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日本对虾的价格远高于同规格的中国对虾,故在北方地区兴起了养殖日本对虾的热潮,从而引发了对日本对虾苗种的大量需求。使许多过去进行中国对虾苗种生产的育苗单位改为进行日本对虾苗种的培育。本文就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在苗种繁育的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比较。(一)亲虾培育1亲虾来源:中国对虾的亲虾来源主要有经养殖虾越冬培育而成鹏称越冬虾以自然海区捕捞的亲虾;而日本对虾育苗所用亲虾全部来源于自然海区捕捞。2暂养水温:中国对虾亲虾暂养温度一般首先控制在14℃以下,这有利于亲虾的恢复.然后再逐步升温至18℃,促进性…  相似文献   

3.
从广西地区引进5月龄和7月龄的凡纳滨对虾10000对,从中选出健康无病的成虾作为后备亲虾8000对,放入工厂化车间培育4个月,探索亲虾在北方地区越冬培育技术和性腺发育过程,分析理化因子对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此外,总结提出凡纳滨对虾幼体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上海地处长江口,海水比重仅为1.001~1.008间。八十年代初开创了中国对虾低盐度养殖。随着养殖规模的发展,苗种自给的要求亦日趋迫切。但是,从低盐度环境中选留亲虾越冬,其交配效果、性腺成熟程度如何,以及在此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越冬管理技术等,均未见报道。为此,上海市奉贤对虾育苗场于1986年冬从本场养殖虾塘中自留亲虾,经室外暂养和室内越冬试验后,结果成活雌虾1184尾,成活率39.1%,并获育苗成功,经跟踪养成效果良好,实属低盐度地区自留亲虾越冬成功首例。本文就自留亲虾的室外暂养和室内越冬试验作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利用地热水进行罗氏沼虾亲虾土池越冬及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及各个环节的技术关键。研究期间共培育出性腺成熟亲虾26122尾;培育出淡化苗种6800万尾,育苗成活率331%,最高63%,单位水体最高出苗量68万尾/m3。  相似文献   

6.
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对虾的苗种生产是从海上捕获怀卵亲虾采卵来进行的,但包括斑节对虾在内的许多日本对虾类刚捕获来的亲虾尚未成熟或者卵巢发育尚未达到马上能产卵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在室内大型水槽(池)中使其成熟。而白对是(Penaeus Vannamei)的苗种生产并不依赖天然亲虾,而是用陆上水池将其稚是培育成亲虾,使其成熟后用于苗种生产。 要使人工培育的日本对虾类成熟,需要切除含有分泌抑制性腺激素的X器官和窦腺的眼柄,或者投喂分泌性腺刺激激素的胸部神经节或者投喂参与分泌性腺激素的脑提取液。但是只采取这些措施并不能使日本对虾类成熟、产卵,还需要在调节光周期、照  相似文献   

8.
光照对越冬亲虾成活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光照对人工越冬期亲虾成活和性腺发育影响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报道,暗光有利于亲虾越冬,并对卵巢发育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我们在1985年至1987年冬的对虾越冬实验中,发现光照对越冬虾成活率和卵巢发育并不起主要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获得较为准确的理论数据,我们于1988年1月1日至4月1日在本县北港对虾养殖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对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  相似文献   

10.
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协力攻关,将捕白海区性腺半成熟的长毛对虾,放在室内越冬池里催熟,培育出虾苗8千2百万尾。海捕长毛对虾亲虾暂养育苗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为保护和充分利用海区亲虾资源、扩大对虾育苗开拓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