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棉花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采集标准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棉花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采集标准,以期更清楚地研究棉花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花苞长、花苞宽、萼片长和萼片宽4种不同的参数来标准化陆地棉新陆早13号开花前不同天数棉花胚珠的特征。[结果]只有花苞长随花期的临近逐渐增长,而其他参数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选择花苞长为检测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标准。统计分析表明,确定以1.0~1.2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5d的胚珠,以1.3~1.5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3d的胚珠,以1.7cm以上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1d的胚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后期试验中开花前胚珠样品的采集提供参考数据,也为更精确检测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陆地棉品种纤维发育形态学变化,比较棉纤维发育重要阶段的形态学差异.[方法]以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新陆中38号以及15-1242为材料,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在开花前1 d至开花后1 d的胚珠、发育21和28 d的纤维以及成熟纤维.[结果]随着开花时间的增加,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数量或伸长数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金柑胚珠与胚囊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当花蕾长0.25~0.3 cm 时,在胎座上形成胚珠原基.花蕾为0.55~0.6 cm 时,胚珠原基已发育成为倒生胚珠.胚珠为厚珠心,具2层珠被,胚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以后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线形排列,近合点端的1个发育成胚囊,其余3个细胞退化.开花前先天发育成单核胚囊,开花后第1 d 进行第1次有丝分裂,开花5~6 d 多数胚囊发育成熟.开花后7~8 d 普遍出现幼胚.在开花后第2 d 即二核胚囊时,珠心内有多个大型活跃细胞,以后发育成无性胚.  相似文献   

4.
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生长特性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个非洲菊品种胚珠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相应母本杂合二倍体植株为对照,研究了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生长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单倍体的繁殖系数、开花植株最大叶片长、花序直径、炼苗至开花所需时间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非洲菊繁殖系数大小在苗期和移栽期均与倍性大小无关,与杂合二倍体相比,单倍体株型较小;鲜重增加速度相对较慢;炼苗至开花所需天数相对较长,单倍体需261.3~354.8 d,而杂合二倍体只需要117.0~132.5 d。  相似文献   

5.
海岛棉GbCO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海岛棉GbCO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海岛棉中克隆CONSTANS(CO)的同源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基因的组织表达.[结果]从新海14号花后9d的纤维中克隆得到了一个棉花CO蛋白基因,命名为GbCO.GbCO cDNA的ORF为1 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GbCO和GhCO的相似性只有78.2;,棉花CO蛋白同蓖麻RcCO、苹果MaCO等亲缘关系较为接近.qRT-PCR结果表明,GbCO基因在棉花的根、茎、叶、花瓣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并且CbCO在棉花胚珠及纤维发育的起始和伸长阶段都有表达,在开花前1d和开花后5d的胚珠中表达量很高.GbCO基因的表达受到光周期的调节,在夜间表达量高于白天.[结论]GbCO基因可能在陆地棉的开花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个切花菊品种的光周期与花期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切花菊的光周期和花期调控。[方法]比较了广州地区常见的21个切花菊品种(11个小菊品种和10个大菊品种)光周期反应。[结果]根据短日照至开花的周数(即光周期敏感性),切花小菊品种可分为6~10周菊;大菊品种可分为9~12周菊类。为达到切花菊的标准株高,推算不同品种秋冬季长日照灯控处理的天数在14~66 d不等。[结论]为广州地区切花菊的花期调控和延迟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份间断夜处理对甘蔗开花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夜处理持续天数对延迟早花亲本开花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断夜处理持续天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间断夜152、6 d处理的的甘蔗开花高峰期均比上一年相同处理的推迟10 d左右;一些品系各处理下的终花期和开花持续期均随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但在抽穗率降低程度和延迟开花天数方面,各参试品系2007年对断夜天数的不同反应与2006年表现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目前甘蔗种质创新和杂交花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陆地棉北农-1号(BN-1)和光籽突变种(MXZ-142)为材料,超薄切片透射电镜(TEM)连续观察开花前2天至开花后后2天的胚珠表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从解剖学上观察研究胚珠表皮细胞的分化发育。