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探索我国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国内外近几年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认为,土壤与机具是改良退化天然草地的两大重要因素。国内外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松土、施肥、补播等技术,改良机械有所不同;与国外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相比,我国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有一定限制,改良机具规格与作业范围有限,专用改良机具研究较少,退化草地土壤与作业机具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我国天然草地机械化改良技术研究的方向是:以退化天然草地土壤为基础元素,进行退化草地土壤与改良机具作用关系研究;针对不同牧草品种与不同作业地形,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良机具;进行天然草地打孔透气机械研究;探索性研究草地液态肥施肥机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南州天然草场的退化现状及退化成因分析,论述了草地在生态环境建设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并阐明了草地改良复壮建设与保护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天然退化草地改良复壮建设与保护应解决超载过牧、建立半人工草地、农牧优势互补措施,建议抢抓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切实提高畜牧业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1草原改良意义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地0.573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0.48亿hm2,占全国可利用面积的20%,居第三位。目前退化草场面积已占可利用面积的30%以上,严重退化面积达466.7万hm2,牧草产量普遍下降35.3%左右,可食牧草产量下降33.25%。全区载畜量平均下降26.3%,仅春秋草场载畜量就下降38.3%,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草地下降程度不同。一般每年死亡牲畜200万头,过冬渡春期间存活牲畜掉瞟损失则大于死亡损失的四倍或更多,严重的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全区在牧草生产和天然草地改良上开展机械化补播,在机具和培育种子方面…  相似文献   

4.
9ST—460型草地振动式间隔松土机改进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原9ST—460型草地振动式间隔松土机在草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对机具的传动系统、激振部件以及松土部件进行改进设计,并进行了草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机具运行平稳可靠、草地作业效果好,能够满足退化草场改良的需要。作业后草地的土壤容积密度降低、含水率增加,作业后的草地3年内平均每公顷年增收155元。  相似文献   

5.
由于气候干旱加之超载过牧使得草地退化严重,不仅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威胁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因此,治理退化草地以及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迫在眉睫.然而光靠环境自身的修复能力,不但耗时较长,而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通过人工干预措施加速退化草地的恢复.通过在希拉穆仁草原的灌溉实验,对测试的实验地内进行植被调查、土壤肥力化验和土壤种子库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可以提高建群种高度、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0~5 cm细粒物质增加,0~20 cm N、P和有机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土壤种子库得到改善.灌溉对退化草地的恢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提水微灌修复退化草地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太阳能提水小管出流系统灌溉修复退化草地技术的试验和监测,研究技术实施过程中的草地植被、土壤的动态变化,提高整治植被生态环境技术水平,为促进我国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退化草地复合体力学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采用机械手段有效打破高坚实度退化草地板结性土层形成的土壤-根系复合体结构,对退化草地形成的复合体结构基本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退化草地复合体的紧实程度、容重、含水率、孔隙度和含根量分布,对退化草地形成的复合体的物理性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复合体原状试样进行剪切、无侧限压缩和回弹模量试验,对复合体的抗剪、无侧限抗压和回弹等基本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容重、含水率和含根量对上述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退化草地形成的复合体具有加剧土壤紧实程度、聚集根系向浅层分布等特征;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因根系的存在与无根系分布的土层相比有很大变化;复合体容重、含水率和含根量均对其力学特性产生了影响,且各因素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根系的存在可增强复合体结构的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但对于回弹模量的影响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巩乃斯草原严重退化,从根本上削弱了农业生产的生态基础,严重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针对这一地区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引进了松土补播技术与机具,进行了大面积的草原改良建设。本文通过生产运用,总结了9SB-2.4型草原松土补播机的主要性能特点及先进性、改良效果及经济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牧草业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产业。草地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资料,必将在发展高效益畜牧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草原畜牧业生产中采用草原建设机具与技术,草地畜牧业必将获得更高的效益。本文阐述了新疆研究、推广应用草原改良机具现状、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天然草地机械化补播改良技术及配套机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伊犁州,开展了有关机械化补播方法、机具和培育种子方面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机械化补播已成为新源、特克斯、昭苏等县更新天然草地的一种主要手段,补播面积逐渐扩大。经过机械化补播改良后的草地产草量和牧草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昭苏县农机推广站在补播前先进行化学除草,利用除草剂2.4-D,除去蒿属植物及狼毒草等劣等草层,再播种一些优良牧草,从而改良了大面积低产牧场,改良后的牧场,优良牧草的产量平均提高4~5倍;特克斯县农机部门利用松土施肥补播机对退化草场进行松土追肥和补播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地过度开垦致使土地沙漠化、干旱等自然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提出了基于保护性耕作的深松技术。以深松技术代替铧式犁翻耕,是利用深松机具的部件在土壤不被翻转条件下疏松土壤、打破坚硬犁底层、加深耕作土层,以此来调节土壤3相(固、液、气态)比,改善土壤内部结构,降低土壤被侵蚀度,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达到高产、少耕、环保的目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主要介绍了基于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旨在为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机械的制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花雨亭  许紫良  程利 《农业工程》2021,11(11):20-22
长期以来,对黑土地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和传统高强度的土壤耕作,使得黑土地逐渐变硬变薄,出现了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迫在眉睫,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土地上的应用效果和推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实施情况和成功经验,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阐述了保护性耕作在农作物增产增收、黑土地养护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为促进保护性耕作在吉林省更好地推广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战略性保护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2020年我国正式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为更好地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实施,介绍行动计划的提出背景,系统梳理行动计划的实施模式、技术路径及成效,分析推进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六个抓好"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土区坡耕地几种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北黑土区作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其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早已备受关注。【目的】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强度,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方法】在10°坡径流小区上,对比分析了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坡耕地坡面产流、土壤侵蚀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竹节垄Ⅱ与横坡耕作相比,产流起始时间延长38 min,单次降雨径流量减少57.1%,产沙量减少51.9%;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89%、11.48%、16.54%、21.75%。【结论】在相同降雨条件下,横坡耕作、竹节垄Ⅰ、竹节垄Ⅱ较顺坡耕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流减沙作用,竹节垄Ⅱ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舵轮式破茬免耕玉米播种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保护性耕作可以起到节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环境等效果,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点.其中,免耕播种作为保护性耕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配套机具免耕播种机的研究成为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舵轮式破茬免耕玉米播种机,采用...  相似文献   

