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企业工作后,每个员工都希望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作为企业,同样也希望所雇佣的员工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并且做得出色。要实现这一目的,公司的管理者就应该把握好工作中执行力与创新的关系,指导员工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管理者都知道员工的需求是分层次的 ,但如果说员工已经在追求高层次需求了 ,可为什么他们依然斤斤计较于奖金增幅 ?如果说他们依然停留在低层次需求 ,可为什么更多的奖金却依然无法使他们充满激情 ?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加拿大统计局对该国养猪场的雇主和雇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养猪场的员工与其它行业的员工一样,希望得到同样的东西——尊敬,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上司的肯定和赞扬,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家禽育种公司一直追求的整齐度是希望用以提高生产性能,而现在整齐度已成为加工企业最大利益的决定性因素.大多数客户如快餐企业、餐饮服务行业以及零售商们对鸡肉产品的要求日益严格,因此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如果家禽尺寸不符合要求就意味着无法获利.如果他们一旦接受了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家禽产品,就需要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将这些产品运送到另外的工厂进行修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80后"知识型员工逐步发展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推动企业创新的源动力,其工作幸福感的提升将有利于企业团队的稳定和管理水平及企业效益的提高。当前,"80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幸福感普遍不高,主要缘于其自我实现、薪酬福利、工作目标等独特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质欠佳。因此,提升其工作幸福感的策略在于企业和他们自身的共同努力:企业要提供合理、公平的薪酬以及满足其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他们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定位,并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生产环节、设备保养、产品质量、销售回款、客户投诉、绩效考核等方面,只要遇到问题,管理者一律向上反映,这样的现象,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这是典型的管理者没有责任心和担当力的表现。只有倒闭的企业才没有问题,只要企业还存在,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企业的问题,有的是员工的问题,有的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我们现在常见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约翰·科特则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对企业文化做了一个更好的诠释:“所谓‘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一个企业中各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实践。”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有的强调技术革新、有的强调企业成员之间的和睦融洽、有的强调辛劳勤奋、还有的强调待人热忱等等。优秀…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殖技术》2008,(9):33-34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同时,我们还听过另外一句话:“现金为王。”这两句话分别在强调利润和现金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的利润是正的,我们说它是赚钱的;而如果一家企业的现金流丰富,我们会说它是有钱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既是既是赚钱的又是有钱的,但是现实中却常会有赚钱的却没有钱的企业。那么在“赚钱”和“有钱”之间,到底谁更重要?对企业来说,究竟是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现金为王”呢? 笔者认为:“有钱”重要还是“赚钱”重要,要看行业特点。竞争激烈的行业风险也大,现金流比利润重要,竞争不激烈的行业则反之。  相似文献   

9.
邹勇 《广东饲料》2001,10(4):16-18
有的饲料企业往往重视企业的发展速度,忽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在企业发展初期,速度压倒一切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就退居次要地位。对饲料企业而言,解决好资金和技术问题,是经营好企业的现在;而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则是经营好企业的未来,是关系到饲料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下面就饲料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常见误区逐一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饲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误区一:一味强调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绝大部分的饲料企业在招募员工时,都要加上应聘者具有 …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接到很多企业老板和经销商咨询,为什么自己的企业和公司老是留不住优秀的销售人员呢?我经常问他们同一个问题"优秀的销售人员工为什么不留在您的公司呢?"。他们的问答高度的一直,无非就是两个标准答案"他们为了更好的机会或者他们为了更多的报酬。"如果作为老板您也这样认为的话未免有些简单和肤浅了吧。  相似文献   

11.
周咏 《饲料广角》2005,(9):39-40
中小饲料企业在发展中一般都面临着销售增长对资金需求增加、而资金需求增加又难以顺利满足的矛盾。如果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要么只能放弃增长,导致丧失发展机会,最后被市场淘汰,要么就是不顾现实地一味追求增长,导致企业资金断流,最后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关闭破产。这两  相似文献   

