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果园生草的方法果园生草可分为全园生草和行间生草两种模式。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深、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可采用全园生草;土壤浅薄的果园可采用行间生草。1.1生草品种的选择果园生草要求矮秆或匍匐生长,适应性强,耐踩踏,耗水量小,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能引诱天敌,生育期短的草种。具体种类有:禾本科的早熟禾,结缕草、燕麦草等;豆科类的白三叶、紫花苜蓿、田菁等。1.2播种时期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份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1.3播种方法播种前翻地深20~25cm,整平,灌水补墒。条播时…  相似文献   

2.
我们本着如何对果树影响最小,效益又高又省力一的原则,把适宜果园间作的几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 (1)西瓜→花生→元葱或大蒜等 此种种植方式主要用于3年生以内的果园。在整好地施足基肥,打好保护带的前提下.3月中下旬播种西瓜(需盖膜扣棚),留出树盘,顺果树行播种,也可播种在保护带以外,将来瓜秧单向爬行或相向爬行或背向爬行。一般 3m× 4m株行距的果园播种 2行西瓜,2m ×3m的播种1行.5月上中旬瓜秧约长至50~70cm左右时,插空点种花生。7月中下旬酉瓜全部净地后,锄草松土浇水施肥,促使花生猛长。9月下旬刨花生后,立即进行果园深翻扩穴施基肥…  相似文献   

3.
1)浇水。果园生草后应实行行间灌溉,即播种前在果树行间挖1条幅宽0.5~1m、深20cm的灌溉沟,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滴灌或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2)施肥。生草果园应撒施肥料。苗期以氮肥为主,成坪后以磷钾肥为主。特别是在春夏季节,草的生长量大,应增加氮磷钾的用量。3)草的管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春季播种的草进入雨季后注意灭除杂草。对密度较大的狗尾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可用10.8%盖草能乳油或5%禾草杀星乳油500~7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生草成坪后,可抑制杂草生长,一般无需再进行人工除草。春季应控制草的长势,适时刈割以缓解与果树争…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的好处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自然生成或人工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秆覆盖地面,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是发展节水农业、自给式解决肥源、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较深的果园,可全园生草;而土层较浅、瘠薄的果园,则宜采取行间或株间生草。一般在果树3年生后不能间作其他作物时进行生草。高密果园(667 m2栽树90株以上)不宜生草而  相似文献   

5.
果园种植白三叶草和黑麦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果园环境条件 ,提高产量和果品质量。其种植和管理技术如下。适宜播种季节为春、秋两季 ,春季播种在 3月下旬至 4月份进行 ,秋季播种在 8月中旬至 9月中旬进行 ,秋播有利于白三叶草成坪 ,因此 ,秋播比春播好。果园行间播种 ,白三叶草与黑麦草种子按 1∶ 2混播 ,可撒播也可条播 ,条播行距 2 0 cm,播种深度 0 .5~ 1.5cm,每 6 6 7m2 用种子 0 .5~ 0 .75kg。苗期要加强管理 ,及时拔除杂草 ,适时浇水施肥 ,当草高 30 cm时 ,开始刈割 ,一般年割 2~ 3次 ,割下的草放在树盘上 ,留茬不低于 10 cm。…  相似文献   

6.
<正>果园生草法就是除果树树盘以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豆科等草种的土地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技术是一项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果实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近年来,浙南地区大力推广果园种草技术,在果园实行全园或行间种植优良的牧草,如三叶草、黑麦草、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以酥梨园为试验田进行了梨园生草试验,研究了生草对土壤养分及酥梨果品质量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试验园设在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酥梨园。果园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主栽品种为酥梨,株行距4m×6m,树龄12年生。试验处理设行间播种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以清耕作对照,每处理面积667m~2。生草处理行间种草,行内清耕,生草区在生长季节刈割2~3次,把刈割的草压于树冠下作有机肥。清耕区试  相似文献   

8.
白三叶草侧根、须根发达 ,根系有根瘤菌 ,果园种植白三叶草能增加土壤养分 ,改善果园环境 ,提高果实品质。白三叶草耐荫性强 ,适宜在果园种植 ,其种植技术如下。   (1)播种时间 白三叶草最佳播种季节为秋季和春季 ,秋季播种一般从 8月中旬开始 ,至 9月中下旬 ,秋季土壤墒情好 ,杂草生长弱 ,有利于白三叶草生长成坪。春季播种在 3月中下旬进行 ,当气温稳定在 15℃以上时即可播种。   (2 )种植方式 白三叶草可散播 ,也可条播 ,条播行距为 15cm,播种深度一般为 0 .5~ 1.5cm,每6 6 7m2 用种量 0 .5~ 0 .75kg,为了节省种子 ,也可与黑麦草…  相似文献   

9.
王鹏  叶军 《浙江柑橘》2013,30(1):24-28
果园生草栽培也称作"果园生草覆盖制",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园生态规律,在果园采用宽行距的栽培条件下,行间或全园种植有益草本植物的一种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普遍被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等采用作为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管理技术.研究和实践证明,果园生草栽培是保证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这种土壤管理制度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包括如下:可以稳定和可靠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保墒能力,减少果园水土流失和粉尘含量;增加果园植物物种多样性,抑制竞争性或恶性杂草的丛生;促进生成更加发达和高效的果树根系;提高植物害虫的天敌种群和数量,降低植物病虫的危害;便于果园机械操作和环境美化,降低果园投入和维护成本等.因此,果园生草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果树生态培育模式[2].  相似文献   