开花前后 BN-1胚珠表皮纤维原始细胞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开花前,表皮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含量较不丰富,没有细胞突起。开花当天纤维原始细胞突起,细胞核增大,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增多,部分胞间连丝消失。亮、暗两类细胞均可突起成纤维细胞,暗细胞是液泡内酚类物质弥散至胞质所致。MXZ-142胚珠表皮细胞变化相应较小,与BN-1未突起的细胞相似,胞间连丝未见消失,没有表皮毛细胞的分化突起。本文还讨论了棉花胚珠表皮纤维细胞的分化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照处理对晚花波斯菊开花及观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天光照时间设81、01、2 h 3个水平,光照天数设7、142、1 d 3个水平,自然光照处理为对照,研究光照处理对晚花波斯菊观赏性的影响。[结果]波斯菊的观赏性以株高50 cm左右,分枝适中,株冠均匀丰满,植株开花数较多,花朵大为好。光照处理能显著影响晚花波斯菊的开花时间和观赏性状。光照天数和每天光照时间之间存在互作。光照时间处理中,以10 h光照处理植株开花最早,单株开花数最多。随着光照处理天数的增加,从播种到现蕾、开花的时间逐渐缩短。光照天数处理中,以每天处理10 h,处理21 d最好。[结论]处理14 d,每天10 h光照时,晚花型波斯菊的观赏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了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6号未受精胚珠(0 DPA)和受精胚珠(2 DPA)在离体条件下棉纤维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利用胚珠离体培养技术分别不继代培养未受精胚珠和受精胚珠30 d,通过纤维长度测量和生长图像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对二者体外培养12 DPA和27 DPA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 DPA时,未受精胚珠纤维长度为0.8 cm,纤维团面积为0.28 cm2,分别为受精胚珠的67;和54;;27 DPA时,未受精胚珠纤维长度为1.7 cm,纤维团面积为0.85 cm2,分别为受精胚珠的81;和77;.[结论]发现受精胚珠在不同时期的纤维发育情况均明显好于未受精胚珠,受精胚珠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更适合用于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滴灌条件下不同产量棉花氮磷钾积累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静波  黄玉萍  何江勇  杨国江  樊庆鲁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74-13776,13785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产量棉花科学施肥氮、磷、钾配比、施用时间及施用量。[方法]利用Logistic方程,分析不同产量棉株各个生育期的氮、磷、钾的积累量。[结果]高产和中产棉株对氮磷钾最大积累量和积累最高速率远大于低产棉株。滴灌棉株出苗后40~95d左右是氮积累的旺盛期,出苗后51~110d左右是磷积累的旺盛期,出苗后47~90d左右是钾积累的旺盛期。[结论]保证棉株苗蕾至花铃前期吸收足量的氮,满足棉株花铃期到吐絮期对磷的高强度需求,并保持棉株生育后期对钾仍有旺盛的吸收能力,是形成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红芙蓉山茶和七星红山茶的促成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复合激素涂抹剥离外部鳞片的2种山茶花蕾,统计始花时间、始花温度、平均花茎、整株花期、花蕾大小,观察花鲜艳程度、花开放程度、阴冷天花开放程度。[结果]结果表明,GA 800 mg/L+Spd 70 mg/L处理七星红山茶的效果较好,BA 150 mg/L+NAA 60 mg/L次之;GA 500 mg/L+BA 120 mg/L处理红芙蓉山茶的效果较好,GA800 mg/L+NAA 80 mg/L对红芙蓉山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外施复合激素可以使红芙蓉山茶和七星红山茶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南疆膜下滴灌陆地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氮肥对南疆膜下滴灌陆地棉干物质的积累动态与分配规律的影响,为南疆陆地棉膜下滴灌高产棉田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棉所49号为材料,在田间通过不同施纯氮量(0、150、300、450、600和750 kg/hm2)试验,对不同生育时期公顷干物质的积累及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并建立施纯氮量与籽棉产量的回归方程.[结果]全生育期根、茎枝、叶片的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蕾花铃在结铃期呈极显著负相关.茎枝的分配比例与施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蕾花铃呈负相关;叶片的分配比例在开花期之前与施氮量呈负相关,开花期之后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纯氮300~450 kg/hm2,可提高干物质积累速率,延长其快速积累持续期,调节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增加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提高棉花产量.施纯氮量与籽棉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4 171.870+12.881 X-0.015X2,当施纯氮量X=427.832 kg/hm2,得到籽棉理论最高产量为Y=6 937.17 kg/hm2.  相似文献   

14.
