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为计算机辅助配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品牌不同批次卷烟的烟气焦油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了卷烟烟气焦油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预测验证。[结果]ARMA(22,)模型的AIC、LF和FPE值在各模型中均最小,所以选择ARMA(2,2)为卷烟烟气焦油量的预测模型,即:(1-1.622 q-1+0.844 q-2)y(t)=(1-1.836 q-1+1.02 q-2)e(t)。根据对模型残差序列进行的白噪声检验判定,建立的ARMA(2,2)模型是显著有效模型,模型预测验证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达99.51%,平均相对误差为0.49%,属于一级(优等)模型。时间序列一般用于短期预测,不能用于长期预测。[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卷烟烟气焦油量的ARMA(2,2)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误差小,可以用于卷烟烟气焦油量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卷烟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方法]样品原始近红外光谱分别经过最小-最大归一化、一阶导数、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最小-最大归一化、二阶导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以马氏距离为基础的卷烟识别模型。[结果]小波变换模型有更好的样品识别能力,模型校正集样品的识别率为96.9%,检验集样品识别率为100%.分类可视化结果表明样品对本类型卷烟风格特征的表达最突出,国内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混合型卷烟的国内烤烟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进行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间接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方法。[方法]将NOx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吸收定量生成亚硝酸根(NO2-),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H2O2)反应,其产物与鲁米诺发生很强的化学发光反应,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仪根据化学发光强度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O。含量。[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Ox鲁米诺一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分析体系:H2O2浓度1.0×10^-3g/ml,硫酸浓度0.01mol/L,氢氧化钠浓度0.10mol/L溶液配制发光液,鲁米诺浓度为1.0×10^-3mol/L。方法的检出限为1.2×10^-5g/L,相对标准偏差〈3.00%。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型卷烟NOx含量普遍较混合型低,与烤烟型卷烟舍亚硝酸盐较低的规律比较吻合。[结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NOx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烤烟型卷烟感官质量与烟气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为烤烟型卷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75份烤烟型卷烟烟气烟碱量、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感官质量得分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烤烟型卷烟样品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气烟碱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39、12.39和0.96 mg/支,变异系数分别为19.35%、20.02%和21.72%;感官质量指标中杂气的变异系数最大(10.76%),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0%。卷烟5项感官质量指标均与烟气一氧化碳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烟气烟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杂气得分与焦油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通过通径分析,卷烟烟气烟碱量对各项感官质量指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较大。通过回归分析,感官质量指标与3种烟气化学成分均有极显著多重线性回归关系。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香气、谐调、刺激性和余味得分的灰色关联系数排序为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与杂气得分的灰色关联系数表现为烟气烟碱量>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卷烟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指标的3组典型变量均达显著水平。【结论】烤烟型卷烟烟气烟碱量对感官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焦油量与感官质量指标中的香气、谐调、刺激性和余味关联度较大。在烤烟型卷烟生产中,应协调好烟气主要化学成分与卷烟感官质量的关系,在“降焦减害”的同时,采取措施保持卷烟感官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以卷烟烟丝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特征为指标区分不同类型烟的有效分类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卷烟样品烟丝中的草酸、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及丁二酸含量,采用Matlab 6.5.1软件中的分步聚类法,以欧几里德(Euclidean)距离为测度对试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国外混合型卷烟的草酸(22.366~26.304mg/g)、柠檬酸(18.361~22.445mg/g)、丁二酸(0.554~0.592mg/g)含量明显高于国内烤烟型卷烟的含量;15个卷烟样品恰好可分为四大类:国内三、四类烤烟型卷烟(1#~5#)聚为一类,国内二类烤烟型卷烟(6#~8#)聚为一类,国内一类烤烟型卷烟(9#~12#)聚为一类,国外混合型卷烟(13#~15#)聚为一类.[结论]聚类分析可有效用于评估卷烟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差异与卷烟风格特征间的相关性,还可用于卷烟的质量抽检、真伪鉴别等.  相似文献   

6.
朱立军  唐士军  施丰成  戴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02-5603,5746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差异。[方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①国内卷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要明显低于国外卷烟。②国内烤烟型卷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要明显低于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国内混合型卷烟石油醚提取物要明显低于国外混合型和烤烟型,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③从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来看,四类卷烟要明显低于一、二、三类卷烟,一、二、三类卷烟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样品中石油醚含量明显低于国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卷烟烟气焦油释放量与B(a)P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种不同品牌卷烟烟气的焦油释放量和B(a)P含量,并测定3种品牌卷烟中各个不同规格卷烟的焦油释放量和B(a)P含量。[结果]卷烟烟气中焦油量为10.05-17.83 mg/支,烟气中B(a)P含量为6.32-13.34 ng/支。