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控制法量算面积的原理,对福建沿海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量算。文中叙述了控制法的原理,设计了面积量算的程序,并列举部分算例说明其应用。实际量算结果表明控制法是量算土地面积的一种较为严密的方法,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郑巧  于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588-3590
以江苏省农博园湿地松生态林区典型地段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布点,样地测设及调查.运用CAD绘图软件对调查总体求算面积,运用一元材积表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并探讨了不同形状样地调查数据的抽样估计精度.结果表明:利用CAD绘图软件绘图并求算面积的方法较传统手工绘图的方法简便,准确.不同形状样地的调查数据的估计精度非常接近,考虑到方形样地测设较简单,因此,建议在森林的系统抽样调查中选用方形样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图上量测林地面积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系统误差而其精度要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所得精度要低的结论.最后本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运用上述四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且该方法便于差分GPS(RTDGPS)作业.  相似文献   

4.
无测积手持型GPS面积测量及其精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SP24型手持GPS为例,探讨无测积功能GPS测定面积的方法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通用坐标转换程序,结合解析法求算面积的方法是解决无测积功能GPS测量面积的理想方法.在重复观测的条件下,手持GPS测量面积的相对误差可以达到2.0,基本满足林业生产中测量面积的精度要求.同时,结果还表明,利用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作为对照,进行GPS面积测量精度的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检验GPS测量面积精度的方法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参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说明及技术要求,详尽分析了一级导线的布设,尤其是根据国赛中关于附合导线坐标正算、坐标反算的推求计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一个工程算例,揭示了分值占70%的导线计算内容,特别是内角和平差、两个坐标增量、平差计算及导线相对误差K值的计算过程.最后结合参赛经验总结给出了心得体会及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地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解决林地面积测量计算的难题 ,作者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结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 ,得知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的精度因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而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的精度低 .最后 ,该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 ,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 ,与运用上述 4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 ,得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 ,且便于实时差分GPS(RTDGPS)作业 .  相似文献   

7.
精准农业中UTM投影及反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和MapObjects地图组件,实现了WGS-84地理坐标系到UTM投影坐标系的变换,可用于农业机械行走距离、地块面积等的量算。还使用VB编程实现了对UTM投影的反算,根据UTM投影坐标,反算出经纬度坐标。通过程序测试表明,其计算精度完全满足在精准农业应用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土地面积量算工作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取得土地数量资料的关键步骤 本文根据在对廊坊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提出利用新的方法对四边形宗地面积进行量算  相似文献   

9.
钟世彬  胡水平  闫喜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10-22012
介绍了MapGIS K9投影变换特点,重点阐述了坐标导入、坐标转换和动态投影在国土资源"一张图"中的应用实例。通过试验验证,MapGIS K9有利于提高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转换参数的求解精度直接影响坐标转换的精度,而转换参数的精度又取决于已知公共点坐标的精度。探讨了抗差估计原理在公共点坐标精度较低或误差过大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转换坐标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坐标转换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坐标法和几何要素解析法,利用钢尺实测数据和图解数据求算并分析宗地面积的精度,提出了对于近似矩形的宗地图形,用钢尺丈量其周边,加上从图上量取对角线长度,来提高面积求算精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满洲里市原有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籍图转化为1980西安坐标系地籍图的方法.重点研究宗地界址点的坐标转换途径,创立了对宗地界址点采用少量点解析转换,其余点采用图形转换的方法.该法用于坐标转换,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常用坐标系统换算的数学模型及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GPS在导航及测量应用中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换算关系,作者研究了各系统之间的几何关系,着重讨论了建立转换数学模型的有关问题及计算机通用程序编写的基本思路。文中附有几种常用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数,以给出一个坐标转换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在役管道惯性测量坐标数据的解算精度、高质量地推动管道数字化进程,基于惯性测量设备与里程计信息,结合平滑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针对小口径惯性测量单元的航位推算误差计算模型。通过状态方程、量测方程进行滤波递推解算,得到系统误差的最优估计值,并通过平滑滤波算法解算整周模糊度以保证数据精度。经过对管道惯性测量结果的验证,采用航位推算误差计算模型解算的管道中心线坐标与通过GNSS-RTK采集的中心线坐标数据相吻合,误差可以控制在米级。结果表明:基于惯性测量设备与里程计信息,结合平滑滤波算法,所建立的小口径惯性测量单元的航位推算误差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减小纯惯性导航误差随时间累积对测量结果精度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图3,参21)  相似文献   

15.
杨文森  陈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078-9080
把更新调查与三次调查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更新调查成果在二次调查(农村部分)中的坐标转换、地类转换、线状地物转换、新增地物补绘、零星地物转换、权属境界转换等内容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发展对空间数据的获取提出较高的要求,CORS系统作为城市空间数据获取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关注和应用.对CORS系统的单基站CORS与网络CORS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给出单基站CORS具有的优势.对适用于CORS系统的坐标转换模型进行讨论,用实测数据分析常用坐标系统转换方法是否适用于CORS系统.对于单基站CORS-RTK是否能够达到中小城市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在完成坐标转换的提前下,用实测数据给予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林分碳贮量测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构建了林分蓄积量与生物量的转换模型.首次提出了木材气干密度与全干密度的不同及对碳密度求算的影响,并给出了修正系数.由木材的化学物质构成比例和分子量导出了由林分生物量估算林分碳贮量的实用模型,从而实现了在林分尺度上由二类调查的小班每公顷蓄积量到小班碳贮量的转换.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地区的有林地平均碳密度1994年为85.06 t/hm2,2002年为88.13 t/hm2,将其间因抚育采伐损失的碳贮量158 785 t计入其中,则碳密度的增长量为1.10 t/ (hm2#8226;a).利用GIS对1994年和2002年的碳密度的分布进行了表示和叠加,结果显示碳密度增加的面积略大于减少的面积,森林抚育采伐和非法采伐是碳密度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旧坐标系统下线划图的利用,关键在于对原有线划图的坐标系统进行转换,通常选用的转换方法是在平面上进行.基于平面的线划图转换方法易于实现,但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分析得出当前线划图坐标系统转换方法具有不同区域的长度变形使得尺度比参数无法统一、不便于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线划图向国家坐标系进行转换这两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在椭球面上实...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面积的量算是地籍测量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图纸的变形、地表高程的变化、地表倾斜等因素的影响,面积量算往往出现误差,本文重点研究这几种影响的相应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大多数油气管道敷设于地下,难以全面系统地检测管道中心线的位置、管道位移甚至变形.为了准确获得埋地管道的中心线坐标,根据惯性导航系统的特性,将高精度惯性导航单元搭载至载体上对管道进行检测,在管道正常运行状态下,利用惯性测量单元结合地面高精度参考点GPS坐标及里程轮数据对管道位置进行定位及修正,精确描绘管道三维坐标与走向.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准确解算管道中心线坐标,可以为预防管道事故和进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对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