赵太宇  张存岭  陈若礼  刘超  张东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65-16566,16617
[目的]研究淮北4个小麦新品种主茎干物质积累动态。[方法]4个小麦新品种分别为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结果]烟农19、豫农202、济麦22和淮P2-7小麦主茎和籽粒干物质积累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主茎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越冬始期前13 d和终花后5 d左右,转折点位于拔节前4 d和终花后11 d,籽粒质量日增最大值点位于终花后13 d左右;穗粒质量曲线转折点为终花后9和18 d,千粒重曲线转折点为终花后7和20 d。[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淮北地区冬小麦干物质增长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娟  任雅君  罗丽  陈雪梅  胡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22+17825-17822,17825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KH2PO4对短毛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 var.neofiliforme)开花的影响,寻求有利于其开花的最佳KH2PO4喷施浓度。[方法]以盆栽短毛金线草为试验材料,从现蕾起每隔5 d连续6次喷施不同浓度的KH2PO4对短毛金线草进行催花试验,观测短毛金线草的始花期以及开花延续时间、花序数量和花序长度等生物学性状。[结果]喷施3.00%KH2PO4对短毛金线草开花效果最好,花序数量最多,盛花期花序数量平均达到38.95枝/株;花序长度最长,达到39.25 mm;连续开花时间最长,达到114 d,比未喷施的对照延长了42 d。[结论]喷施3.00%KH2PO4对短毛金线草的开花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短毛金线草叶面喷施KH2PO4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麦后直播短季棉地膜覆盖效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传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52-6253
[目的]探索短季棉麦后直播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方法]以中棉所50为试材,通过覆膜与不覆膜对照2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地温、叶面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后,土温显著增。地膜覆盖45 d,5、101、5 cm各土层增加积温分别为123.74、105.75和87.5℃;土壤水分含量也有提高。与对照相比,地膜覆盖后麦后直播的短季棉苗期、蕾期的叶面积增长速度快,现蕾期早4 d,开花期早6 d,吐絮期早8~10 d,株高高3.1 cm,单株叶片多2.2个,果枝增加1.3个,蕾增加2.7个,霜前花率提高11.15%,比对照增产33.2%。[结论]短季棉麦后直播地膜覆盖可以明显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量、霜前花,显著提高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苯丙烷代谢途径中间产物松柏醛、芥子醛对离体培养的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外源松柏醛(CA)和芥子醛(SA),对离体培养的陆地棉(新陆早36号)胚珠进行饲喂培养,对培养5~25 d棉纤维的伸长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利用乙酰溴法检测培养27 d时纤维中木质素含量.[结果](1)饲喂一定浓度(100、200 μmol/L)的CA和SA对棉纤维的伸长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最大者为200 μmol/L SA,其纤维长度抑制率达10.56; (P <0.01),纤维团面积抑制率达14.5; (P <0.01).(2)CA和SA对纤维伸长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10~ 15 d,该段时间内各处理组纤维伸长生长率比同时段对照减少最高为3.6;(200μmol/L SAP <0.01),最低为1.3;(100 μmol/L CA,P<0.01).(3)培养27 d时,SA 200 μmol/L处理组纤维木质素含量为6.75;,比对照高1.27;,CA 200 μmol/L处理组纤维木质素含量为6.24;比对照高0.76;.[结论]100和200μmoL/L的芥子醛、松柏醛抑制棉纤维的伸长生长,并增加纤维中苯丙烷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