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族海棠为北美海棠序列之一,是一个集观叶、花、果于一体的彩叶绿化新宠,在介绍王族海棠的物候期、形态特征以及观赏效果的基础上,为满足绿化中对大规格苗木的需要,从苹果砧木的选择、接穗准备、嫁接技术、改接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苹果树改接王族海棠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两种观赏海棠在呼市的引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分别于2010年、2012年引进垂丝海棠和王族海棠2个观赏海棠品种,北方大地绿化苗圃呼市基地于2010年引进王族海棠。通过3年对2种海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繁殖方式的研究,观察了2种海棠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表现情况,初步认为这2种海棠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易移栽、耐修剪、且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艳丽,基本适应呼和浩特市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王族’叶片RWC显著升高,REC和SPC显著降低,而‘红丽’的相应指标变化则相反。SDS-PAGE分析表明:ABA处理分别引起了干旱处理过程中‘王族’叶片14.8,18.0,46.2,50.9,78.1,145.2ku和‘红丽’叶片14.4,18.0,32.8,46.2,89.6,141.0ku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分别诱导‘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32.8ku脱水素的积累;ABA处理显著地的诱导2品种叶片干旱处理开始时脱水素的积累,并降低干旱处理7天后‘王族’叶片14.8,51.0ku和‘红丽’叶片14.4ku的积累。ABA能够诱导正常水分条件下观赏海棠叶片脱水素的表达,但当植株处于干旱胁迫时,ABA抑制其叶片中被诱导的脱水素的积累,并且此抑制作用与品种间抗旱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观赏海棠品种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观赏海棠适应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长生理机制,筛选观赏海棠抗旱性鉴定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盆栽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及复水条件下的13个观赏海棠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片失水量(WWL)、新梢增长率(SGR)、比叶重(SDW)、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和旱害指数(DI)的变化,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土壤干旱胁迫明显降低观赏海棠的RWC,WWL,SGR,Pn,Tr和Cs;提高DI,WUE和REC;对SDW,PRO和SPC的影响不一。供试观赏海棠品种抗旱性可分4类,比利时直立和王族为特抗型;比利时垂枝、凯尔斯和钻石为高抗型;当娜、高原之火、红花、绚丽和雪球为中抗型;红丽、红玉和印第安魔力为低抗型。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土壤干旱胁迫和复水的响应不同,其抗旱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条660 bp的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的全长eDNA序列,编码219个氨基酸,命名为McCHI.该基因DNA序列全长1180bp,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具有CHI基因的典型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对3类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绿色类叶片)、‘绚丽'(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高原之火'(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和‘王族'(常色叶类紫色叶片)幼叶和功能叶中的McCHI表达及其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CHI在4个品种的幼叶和功能叶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与花色苷积累随品种不同和叶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寒冷地区哈尔滨,通过对3种海棠植物生长状况适应性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王族海棠(Malus‘Royal-ty)’、钻石海棠(Malus‘Sparkler)’、山丁子(Malus baccata)等3种植物在寒冷地区的生长良好,尤其以当地树种山丁子为最优,王族海棠居中,钻石海棠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苹果属观赏海棠McDFR的克隆及不同叶色品种间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属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1个1247bp的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其基因编码区共1021bp,存在3个ORF,编码348个氨基酸,命名为McDFR。基因序列全长2396bp,有5个内含子,所有内含子的剪切位点均符合真核生物"GT-AG"规则。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4种不同叶色类型的观赏海棠品种‘火焰’(绿色类叶片)、‘绚丽’(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高原之火’(新叶有色类红色叶片)和‘王族’(常色类紫色叶片)幼叶和功能叶中的McDFR表达及其花色苷和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cDFR在4个品种的幼叶和功能叶中均有表达,McDFR表达量与花色苷积累有一定的相关性,McDFR在幼叶中表达量高于功能叶;在4个品种中,McDFR在‘高原之火’幼叶中表达量最大。幼叶中的类黄酮含量高于功能叶,McDFR表达量也大于功能叶。在功能叶中,除绿色叶品种‘火焰’外,类黄酮含量越高,McDFR的表达量越大,说明McDFR对苹果属观赏海棠叶片花色苷、类黄酮代谢途径及色泽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族海棠寒地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绿化彩化树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北方高寒地区园林绿化彩化树种,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农垦花卉园林研究中心对王族海棠进行引种驯化,科学栽培,试验表明:王族海棠在哈尔滨地区能够安全越冬,生物学性状表现正常;选择2年生实生山定子苗做砧木对王族海棠进行嫁接繁育试验,成活率可达97.6%,王族海棠繁殖容易,可观叶、观花、观果,是北方寒地城乡园林绿化彩化的优良彩叶树种。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观赏海棠引种栽培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重庆市观赏海棠栽植历史,对观赏海棠引种、栽培现状进行调查,列出重庆市目前已有的栽植观赏海棠种类。分析观赏海棠引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品种依然较少,造景单一,本地没有繁育苗圃等。提出进一步发展观赏海棠的建议,对重庆市观赏海棠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牡丹江第五引种4种北美海棠的5年引种试验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经过5年引种试验,在0.05显著性水平下,4个品种5年来的引种试验测量指标差异显著。4种海棠均能在试验地成活、生长。受低温冻害限制,白兰地海棠和道格海棠表现较好,最适宜牡丹江地区培育利用,火焰海棠、王族海棠冻害较严重,不是最好的培育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昕彦 《广东园林》2022,44(1):74-78
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始建于2010年,是辰山植物园最早、最重要的专类园之一,2015年作为核心展示区向专类花园发展的先导项目进行整体改造.为了探索植物专类花园景观营建中的关键要素,以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其景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园月季园景观特色突出,植物品种丰富,整体...  相似文献   

12.