10.
马磊 《山西果树》2012,(5):52-53
庄浪县苹果园,大多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较重,不利于苹果生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果园有机肥不足、地面蒸发量大、养分留失多、土壤管理费工等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县对大多苹果园的土壤地面管理改传统的清耕制为非清耕制,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草。除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这种土壤管理方法叫生草法,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果园采用。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翻,可覆盖土壤,减少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果园采用生草法管理,一年内可割草4~6次,每次667m2施氮肥5~,并酌情灌水,可解决与果树争水、争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自然生草技术,即是在果园行间、株间自然生草,对植株高大、根系粗壮、消耗肥水能力强的恶性杂草进行控制,通过刈割覆盖调节果园生草量,连续几年后筛选出适合果园自然生草的优势草种[1].果园自然生草能够使果园风速减小、湿度增加,在高温季节具有降温作用,低温季节具有升温效应,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小气候条件,还可以改善果园...  相似文献   

12.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园行间生草分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果园生草后每隔4~5年应旋耕一次,将行间烂草翻耕到土壤下层,重新长草。这样既丰富土壤有机质,又防止草皮退化。根据果园规划,提倡在果树苗木定植的前1年实施行间生草。1人工生草与自然生草1.1人工生草优良草种有黑麦草、高羊茅、梯牧草(猫尾草)、早熟禾、毛叶苕子(长毛野豌豆)、紫花苜蓿、鼠茅草等。提倡有选择地混合栽植,如黑麦草与高羊茅混种,或豆科与禾本科混  相似文献   

13.
<正>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生草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利用,以达到生产果品优质、丰产、稳产及安全的目的的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与间作、种绿肥、秸秆覆盖不同。生草是指种植多年生草,使果树行间、株间常年有植物活体覆盖,果园土壤充分得到利用,但产品并不收获。  相似文献   

14.
<正>黑麦草为多年生草种,须根发达,入土不深,分蘖很多,适宜作为果园生草的草种。1)种植要点。1根据所需播种面积购买草种,以免浪费。2清理果园杂草。利用旋耕机将行间犁一遍,确保土壤平整疏松。注意根据行间距选择适宜宽度的犁。3春季或秋季,根据天气情况,最好选择为期1周的降雨期播种。播种量2 kg/亩,与沙土拌匀后撒播,保证出苗均匀。4播种后人工耙地覆盖,深度1~1.5 cm为宜。一般情况2~3天即可出苗,1周后可对少苗无苗区补种。  相似文献   

15.
以自然生草——破碗花、多花黑麦草、三叶草三种野生草本植物材料为试材,开展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效应与技术研究,为今后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三种试验草种做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80株树,每隔4行树做1个处理,2行树品种为隔离树,行间种草,其宽度为2.5米,行内清耕覆盖,宽度为1米,定期开展刈割,在这三年期间,要将草的高度人工控制于40厘米以下,每年的10月下旬,在树干一米处深翻一次,行间均属于多年生草,不深翻、不重新播种,对照处理及时中耕除草,每一处要做到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无灌水条件。通过测定发现果园三叶草模式经过验证对旱塬地区来说,属于最优生草首选,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提升渭北旱塬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维持土壤水分,从而使得旱塬果园实现良性循环。果园种植三叶草模式具备较为良好的生草效应,具有显著开发前景,可以在渭北旱塬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海山  谭鑫  蔡海燕 《河北果树》2012,(1):32-32,35
<正>1土壤管理1.1果园生草、覆草1.1.1果园生草在果树行间与株间,种植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由于生草层的覆盖,能够增强果树抗旱、抗涝和抗高温能力,保护土壤,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可大量节省除草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17.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郑金城,王淑媛(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兴城125100)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草法在国外迅速发展。1948年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通常在定植后第3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朝鲜也大力发展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我国对果园生草法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开展起来。但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至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低,坡度果园还形成程度不等的土壤浸蚀。在这种制度下,要施用较多量的氮肥,才能维持产量和树势。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果实色泽减退,糖分下降,味道变淡,质量显著变差。我国不少果园都在行间种过绿肥,这种做法有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强树势的作用。但是,由于一年生绿肥每年都进行播种和翻压等作业,耗费较多的财力和人力,因而,虽经一再号召与推广,始终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苹果栽培正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矮砧树根系均较浅,对灾害性天气抵抗力较差。而行间生草果园,因果树根系与大气之间有  相似文献   

18.
苹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园株行间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的一个标志,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果园已经采用果树生草栽培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部将其纳入绿色水果生产必备技术之一,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本文对现代苹果园生草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从生草的主要作用、适宜生草的果园类型、生草方式方法、适宜生草种类、生草种植管理,以及苹果园生草后的技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概述,以供水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白三叶草播种 以春秋播种最佳。春季可在3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秋季墒情好,杂草生长势弱,有利于白三叶草生长成坪,因此较春播更适宜。播前宜将果树行间杂草及杂物清除,翻后整平,覆土1~2cm,一般把种子撒于地表后以钉齿耙耙过即可,每667m^2播种0.4~0.6kg,,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补充少量氮肥,及时清除杂草,成坪后补充磷钾肥,长期干旱时适当浇水。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澳大利亚果园普遍采用生草覆盖和节水滴灌据《河北果树》(2005年4期)报道,澳大利亚春夏季干燥,降雨偏少,地下水资源短缺,在果园普遍采用生草覆盖和节水滴灌技术。果园行间实行生草栽培,树盘下用碎木屑覆盖1m2,覆盖厚度10cm。这对土壤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免生杂草及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等都有显著作用。木屑来源于修剪的枝干,粉碎后投于树下,不足时外购。在果园普遍生草的基础上,采用滴灌和微喷节水灌溉技术,多是定时定量控制系统。输水管按树的行列固定在距地面45cm的树干上,按树的大小每株设滴头或微喷1~2个。水大多利用地表截留的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