16.
北方旱作农业区耕作体系关键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构成北方旱作区蓄水保墒耕作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地表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核心,以联合作业为手段,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总结出了6项新技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根茬粉碎并部分覆埋复合作业的秸秆根茬联合处理技术;在同一刀辊与刀盘上完成旋耕、碎茬两种作业的旋耕碎茬通用技术;只在种床部分进行少量耕作(或只开沟)的条带少(免)耕精密播种技术;垄上覆膜沟内播种的起垄膜侧沟播技术;利用仿生学设计土壤耕作部件的机械仿生减阻技术;无秸秆种床进行免耕播种的免耕播种秸秆防堵技术.同时给出了耕作体系构成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通过中国知网,以“免耕或保护性耕作并且土壤风蚀”为主题,检索至2020年底公开发表的中文期刊论文,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田间试验均来自北方干旱半干旱农田,研究方法以集沙仪野外测量为主;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对土壤风蚀方面的研究占比较少,产量效应一直是保护性耕作的研究重点;综合相关研究分析,保护性耕作平均可减少农田土壤风蚀量71.2%;保护性耕作减少农田土壤风蚀具有普遍性,少量研究认为保护性耕作不能减少农田土壤风蚀量。  相似文献   

18.
四子王旗草地修复试验区不同修复模式的抗风蚀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区的荒漠化草地,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及相关配套设备对20%盖度退化草地、40%盖度带状柠条修复草地和60%盖度冰草修复草地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它们的近地表风沙运动规律,探索柠条带状配置修复和冰草喷播修复草地土壤抗风蚀的作用机理和防护效果,从而为农牧交错区荒漠化草地的风蚀防治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草地的粗糙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修复草地、冰草修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其中,柠条修复草地的粗糙度平均值为2.46 cm,分别是冰草修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平均粗糙度的1.95和2.76倍;随着距地表高度的降低,3种草地风速均呈现减小趋势,当风洞中心风速为9 m/s时,柠条修复草地、冰草修复草地和退化草地地表在8 cm处的风速较之64 cm处的风速分别降低82.23%、66.67%和61.11%。冰草修复草地与退化草地的输沙率曲线都是随高度增加呈指数函数形式单调递减,冰草修复草地的曲线衰减更快,而柠条修复草地的输沙率最小,其输沙率在距地表约柠条带顶部的30 cm处出现极大值,在柠条带顶部以上的输沙率才会按指数规律递减。因此,带状配置柠条修复草地对风沙流的阻碍和改变作用差异显著,在低覆盖度下仍达到较好的抗风蚀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多为深松部件在前、旋耕部件在后的组合结构,较少考虑各工作部件作业时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基于深松部件、旋耕部件作业之间的交互作用,设计一种用于深耕的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通过旋耕、深松、镇压多工序实现表层土壤细碎、秸秆埋覆,深层土壤疏松目的。整机以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阻力为设计目标,运用离散元仿真与正交试验、有限元仿真结合进行整机参数优化。离散元仿真结果表明:机具作业速度v_m为1.8 km/h、刀轴转速n为350 r/min、旋耕刀类型X为IIT195弯刀时,机具作业壅土量为5 283个土壤颗粒,植被覆盖率为98.37%,此时综合作业质量较优;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深松铲设计强度满足作业要求。以较优参数组合为基础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旋耕深度、深松深度、地表平整度、土壤膨松度分别为182.8 mm、388.4 mm、18.3 mm、17.22%;旋耕深度稳定性、深松深度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均在90%以上,完全满足深层土壤整地需求;与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相比,反旋深松联合作业耕整机在不影响作业效果前提下,提高了耕深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同时使牵引阻力降低了16.21%,作业稳定性、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纪树岩 《农业工程》2021,11(5):25-28
传统高强度的土壤耕作使黑土地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理化性状与生态功能降低,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辽宁省义县开展了3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试验示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照田相比,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