12.
招聘难、流失率高是不少企业头痛的问题,特别是时于实力不强、羽翼未丰的创业企业。创业企业能支付给员工的薪资水平有限,相对来说对应聘者的吸引力较低。而好不容易招到合适的人了,来了没多久就又走了.不仅让之前付出的招聘成本付之流水,而且对其他员工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员工入职后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是员工的不稳定期。企业对新员工有考察,新员工同样对新公司有考察,如果他们觉得这个企业的文化或是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就很可能会选择离开;或是有骑驴找马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王中 《北方牧业》2009,(22):11-11
<正>现在,大部分兽药企业都处于困惑之中,觉得企业经营很吃力。如果他们打算把兽药经营当作事业去做,就马上需要去思考;否则,在未来,他们会更加痛苦。2010年,将只有少数兽药企业会找到感觉,步伐愈发得轻松,而大多数企业会比2009年更痛苦。  相似文献   

14.
正销售导向的企业,不仅仅想征服他们的顾客,他们的征服,其实都是从征服员工开始的!这样赤裸裸的征服口号,随处可见:"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销售人员!""不换脑筋就换人!"这样的征服逻辑,被奉为真理:"让产品永远畅销的方法就是保持产  相似文献   

15.
<正>岁末年初,人才市场终于迎来了最火爆的季节,跳槽大军异常活跃。有的员工为年终奖节后跳槽,在此季节,正是各个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时刻,然后按照业绩兑现,然后跳槽,这似乎也成了企业一些员工的年底"三部曲";有的员工则因为年底其他企业提供了大量有吸引力的机会而跳槽;还有的员工则因为本企业岗位调整而跳槽。人才跳槽,有害有利,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保全企业关键人才才是应该直面的问题。下面几招,也许对年底关键人才的跳槽管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流失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定的损失 ,特别是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财富 ,如果此类人才大量流失 ,其损失是难以弥补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在离职的人员中超过50 %的人员发展情况并没有原来好 ,这可能出乎他们的预料 ,究其深层原因 ,是离职员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员工心理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这对我们全面认识离职的真正原因 ,防止人才流失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离职原因见表1。1员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1忽视专业能力培养 ,希望寻找工作捷径许多员工 ,特别是刚刚进入饲料企业不久的员工 ,对于工作有着不切实的…  相似文献   

17.
俞矜慎 《中国饲料》2023,1(4):104-107
在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制造企业如果不能解决企业内部资金问题,这样的企业终将被经济市场所淘汰。饲料企业同样面临着资金管理问题,饲料企业只有采取有效的资金管理方案才能帮助饲料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才能为企业创造参加国际贸易的机会,才会帮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饲料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为加强饲料企业资金管理提出了部分建议和措施,希望可以为饲料企业提高资金管理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薪酬政策对员工招聘工作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员工在没有进到企业之前,对企业的概况、企业文化等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企业的薪酬体系、薪酬政策是应聘者首先能够直接了解到并决定是否进入到企业的首选因素。薪酬体系、薪酬水平以及与劳动报酬有关的政策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总体收入水平,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社会地位的认可;另一方面,员工的工资报酬又是企业的重要成本项目,企业也对其给予特别的重视。因此,如何设计薪酬体系,如何制定薪酬政策对员工招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信任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对于任何组织的正常运行来说都不可或缺。在企业衰退时期,组织内的不信任感会加剧。因此,了解如何建立和保持信任,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是哪些因素促成了组织内的信任或不信任?组织内不同层级的员工之间是否有可能建立信任?根据一项全球实证研究以及作为企业教练的实践经验,提出并验证了一个有关企业内部信任机制的理论模型。他们认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是一个基于重复行为的循环过程。当管理者的行为值得信赖时,员工就会更加  相似文献   

20.
邹广彬 《北方牧业》2012,(18):14-15
<正>随着我国的生猪产业向工厂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深入,加上资本市场大量的资金聚焦生猪产业,规模养猪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猪场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何经营管理好规模养猪企业,需要我们从业的管理者(猪场场长)去潜心学习、探讨与实践,笔者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1正确理解猪场的管理规模养猪企业的管理者(场长),首先要明确"管"什么和"理"什么?"管"主要是指管事,"理"主要指理人。理人,就是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感受,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真正关心每位员工的感受,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把他们的心气理顺了,才能让所有的员工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管事则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