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贵州省遵义市茶苗繁育现状出发,探讨了遵义市茶树覆草扦插育苗技术,包括圃地建立、扦插及苗圃管理等方面。并从土地利用率、投入及苗木成活率等方面对大棚育苗模式与覆草育苗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茶树育苗基本采用秋季短穗扦插技术,育苗周期长,一般为14~18个月,占用土地时间长,成本较高。春插在2~3月份进行,春插优点是苗圃充分利用,春季多雨,管理省工,是比较经济的茶树扦插模式。但是,由于春插茶苗需要70~90天才能发根,苗也不健壮。本研究对容器育苗及生长调节剂对茶苗地上部、地下部形态建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探明春插过程中容器育苗及激素对茶苗形态建成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还为今后在大田育苗上利用营养、化学凋控等手段来促进扦插后初期的快速生长,缩短育苗时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对北方茶树扦插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茶树扦插苗扦插时间、扦插基质、激素处理的研究发现,在北方早秋扦插成活率达80.78%,高于晚秋季6个百分点;心土扦插圃比沙质圃的成活率高20%,心土扦插处理的茶苗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高于沙质圃扦插处理,激素处理过的茶树扦插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插穗扦插茶苗质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传忠 《茶叶通讯》2006,33(3):19-21
通过对短穗和茶枝梢头扦插的试验研究,得出茶枝梢头扦插优于短穗扦插,梢头扦插又以三叶梢效果最好的结论。继而又对采叶留穗茶园以及以苗繁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茶枝梢头扦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1):31-31
采用以苗育苗方法进行茶树良种繁育.可充分利用苗圃资源.加快茶苗繁育速度并降低扦插成本。若其成活率与使用母本园的插穗扦插相当.则能大大提高茶苗出圃量,可解决优质茶树良种母穗不足的矛盾。2002年9月至2004年4月.笔者在浙江省苍南县五凤乡半山茶场进行以苗育苗扦插试验,就插穗新鲜度和叶位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提高以苗育苗短穗扦插的繁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立体增温漂浮育苗与常规漂浮育苗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增温措施对烤烟出苗率和烟苗素质及育苗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温大棚中加热育苗池的出苗率、成苗率、根冠比、根系体积分别比未加热育苗池的高0.50%~2.50%、1.00%~3.50%、0.01~0.02、4.60~9.30 m L,其中上层加热育苗池的出苗率、成苗率、根冠比、根系体积比下层分别高2.00%、2.50%、0.01、4.70 m L。增温大棚育苗烟苗的成苗期早于非增温大棚;但增温育苗成本提高了1.24元/盘。增温育苗提高了烟苗素质,促进了烟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以苗育苗     
以苗育苗刘金根,黄学法(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东至·247282)秋季,在上年扦插的一足龄乌牛早苗圃内,对茶苗在离地面3cm处进行修剪,并把修剪下来的枝条剪成短穗进行扦插,同时把母本国的乌牛早穗条也剪成短穗进行扦插,比较二者的扦插成活率及茶苗...  相似文献   

8.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阳 《茶叶通讯》2004,(3):10-13
本文对茶树短穗扦插育苗全过程中,从母本的培育到苗圃的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茶苗的成本构成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按常规做法,扦插后适当遮荫(通常用竹帘覆盖),勤浇水,便可保证成活。但在海拔800m以上茶区,本法育苗的成活率和出圃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秋冬季容易遭受干旱和冰冻灾害。为了探索高山茶区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和出圃率的途径,加快无性育种推广步伐,鹤峰县国营走马茶场采用覆膜免浇育苗技术,经过多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1 覆膜免浇育苗的原理及优点1.1 原理本法育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塑料薄膜密封覆盖,改变茶苗生长的气候环境,使苗圃内的水分产生局部环流,始终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同时阻隔寒冷空…  相似文献   

10.
澳洲坚果扦插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亚所苗圃对6个澳洲坚果品种和在西双版纳苗圃对9个澳洲坚果品种插穗,分别以WGD-1和IBA、ABT—1号、IAA等生长调节剂处理,进行扦插繁殖比较试验。结果表明:WGD—1、IBA、ABT-1号和IAA的合理使用均有显著促进澳洲坚果插穗生根的作用。WGD-18000mg/L处理的插穗成苗率显著高于8000mg/L IBA及ABT-1号、IAA处理:IBA 8000mg/L处理成苗率显著高于IAA;但IBA与ABT—1号之间,ABT—1号与IAA之间,差异不显著。经2个苗圃3a以上应用WGD—1配方生产扦插苗,成苗率达82.34%;品种344在版纳苗圃成苗率显著高于660、741,而344、246、O.C、788、800、H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788、294扦插苗根系少,扦插难度较大:在常规条件下,我国植区的澳洲坚果扦插繁育期最宜在冬季,以长20~25cm皮色灰白木栓化枝作插穗为佳,带叶扦插,插后40~45 d所有插穗均有愈伤组织形成,生根高峰期在插后115~150 d之间,但品种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