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中叙述了大田条件下鲜食大豆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轮作与耕整地、种子精选与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采收、保鲜冷藏等技术要求。技术以优质、抗倒鲜食大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了三垄栽培技术中的深松、分层侧深平衡施肥、中耕和化学除草新技术而形成的集良种、良法、良制、良田于一身的新型标准化种植技术,技术较传统鲜食大豆栽培技术增产明显。此外,阐述了庭院栽培条件下鲜食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庭院种植绿色鲜食大豆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营养元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大豆的营养特点、各种肥料元素的性质和作用.掌握科学的施用技术。大豆的施肥技术不仅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还影响肥料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科学施肥.既能节约投入成本.又能增加大豆单产,使大豆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增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
大豆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对种植大豆产生了很高的兴趣,但是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长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大豆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法应当是结合大豆的营养特点,当地的土壤条件,以及各地的耕作、轮作方式合理施肥,以其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南方主要的冬季轮作作物,发展油菜生产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油菜移栽种植转变为直播轻简种植,过去的施肥技术不再适合新的生产模式,油菜产业发展对施肥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油菜施肥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经过协同攻关,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冬油菜“氮磷钾硼镁全营养配合与前促后稳”的养分精准调控策略,建立了冬油菜前期“精准施肥壮苗保群体促丰产”和后期“依靠土壤养分稳供促高效保稳产”的养分调控方法,创新了“精准种类、精准配伍、精准用量、精准时期、精准位置”为核心的“五精准”油菜高效施肥技术,创制了油菜专用全营养配方肥、专用缓释肥和专用控释尿素等系列新肥料产品,优化建立了轻简高效施肥模式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支撑了油菜产业的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最后针对我国冬油菜生产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施肥技术角度提出了展望:加强南方短生育期油菜高效施肥技术、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配套施肥技术、应对气候多变的抗灾养分管理技术等研究,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高效专用肥料产品研发与施肥技术创新,重视养分高效油菜品种的选育与...  相似文献   

5.
徽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抓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豆和玉米作为徽县的重要粮食作物,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而且还能够节约耕地空间,对满足城乡居民口粮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选择、良种选配、模式选择、田间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等关键生产技术,正确指导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科学、规范、有序地落实该项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徐军 《上海农业科技》2004,(5):13-13,11
所谓土肥工作就是以土壤和肥料为载体,以作物为对象,研究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根据农业发展要求,为作物生长提供肥沃土壤、高效肥料及相关应用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土壤监测、平衡施肥、新肥料应用及新技术推广等。  相似文献   

7.
赵宝晶 《新农业》2001,(8):29-29
大豆的施肥技术不但直接影响增产效果,还直接影响肥料利用率及投入产出比。为使大豆增产,必须按照大豆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以及土壤肥力水平来确定施肥种类、数量、方法和施肥时期。  相似文献   

8.
营养元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大豆的营养特点、各种肥料元素的性质和作用,掌握科学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豆的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到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了解合理的大豆施肥技术、耕种技术和病虫草害控制技术对改善大豆单产和节约种植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改善北方地区的大豆种植经济效益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示范,主要是以轮作选正茬、秋整地和"垄三"栽培技术和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为前提,以精选优良品种、种子处理和测土配方"营养套餐"施肥为核心,以铲趟增温精心管理为基础,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保证,并坚持做到农机农艺有机结合的大豆生产模式。1选地选茬与落实面积嫩江县是大豆主产县,2014年落实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示范1500亩,分别落实在临江乡后马村种植合作社、海江镇新胜村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的施肥技术应根据大豆的需肥特性和根系的活动范围,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以及各地的耕作、轮作方式,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以下仅就基肥在大气生产中的作用作一下简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氮磷钾最佳配方下大豆的肥料利用率,特在聊城市莘县开展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平衡施肥)较不施肥、单施用氮磷肥、施入磷钾肥和氮钾肥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大豆对N、P2O5、K2O的利用率为N>P2O5>K2O,缺钾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间产量下降存在显著差异;缺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小,与常规施肥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除CK1外,不施用氮肥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小,除去肥料投入外每亩收益最高。因此,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氮肥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小,钾肥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适当增施钾肥能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亩产产量高、颗粒度饱满、适应能力强以及营养价值高等优势,深受百姓的喜爱,但就其种植技术来说,施肥是大豆生长的关键环节,不同的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案对大豆的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大豆施肥的方案做了具体的阐述,就施肥技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做了详细的论述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5年农业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结至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在绝大部分的农场以及农户中推广应用,据资料统计显示,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马铃薯领域的应用已经超过90%。因测土配方施肥具有节约种植成本,提高施肥效果,改善化肥生产结构,改良土壤等作用,深受广大种植用户的喜爱。因此进一步深化与推广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把更多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到马铃薯种植栽培上,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对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之一,长期未得到合理利用,大部分被焚烧掉,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豆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已经开发了许多利用大豆秸秆的技术,可以应用在较多领域,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述大豆秸秆的营养价值、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提高大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芸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15+2017
夏大豆简化栽培技术规程以选用中熟良种、宽行种植、高效施肥、足墒精量机播、病虫综防为主要栽培方式,以化控、化除和适时收获为配套措施,具有省工、简便、稳产、易推广等优点,适宜在淮北3 000 kg/hm2夏大豆种植区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就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实施"垄三"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单产和效益,真正实现大豆生产的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大豆为豆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为种植,但部分地区产量不高,这主要与施肥有关,农民一般很少施肥,没有科学施肥标准。实践证明,科学施肥,既能节约投入成本,又能增加大豆单产,使大豆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增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种衣剂拌种或大豆初花期叶面喷施的方法,可以提高大豆光合效率,增加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底肥、种肥、多次叶面肥结合的优质大豆立体全程高效施肥方式充分利用前茬残肥、本季施肥和中后期叶面施肥来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张启敬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98-98,136
通过对大豆需肥规律、大豆生产现状及淮北市耕地地力的分析,提出了淮北地区大豆的平衡施肥技术和相应施肥参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