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系绵羊分布范围广泛,品种资源丰富,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群,但藏系绵羊群体结构不清。为分析藏系绵羊SNP位点及群体结构,实验利用Illumina Ovine SNP 600K商业化芯片对西藏阿旺绵羊、岗巴绵羊、多玛绵羊和霍尔巴绵羊等150只藏系绵羊进行了SNP基因分型,并通过PCA和NJ-tree等方法分析了藏系绵羊群体结构。SNP质控结果表明,共有147个个体符合质控条件,共获得456 418个SNP位点。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西藏地区的岗巴绵羊、多玛绵羊和霍尔巴绵羊分别聚为一类,而其他地区的藏系绵羊混乱聚集在一起。本实验研究结果为今后西藏当地绵羊遗传资源的鉴定和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绵羊瘫痪的致病的原因,选用5只临床上明显瘫痪的绵羊作为实验组,5只健康绵羊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瘫痪和健康绵羊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瘫痪绵羊血清Ca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绵羊(P<0.01),P含量显著低于健康绵羊(0.010.05).说明血清中的Ca、P及Mn含量的变化与绵羊瘫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绵羊繁殖率和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绵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手段提高绵羊繁殖率.通过应用繁殖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绵羊发情,提高绵羊的繁殖成功率等,从而更好地实现绵羊高效生产.本文就绵羊繁殖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绵羊繁殖率的措施,旨在为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绵羊痘是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有绵羊均可感染,病死率较高,会对羊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此,文章从绵羊痘的症状入手,论述如何诊断绵羊痘,结合绵羊养殖实践,总结绵羊痘的治疗方案,尽早控制绵羊痘病情发展,避免绵羊痘传染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5.
海晏县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MO)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青海省海晏县的110份绵羊血清,进行了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检测。结果:从110份绵羊血清中检出抗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的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25.45%;表明海晏县的绵羊群中存在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从分子水平对云南5个地方绵羊品种(腾冲绵羊(TC)、昭通绵羊(ZS)、迪庆绵羊(DQ)、宁蒗黑绵羊(NL)、乌骨绵羊(WG))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对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群体间、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各品种内杂合度较低,在0.2894~0.3349之间,说明各群体内遗传变异较小;PIC值均大于0.5,呈现高度多态,说明5个绵羊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个绵羊品种之间的基因流分析结果发现,除与乌骨绵羊之间的基因交流较小外,其他4个绵羊品种之间的基因交流都较大。应用UPGMA法进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乌骨绵羊同其余品种亲缘关系较远,最近的是迪庆绵羊和宁蒗黑绵羊。  相似文献   

7.
蓝舌病属于我国一类动物传染病,对绵羊危害最大,严重制约绵羊健康和养殖的持续发展.绵羊蓝舌病可导致绵羊黏膜溃烂、跛行、流产,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绵羊蓝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讨论绵羊蓝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为绵羊蓝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7只兰坪乌骨绵羊、4只本地绵羊(非乌骨绵羊)和2羽乌骨鸡组织器官黑色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乌骨绵羊黑色素与乌骨鸡黑色素的IR光谱基本一致,黑色物质主要是真黑色素;乌骨绵羊各组织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高于本地绵羊;黑色素在乌骨绵羊组织器官中的沉积表现出明显的时(年龄)空(组织器官)差异,即随着年龄的增加,组织器官中的黑色素含量也随之增加;各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含量高低顺序为肝脏>气管、心脏、肾脏>脾脏、肺>舌、肌肉、皮肤>骨骼,与乌骨鸡的沉积模式有所不同;乌骨绵羊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含量与绵羊的毛色有关,黑毛绵羊组织器官黑色素含量高于花毛绵羊。  相似文献   

9.
绵羊肺腺瘤(OPA)是由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引起的一种可感染绵羊和山羊肺脏的肿瘤性疾病,近几年国内陆续有绵羊感染的报道,给国内的齐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山东某肉羊养殖场的发病羊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通过外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xJSRV)套式RT-PCR检测方法,确诊发病绵羊为绵羊肺腺瘤病毒...  相似文献   