[结论]3种品牌中不同规格卷烟之间烟气焦油释放量与B(a)P含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11种不同品牌卷烟之间B(a)P含量随烟气焦油释放量变化而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势性,但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描述统计、相似优先比、指数和法等统计方法,研究2004—2018年275份烤烟型卷烟标准样品的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的数量特征及变化、每5年变化情况、不同年份的相似性,并对不同年份卷烟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卷烟烟支焦油量≤10 mg的样品占卷烟样品总量的18.54%,烟支一氧化碳量≤15 mg的样品占卷烟样品总量的89.09%,烟支烟碱量为>0.75~1.25 mg的卷烟样品占样品总量的77.09%;2011—2016年,任意年份的卷烟样品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与上1年或后1年样品烟气的优先比值相对较小,其相似性较大;2014—2018年烤烟型卷烟烟支焦油量均值、一氧化碳量均值和烟气烟碱量均值比2004—2008年卷烟样品的分别降低了21.82%、23.89%、16.09%;卷烟样品烟气2004—2008年卷烟样品的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适宜性指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王鹏  朱立军  尚军  吕祥敏  戴亚  施丰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44-8945,8950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国内卷烟中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卷烟,而总氮含量明显低于国外卷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最高,国外混合型最低,不同类型卷烟中的大小顺序为:国内烤烟型〉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外混合型卷烟;国内烤烟型卷烟中总氮、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低;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总植物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但国内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国内烤烟型中的1类烟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总氮含量最低;在不同价位卷烟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大小顺序为:1类〉2类〉3类〉4类。[结论]为研究国内外不同卷烟特点和烟叶原料在工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烤烟新品种烟叶的危害性指数,为卷烟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烟草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对38个新品种烟叶烟气常规化学成分(焦油、烟气水分和烟碱)和7项烟气成分(NH3、HCN、苯酚、巴豆醛、B[a]P、NNK和CO)进行分析及计算,得到其烟气危害性指数(H值)。【结果】29个新品种烟叶的烟气焦油量均小于11 mg/支,30个新品种的烟碱含量处于0.9~1.2 mg/支,符合卷烟工业的需求;33个样品的H值小于烟草行业卷烟产品的平均值(8.60),能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15个新品种烟叶样品的H值小于8.00,可用于开发低危害卷烟。【结论】大部分烤烟新品种烟叶的烟碱含量、烟气焦油量及H值均符合卷烟工业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烟丝含水率对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研究了部分贵烟牌号在不同平衡湿度条件下的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情况。[结果]卷烟烟丝含水率随平衡湿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卷烟的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含量变化不明显,卷烟抽吸口数、一氧化碳量呈现出相同的增加趋势,当烟丝水分条件一定,各烟气成分间并无显著的关联性;卷烟含水率升高,卷烟落锥数量明显减少,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卷烟落锥的影响要大于不同卷烟之间造成的影响,不同卷烟之间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卷烟在50%与60%水分条件下落锥个数无明显差异,其余含水率条件下卷烟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烟丝含水率及烟丝结构对卷烟落锥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茉莉花茶提取物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方法]评价卷烟的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烟相比,添加茉莉花茶提取物的卷烟在香气、刺激性、协调性、杂气和余味等感官指标上有较大改善;在重量、吸阻、圆周、园度和硬度等物理指标上无明显变化;在焦油、一氧化碳、烟碱、苯酚、苯并[a]芘和巴豆醛等化学指标上均有所降低。[结论]茉莉花茶提取物对降低卷烟气中有害成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卷烟纸中不同助燃剂含量及助燃剂中不同钾/钠比、卷烟纸定量及不同滤嘴通风率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特性的卷烟纸、接装纸和成型纸卷制卷烟,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卷烟纸中助燃剂含量、助燃剂中钾比例的升高、卷烟纸定量的降低及滤嘴通风率的增加,卷烟烟气中的焦油和CO释放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显著。[结论]通过调节卷烟纸中助燃剂类型及用量,设计不同的卷烟滤嘴通风率可实现调节卷烟烟气常规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吡咯烷酮羧酸钠对降低卷烟气中亚硝胺的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对添加吡略烷酮羧酸钠的卷烟的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烟相比,添加吡咯烷酮羧酸钠的卷烟在香气、刺激性、协调性、杂气和余味等感官指标上有较大的改善;在重量、吸阻、圆周、园度和硬度等物理指标上无明显变化;在焦油、一氧化碳、烟碱、N-亚硝胺等化学指标上均有所降低.[结论]吡咯烷酮羧酸钠对降低卷烟气中焦油、一氧化碳、烟碱、N-亚硝胺等有害成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子坤  张涛  江波  刘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57-5858
[目的]为了研究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为茶叶薄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方法]以茶叶和茶梗为原料制造烟用茶叶薄片,对造纸法茶叶薄片的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使用单宁酶和盐酸处理茶叶和茶梗会改善茶叶薄片的质量;茶叶薄片的结构强度与打浆有关;当卷烟中添加茶叶薄片比例为10%时,烟气焦油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对卷烟感官吸味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优化了烟用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6.
钟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12-16814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烟梗成丝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其在制作高档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进行压梗、切梗厚度参数调整试验,寻求烟梗成丝效果较好的工艺参数,把成丝效果最好的梗丝按不同的比例搀兑到某牌号一类烟中进行卷制,然后对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以及卷烟烟气的分析检测。[结果]烟梗的压梗厚度在0.8 mm,切梗厚度在0.10 mm时,烟梗成丝的效果较好;在高档烟中搀兑适当比例(≤15%)的丝状梗丝可提高卷烟香气的透发性,改善余味,降低卷烟的刺激性,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但是过高的比例(〉15%)对卷烟感官质量有不利的影响;烟支的焦油含量、烟气烟碱量、CO量会随着丝状梗丝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梗丝的利用价值以及提高梗丝在高档烟中的使用比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卢红兵  赵莉  孔波  车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48-12449,12454
[目的]分析烟草纸质滤棒和醋纤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并结合两者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嘴棒,以期达到卷烟产品降焦的目的。[方法]通过对成品卷烟样品、无醋纤卷烟样品和烟草纸质滤棒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的焦油含量的检测,分析出2种材料对焦油的过滤效率,同时根据过滤效率和目标焦油量,设计制备出烟草材料结合醋纤复合滤棒的卷烟样品,并对其主流烟气常规6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试验表明,烟草纸质滤棒对焦油的过滤效率要高于醋纤滤棒,两者的过滤效率分别为2.42%/mm和2.00%/mm,设计出的2种二元复合嘴棒卷烟样品单支焦油量,能够按照预期分别下降至11.02和10.07mg/支。[结论]研究设计出的二元复合滤棒卷烟样品,有效降低了烟支主流烟气中的焦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