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作为一项新的混套养模式,利用鳜鱼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鱼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鳜鱼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减少鳜鱼病害发生、降低鳜鱼的养殖风险、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但目前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对鳜鱼池塘养殖环境的影响尚未有过科学评估。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对鳜鱼塘水质、底质的影响,为鳜鱼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扩大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耕水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中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使用耕水机对罗氏沼虾养殖水体环境和养殖产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耕水机使整个虾塘水体处于循环微流水状态,全面改善了养殖水体中溶氧分布,增加了虾塘中、下水层溶氧,保持了水体pH的稳定性,降低了水体中氨氮(NH4+-N)、硫化氢(H2S)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改善了底层水体和底质淤泥状况,为罗氏沼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加了养殖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罗氏沼虾养殖发展较快,但随着养殖面积及数量的增加,市场价格也一路下滑,又加上南美白对虾养殖兴起后对罗氏沼虾市场份额的冲击,养殖罗氏沼虾的经济效益与以前相比出现较大的滑坡,盈利空间变得相对较小。笔者认为,如果从现有养殖基础出发,适当对养殖技术进行一些调整,同时加强生产管理,罗氏沼虾养殖依然前景广阔。一、对多年养虾池应进行全面整修养虾池经过几年的使用,由于在养殖期间投喂量较大,随着鱼虾排泄物的日益积累,一些老塘淤泥增厚,底质较差。同时,由于有些塘埂长年受风浪侵袭,坍塌严重,池塘蓄水减少,在养殖期间极易因水…  相似文献   

4.
正鉴于上海市金山区气候特点及当地主要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为探究适合当地养殖新模式,开展罗氏沼虾和克氏原螯虾轮养试验。本文就枫泾养殖基地罗氏沼虾和克氏原螯虾轮养进行实践和分析,结合养殖基地具体情况,选取其中既方便又具有代表意义的养虾池作为此养殖模式的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调查和探析,熟悉并掌握了该模式具体养殖流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配有热水锅炉和塑模大棚的养虾池及养殖过程中所需各类物资。2.试验时间和地点2015年1-4月在上海开太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是大型咸淡水的虾类。个体大,营养丰富。衡阳市郊区1981年引种,1982年培苗成功,其中鱼虾混养最高单产成虾105.25公斤,产鱼150公斤,每立方米水体孵苗23090只,通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南虾北移,在我区获得初步成功,并且具有一定的养殖效益,本文就其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发展谈一些看法。一、池塘养虾几个技术问题根据罗氏沼虾生物学特点,创造适应其生理要求的生态环境,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 1、养虾池塘生态环境: 养虾池塘生态环境主要是: 水体:根据我区特点养虾池面积以1~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与运用。罗氏沼虾不耐低温,一般养殖至当年10月,即应起捕上市,此后至次年4月,养殖池处于空闲期,在此期间放养适温范围广、生长快的青虾可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增加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效益,笔者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探索出一种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的高效高产养殖模式,亩产罗氏沼虾300千克、青虾40千克,亩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全球性的虾病使对虾养殖受阻,我市大片虾池闲置。1997年,我们利用虾池引进淡水,进行罗氏沼虾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池塘条件利用旧虾池200亩,平均水深1.5米,最深可达2米,泥沙底质,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二、清淤、消毒及肥水池塘于4月中旬进行清淤,清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生长快、易饲养,在南方1年可以养多茬。2001年,我们在日照市进行了2者的轮养试验,3.6亩淡水虾池共产南美白对虾480 kg,罗氏沼虾350 kg,总产值18 950元,亩均纯利3 000余元。试验证明,在北方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轮养是完全  相似文献   

9.
养殖罗氏沼虾虽然其经济效益比池塘养鱼要高,但是风险较大,原因是罗氏沼虾属热带虾类,对水温要求比较高,其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以上,生长期比较短,江浙一带只有5个月的时间。此外,罗氏沼虾对水质,池塘底质及饲料的要求较一般鱼类高,需要的资金投入也就较大。由于罗氏沼虾具有互相残食的特点,因此其饲养的成活率也不稳定。因此,要想提高罗氏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必须针对上述基本因素,在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该文旨在探讨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对池塘水质及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规格为80尾/kg白鲢鱼种,按放养数量分别为0(1号塘)、1000尾/667m^2(2号塘)、1500尾/667m^2(3号塘)、2000尾/667m^2(4号塘),投放到4个养殖条件相近的罗氏沼虾池塘中,每隔10d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和浮游藻类,共5次。结果显示,池塘pH值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各组溶氧均有显著的提升;2号和4号池塘透明度提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氨氮、亚硝含量变化不明显。各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其中4号池塘下降最为明显。试验组池塘蓝藻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投放鲢鱼数量的增大,蓝藻占水体浮游植物的百分比越小。结果表明,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能够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钱华 《科学养鱼》1995,(8):37-37
罗氏沼虾养殖水深的试验我市为了能大面积推广养殖罗氏沼虾,掌握养殖罗氏沼虾虾池适宜水深的技术,我们于1994年在紧邻长江岸利用原来的四个蟹池进行了养殖罗氏沼虾试验。其试验方法与结果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四个池紧靠在一起,规格均为40×7米.水深各异...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鳜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病害日趋严重,养殖风险逐步增高,已成为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1]);罗氏沼虾养殖效益虽然稳定,但主养模式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2])。鳜池套养罗氏沼虾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混套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利用鳜和罗氏沼虾的不同生物学习性,在鳜池塘中套养罗氏沼虾,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单位养殖水体的经济效益~([2]),同时实现鳜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净化养殖水体环境~([3]),减少鳜病害发生,降低鳜的养殖风险,提高水产品质量。但目前还未进行该模式下鳜放养密度对罗氏沼虾成活率及套养效果的影响的研究。该试验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池塘中不同鳜放养密度对罗氏沼虾套养效果的影响,探索鳜最佳的放养密度,为鳜池套养罗氏沼虾模式标准化和扩大推广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笔者开展在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混养花鱼种的试验,利用花鱼种摄食池塘肥水与残余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发挥清洁池底、稳定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不仅不影响罗氏沼虾的生长和健康,而且有利于降低罗氏沼虾的饲料系数,同时获得较好的花鱼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池养成虾技术要点罗氏沼虾在苏南地区池塘养殖生产中,由於受气候和水温限制,养殖生产时间短,只有120天左右,放养的大多是后期苗,一般在国庆节前后都要起捕上市,在有限生产时间内达到商品成虾,必须注意和掌握以下养殖技术要点:1.加强水质管理,适时注...  相似文献   