10.
羊奶产品的热销为奶绵羊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绵羊奶的营养价值高于山羊奶和牛奶,发展奶绵羊产业可为我国消费者提供高端乳制品,也可促进绵羊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历史上没有专门的乳用绵羊品种,近几年,国内多家企业陆续从国外引进奶绵羊活体或胚胎,开展纯种扩繁与新品种培育。介绍国内奶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对奶绵羊产业的发展路径、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绵羊奶相关产品的开发进行了讨论,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绵羊无论存栏数还是产肉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各地方品种众多,与世界优良肉用绵羊相比普遍体重较小、生长慢。2001年以来我国引进了著名肉用绵羊—杜泊绵羊,各地相继开展了杜泊绵羊对本地绵羊的杂交改良,都取得了显著效果,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及产肉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为加速我国肉用绵羊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高寒牧区绵羊布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疫病,主要是破坏绵羊的生殖系统和运动系统,虽然绵羊的死亡率很低,但对绵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很大。基于此,本文从布病的特征、发病表现与危害入手,讨论诊断措施,指出高寒牧区绵羊布病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促进当地绵羊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农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贯彻落实《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加快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藏中地区日喀则市、山南市绝大部分县、昌都市部分县可适当增加绵羊饲养量,力争全区2020年年末绵羊存栏达到800万只。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绵羊适龄母畜比重,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出栏率,提高羊肉产量,加强绵羊(岗巴绵羊、霍巴绵羊、彭波半细毛羊、阿旺绵羊、多玛绵羊等)本品种选育和推广普及,提高个体生产性能,提高羊肉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在四川发现的两个绵羊群体,即布拖黑绵羊、贾洛藏绵羊,是否为新的遗传资源,试验采用分析绵羊mt DNA D-Loop区多态性的方法,分析6个绵羊群体的序列、单倍型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布拖黑绵羊中未发现长度为1 106 bp的D-Loop片段,且布拖黑绵羊mt DNA D-Loop区长度类型比较少,说明布拖黑绵羊D-Loop长度变异少;在贾洛藏绵羊中发现了3个长度为1 256 bp的D-Loop,说明1 256 bp可能为贾洛类群所独有。在布拖黑绵羊内,只有11种单倍型,为单倍型最少的群体,说明布拖黑绵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为贫乏,需要对其种质资源进行合理保护;贾洛藏绵羊遗传多样性丰富,从遗传多样性角度揭示了培育贾洛藏绵羊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绵羊养殖是一项收益很高的养殖项目,近年来绵羊养殖业迅猛发展,其饲养技术和常见病预防是绵羊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做好绵羊的饲养及常见病的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绵羊的养殖技术1.1提高绵羊的繁殖率绵羊的繁殖能力是比较弱的,养殖户需采用人工诱导或其他方式才可让绵羊繁殖。  相似文献   

16.
正玛格绵羊主要分布在定曲河沿岸,最早取名为定曲绵羊。该绵羊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挖掘出来的地方原始绵羊类群。2017年扶贫攻坚工作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玛格山周围乡镇开展,得荣县整合资金对玛格山周围乡镇的绵羊进行选育,并将定曲绵羊更名为玛格绵羊。  相似文献   

17.
绵羊多胎性的遗传机制及其育种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多胎性直接影响到绵羊业的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从绵羊繁殖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品种差异,以及一些已经发现并证明的影响绵羊繁殖力的主效基因,并从常规育种措施和标记辅助选择两方面对提高绵羊繁殖力的育种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患有牛白血病(BL)黑白花奶牛的全血腹腔接种绵羊,可使之感染发病。发病绵羊的病料经腹腔或静脉连续在绵羊体内传11代次,各代次绵羊都能形成肿瘤;共有14/29绵羊发生肿瘤,发瘤率为48%,其中有8/29绵羊出现临床症状,占24.6%。BL 病毒(BLV)经腹腔、静脉、皮下和皮内分别接种绵羊均可引起绵羊感染发病。所有接种的 BLV 绵羊均能产生 BLV 抗体。  相似文献   

19.
短花针茅草原五个载畜率水平绵羊活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采用5个不同载畜率水平进行的绵羊放牧试验结果表明,绵羊活重均以10月份为最大,中等载畜率有利于绵羊生产;随着载畜率增大,单位面积的绵羊增重逐渐增加,单个绵羊的增重逐渐减少,两者的交点为绵羊生产的适宜载畜率,即每半年 2.2只羊/hm2.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究特定杂交模式下产生全黑被毛绵羊TYR、MC1R及Agouti基因互作调控毛色的机制。随机选取黑色和白色被毛绵羊各4只,采集皮肤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测定MC1R、Agouti及TYR基因mRNA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C1R、Agouti及TYR基因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均有表达,其中TYR基因mRNA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皮肤(P<0.01),MC1R基因mRNA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高于白色绵羊皮肤,但差异不显著,Agouti基因mRNA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白色绵羊皮肤(P<0.05)。综上,该杂交模式下产生的黑色绵羊可能是由于Agouti基因表达量低而使α-MSH诱导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上调了TYR基因表达量,导致真黑素含量上升,出现黑色毛色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