SPME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38种,其中PDMS检出15种、CAR/PDMS检出25种、DVB/CAR/PDMS检出37种。DVB/CAR/PDMS最适合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土壤样品中有机污染物提取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土壤样品提取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新型的有机污染物提取方法,重点介绍了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超声波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吹扫-捕集法、亚临界水萃取和流化床提取方法等8种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该类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朱志渊 《河南农业》2019,(25):29-29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趋势(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趋向集成化、快速化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以及现代质谱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同学科领域技术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量、检测速度与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快速溶剂提取(ASE)、凝胶渗透色谱(GPC)、固相萃取(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以及免疫亲和层析(IAC)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对农产品危害因子的提取分离,而这些前处理技术的多维融合、集成与自动化,使得对农产品中微量、痕量成分提取净化更加简化和快速。  相似文献   

20.
镰形棘豆化学成分预试及生物碱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生物碱系统提取法和薄层色谱技术对镰形棘豆地上部分全草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生物碱成分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镰形棘豆地上部分全草中含有生物碱、有机酸、皂甙、黄酮、香豆素、萜类和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以生物碱沉淀反应最明显;1.50 kg镰形棘豆经95%乙醇回流提取得总浸膏198.10 g,经酸化、碱化所得碱水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段萃取,得生物碱氯仿萃取部分0.72 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0.97 g,正丁醇萃取部分26.70 g,分别占总生物碱的2.54%、3.42%、94.04%,说明镰形棘豆生物碱主要集中在正丁醇萃取部分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各部分生物碱经薄层层析分析,发现镰形棘豆中生物碱的种类至少有24种,经与标准样品对照,证明镰形棘豆所含的生物碱主要以苦马豆素及其类似物等吲哚里西啶生物碱为主,同时也含有少量的黄华碱和臭豆碱等喹诺里西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