15.
六、影响养虾高产的因素影响罗氏沼虾池塘养殖取得高产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总体上说可分成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两大类。1.自然环境因素(1)池塘面积  养罗氏沼虾的池塘不宜太小,太小的池塘水温不稳定,水质不易控制;太大的池塘饲料投喂困难,池中央的虾不能正常摄食;过深的池塘往往底层缺氧造成罗氏沼虾栖息环境不良。(2)池塘水质  池塘水质不良,溶氧不足,罗氏沼虾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浮头和泛塘。(3)敌害生物  池塘中敌害生物,如凶猛鱼类、鸟、蛇等会大量捕食罗氏沼虾;又如各种水草…  相似文献   

16.
曾党胜 《内陆水产》2000,(10):31-31
近期,作者走访了珠江三角洲的养虾区,发现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现对较为普遍的问题总结如下。 1水质管理的误区 1.1投苗早期水质不肥 清塘后,水质还没有培肥,就急于投苗。由于池塘水体偏瘦,可供幼虾摄食的生物饵料缺乏,影响幼虾的生长和成活率。 1.2换水不科学 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虾农常常一次性大量换水 (特别是换水方便的地方 ),引起池塘的水温波动太大,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 1.3 盲目加深水位 罗氏沼虾养殖的最适水深为 1.5~ 1.8 m,水体过浅,则水温波动较大,溶氧量减小,易影响虾的的生长;水体过深…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 1976年从国外引进罗氏沼虾,经二十多年的研究推广.已有效地进行人工繁殖.成虾的高产养殖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淡水青虾则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罗氏沼虾属热带性虾类,一般适应水温为 15 ℃~38℃ .最适生长水温为25℃ ~32 ℃。淡水青虾为广温性,适应水温为0℃~40℃ ;对于地处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采用罗氏沼虾与淡水青虾的轮作养殖,将最大限度地利用池塘的闲置期.提高池塘的产出率、增加养殖的效益。1 虾池及准备 罗氏沼虾与淡水青虾的养殖池可兼用1.1 池塘条件1.1.1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8.
根据罗氏沼虾和彭泽鲫的生物学特性,在罗氏沼虾养殖中适时投放适宜规格的彭泽鲫,对于调控池塘水质和防止虾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塘田联作对池塘水质及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节能减排的池塘养殖新模式,开展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水稻塘田联作试验。以罗氏沼虾-水稻联作试验塘和罗氏沼虾单养对照塘各1口为研究对象,监测池塘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动态及罗氏沼虾生长指标,分析塘田联作模式对池塘水质及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试验塘被改造为养殖区与稻田两部分以模拟塘田联作,每部分面积各占50%。水稻于2018年4月22日机栽完毕,5月12日放养虾苗,6月28日起进行水质和生长监测。结果显示:1)试验期间试验塘平均水温比对照塘低0.82℃;2)试验塘水体无机氮(NH4+-N、NO2--N、NO3--N)、活性磷酸盐-磷(PO43--P)、总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颗粒无机物(PIM)浓度、化学需氧量(COD)和变异系数(CV)在整个养殖期间均低于对照塘,且NH4+-N、COD与对照塘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塘对应水质指标在养殖后期均出现大幅升高;3)试验塘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分别为3.07%·d-1和459.40%,而对照塘分别为2.86%·d-1和397.44%。结果表明,塘田联作能降低夏季高温期池塘水温及水体氮(N)、磷(P)浓度与COD,并保持水质稳定,促进罗氏沼虾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日本沼虾(青虾)、罗氏沼虾是目前淡水养殖业的热点之一。但是水质是影响虾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池水中含氮物及硫化氢等对虾类的摄食及生长均有直接影响,甚至导致种内自相残杀,造成养殖失败。搞好虾池的水质管理是池塘养虾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实践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