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耐高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优点,自2000年引进舟山市后,目前已成为舟山市最主要的养殖对虾品种,而如今病害已成为制约舟山市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本文根据2011年舟山市南美白对虾病害调查的实地走访和收集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了舟山市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情况与危害,并初步探讨了其发生原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养殖南美白对虾已有4年时间,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病害也日益增多,已严重制约了这项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将唐山市发现的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 ,抗病力强 ,是当前我国普遍养殖的虾类之一。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也受到白斑症病毒病、桃拉病毒病等疾病的困扰和危害。从这几年的养殖实践看 ,南美白对虾在低盐度环境中养殖的成功率较高 ,而在纯海水中养殖的成功率却较低。舟山市 2 0 0 2年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约 1万余亩 ,而盈利的却不到 1 0 %。原因主要是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模式陈旧落后 ,养殖方法仍然沿用东方对虾养殖的旧观念 ,从而导致病毒病等病害普遍发生。 2 0 0 2年舟山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院监测点的一个养殖场 ,通过采取综合的病害预防措施和生态管理技术 ,使 1 0 0…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养殖现状及发病情况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南美白对虾,在浙江省养殖面积已接近30万亩,根据我们对2002-2003年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及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目前制约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健康种苗的淡化驯养、养殖水质的调控及病害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选择三门、上虞及海盐三个县(市)的调查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1999年初引入我镇进行池塘养殖.目前已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我镇目前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就我镇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主要技术关键,编写如下养殖技术规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小玲 《齐鲁渔业》2014,(10):23-24
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要养殖虾类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范围广、适合集约化养殖等优点,在我国池塘养殖业中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半咸水、纯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单一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备受病害的困扰,虾苗品质退化、抗病能力降低、发病情况越来越严重等,给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养殖户增收。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种并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养殖,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虾蟹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伴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厂化养殖、大棚养殖、循环水设备养殖等高效养殖.但是病害的发生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以病毒病最为严重,主要是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病.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国内的养殖情况表明: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病害相对较少,养殖成功率高于海水养殖,适合在内陆淡水池塘推广.本文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在碳酸盐钠型池塘养殖中,水质调控、养殖模式、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南美白对虾在碳酸盐钠型盐碱池塘养殖是可行的,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一、南美白对虾病害流行的主要特点1.病害流行的态势趋猛,发病率、死亡率提高,危害加大。据调查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增高,全军覆没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如白斑综合征病毒病(WSSV)死亡率可高达80%~90%,桃拉综合征(TSV)发生后,其死亡率可高达80%~100%。2.病害流行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南美白对虾病害的发生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后的10~40天内,而且以蜕皮期更严重。但近年来在发病时间上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4年9月初白露刚过,在第一批南美白对虾仅有半个月就要上市前,一些养殖地区的南美白对虾出现大量红体、不吃食等症…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鲢鱼、鳙鱼健康养殖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青松 《科学养鱼》2012,(12):33-34
南美白对虾是我省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开展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鲢鱼、鳙鱼健康生态养殖,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推迟南美白对虾发病时间,起到很好的生态防治病害作用,其综合效益明显。现将模式介绍如下:一、模式特点与主要做法通过养殖池塘改造、养殖设备配置等措施,采用南美白对虾与草鱼、鲢鱼、鳙鱼的套养混养方式,利用鲢鱼、鳙鱼的滤食食性,避免水质富营养化和突  相似文献   

11.
舟山市水产养殖部门为探索海岛地区多种模式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于2002年有选择性地扶持养殖大户开展南美白对虾高密度精养,帮助构建工厂化标准虾池并全过程指导养殖生产。现将其中主要示范点定海区旭旺养殖场3年(2003~2005年)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集约养殖的有关生产工艺与技术特点予以推介及研讨。  相似文献   

12.
薛庆昌 《科学养鱼》2005,(11):53-53
一、病害发生的基本情况2005年本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接近5000亩,比2004年新增加近2000亩,主要原因是2004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都在400~600千克/亩,虽然后期有的池塘发病死亡,但是都已达上市规格,每亩虾池的经济效益在6000元以上,所以2005年有不少养殖户改养南美白对虾。今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开展的有关南美白对虾标粗试验相关的研究和报道较多,但目前还没有一项技术能够从苗种方面解决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中的病害问题。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或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南美白对虾苗种的质量参差不齐,即便是同一场家,相同的育苗条件、技术规程,培育出来的不同批次的苗种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二是养殖病害多发,南美白对虾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有限,一旦发病便会造成减产,甚至是绝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质质量下降、养殖水体污染及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调查海南省南美白对虾养成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记录各种疾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等,并研讨南美白对虾、水体、病原菌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致病机理。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对虾体质下降和养殖水体的恶化程度有直接与间接关系,而病害防治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对虾体质,促进养殖环境的物质转换和物质能量流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减少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从而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成率和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菏泽市积极开展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从高密度精养情况来看,养殖效果不好,有的甚至暴发病害绝产。为了取得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结合菏泽市水产养殖情况,探索南美白对虾与淡水鱼生态混合养殖技术,运用综合生态养殖技术,达到了养殖生态环境相平衡,实现了稳产高产。一、南美白对虾和淡水鱼生态混养模式该模式是池塘内主养草鱼,花鲢和白鲢调节水质,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草鱼投喂配合饲料,但是,整个养殖周期,南美白对虾不投喂饲料,实行池塘生态养殖。另外,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昆山市自2001年开始引进南美白对虾,经过4年引进、示范推广,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至2005年,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昆山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养殖模式相应调整,放养密度相对较高,其病害也相对较多,成为昆山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现笔者根据昆山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实际,就近几年来养殖主要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南美白对虾是我国主要养殖虾类之一,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9年早期偷死综合征首次在中国南海出现,之后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均出现了大量病害~([1])。病害给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为此,国内较多学者在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和经济效益提高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养殖技术~([2-3])和养殖模式~([4-5])。  相似文献   

18.
天津地区池塘盐碱化严重,盐度多在2‰~15‰,加之近年养殖户盲目加大养殖密度,养殖管理体系跟不上,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致使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虾农的养殖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海河湾水产养殖基地总结了5年来的养殖经验,归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南美白对虾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4,(10):48-49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日趋普及。然而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养殖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因环境恶化造成对虾发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套罗氏沼虾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仁勇 《水产养殖》2013,(12):32-36
自21世纪初大规模引进南美白对虾以来,具有生长快、个体大、广盐性、产量高、适应能力强等优点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大幅增加,已成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热门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近几年来由各种因素引起水环境恶化及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也加速养殖区域、养殖池塘老化及养殖南美白对虾品种种质退化,导致养殖南美白对虾问题(主要病害和生长速度缓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危害程度越来越大,也较为复杂(特别是偷死病),并严重阻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