主要对佛山市植物园规划的背景、目标、选址、思路、主要功能分区进行了分析。佛山植物园的主要功能区包括了山茶园、珍奇植物区、抗污染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南亚热带植物区、兰圃、温室植物区、生态修复区、科研行政管理区和游客服务区,将佛山植物园打造成为以山茶科为主要特色的精品植物园。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水曲柳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的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析表明,山丁子、长白忍冬、水曲柳、家榆、糖槭和接骨木生态位宽度值较大,上层林分主要树种水曲柳林下更新苗生态位宽度比其他植物种林下更新苗的生态位宽度较高,水曲柳更新程度较好。林下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低。说明不同种群间对资源的竞争相对不剧烈,可采取人工措施改善树种的配置,促进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14.
对武汉植物园引种成功的樟科植物进行了统计,结合植物园近年的樟科引种记录,对中国樟科植物在武汉植物园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科植物中,在原产地分布范围广、分布密度大的物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引种成功率高;在各属中,樟属、黄肉楠属和山胡椒属引种成功率最高,琼楠属引种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5.
福州植物园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植物园的前身福州树木园成立于1959年,是一个集科研、科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植物园。本文围绕新形势下福州植物园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深圳仙湖植物园爵床科植物种类与园林应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依据资料、实地调查观察与研究,总结了爵床科植物在深圳仙湖植物园中的植物种类和园林应用特点。研究表明,爵床科植物在仙湖植物园种类较多,大多观赏价值高,应用方式多样,可取得良好的美化绿化效果。此外.作者还对爵床科植物的园林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植物园典型群落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上海植物园植物群落的基础上,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33个典型群落进行美学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其美景度值为-1.38~1.37。得分值≥ 0的有16个群落,其建群树种几乎全为落叶阔叶树、且多为3层结构,得分较高的群落建群树种主要包括栾树、旱柳、乌桕、香樟、银杏、柿树、合欢等,下层以彩叶或观花树种如红花檵木、海棠、杜鹃、日本晚樱、八仙花等为主。影响群落景观美学特点的因素主要有树种组成、色彩、垂直结构、群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度、树木的健康状况及林冠线变化度等。植物园的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是构建城市绿地群落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南宁青秀山风景区荫生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荫生植物园共分为7个区,分别展示龙舌兰科、姜科、竹芋科、天南星科、苦苣苔科、秋海棠科、百合科的植物。根据风景区景观要素和荫生植物的自身特点,以展现荫生植物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为主,创建集观赏性、趣味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庐山植物园杜鹃花植物资源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调查和统计,庐山植物园科研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共分7个亚属、20个组(亚组)、300种,根据其在园林绿化应用上的不同,可将杜鹃花分为高山垫状灌木型;高山湿生灌木型;旱生灌木型;亚热带山地季雨林乔(灌)木型及附生灌木型4种类型。本文探讨这些杜鹃花在城市绿地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厦门植物园自1975年至今已引种保存泽米铁科6属25种和3个变种,约占世界泽米铁科植物种类的16%,丰富了我国的苏铁目植物资源。引种以种子、播种苗和栽培苗为材料,引种总成活率为68%。引种的泽米铁科植物大都适应于引种试验地的生长,适应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