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Boone) ,又称凡纳对虾 ,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 ,是当今世界上公认最有前途的三大养殖虾类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盐度适应范围广、繁殖周期长、低盐度淡化养殖中病害少等优点 ,是山区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的优良品种。为进一步探索南美白对虾在闽西地区稳产高效养殖技术 ,笔者于 2 0 0 3年 7月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试验 ,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经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在临城镇西郊村 ,面积0 .2 2hm2 ,池塘平均深度 2 .…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探索沿海碱地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益途径,我们于1988~1990年在响水县水产养殖场和黄海农场进行了沿海碱地连片鱼池亩产超千斤的养殖试验。现将1990年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面积805亩,共98口塘,试验塘都是1980年左右开挖的老鱼池。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属广盐性虾类,生长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养殖经济效益较高.2004年我市在阳原县三马坊利用地热水资源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青蛤与虾蟹池塘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为我国南北沿海习见蛤类,在江苏南部沿海的产量仅次于文蛤及四角蛤,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是颇具发展前途的养殖贝类。近年来,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养殖新模式的探索,利用1.67hm2(25 亩)海水池塘进行了以青蛤为主的脊尾白虾、梭子蟹、贝类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近2年生产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5.
杨鑫  李启源 《内陆水产》1997,22(3):12-12,6
传统的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两年,即第一年将水花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年进行成鱼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生产周期较长,资金周转慢,如果能够将水花在当年养成成鱼,则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为此,在新津县文井四大队李启源家的一口池塘,我们进行了投吸颗粒饲料红夏花当年养成成鱼的试验。经过近5个月的养殖,取得了每667m2产1264kg,纯利润3620元的好成绩。1社验条件1.1池塘试验用池塘一口,面积3333m2,长方形,东西走向,底泥15cm左右,水深1.2-1.5m。水源为沟渠水,水质良好,无污染。1.2鱼种5月上旬购进建红、草鱼彭泽鲫的夏在鱼…  相似文献   

6.
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贝类混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兴国 《齐鲁渔业》2008,25(4):35-36
脊尾白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重要经济虾类。近年来,为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开展了养殖新模式的探索,利用1.3hm^2(20亩)海水池塘进行了脊尾白虾与梭子蟹、贝类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将养殖生产的主要技术及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尾白虾(P.Carinicauda)是我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虾类,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加之这种虾具有环境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和易于繁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者的重视。早期这种虾多在沿海港湾养殖,进而又在对虾养殖池中作为搭配品种进行轮养,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和大面积框围水面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脊尾白虾的人工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仅仅依赖捕捞天然虾苗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工厂化育苗由于受设备条件的限制和养殖成本的制约,近期内作…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脚虾,是世界三大养殖虾类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等生物学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得到推广,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逐年上升。但由于多数养殖者追求高产量、高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健康养殖,致使养殖生产中出现了种质退化、病害较重、品质下降等问题。为发展健康养殖,适应入世需求,临沂市科技局给我站下达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经验”项目。2002年,在市水产良种繁育场设立中心试验点(面积1667米2),在郯城、平邑、临沭等地设立分试验点(面积64032米2),同时进行试验,均…  相似文献   

9.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利用靖江市马桥前门休闲农庄水产试验场三口池塘进行赤眼鳟(图见彩中插2)无公害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三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8亩、2.1亩、2.3亩。池埂坡比为1:(2.5~3)、池底土质,池塘有效保水深1.5米,每口池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具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章丘市水务局水产站进行了池塘鱼鳖混养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3口,面积25亩,其中5亩塘1口,10亩塘2口。池塘东西向、长方形,经清淤改造后,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5~2.0米,  相似文献   

11.
<正>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南美太平洋沿岸水域,以厄瓜多尔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与中国对虾相比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对饵料营养要求低等特点。2001年6~10月我们在江苏省江都市吴堡镇利用罗氏沼虾培育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内陆淡水池养试验,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黄河滩盐碱地池塘鱼鳖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池2口,1.37hm^2,对照池1口,0.67hm^2,水体pH7.9~8.5,含盐量1.79g/L,总碱度620.49mg/L。2类池鱼类养殖模式相同,试验池混养鳖。试验结果,试验池单位成本是对照池的1.69倍,效益是对照池的3.67倍。试验池投入产出比为1:1.54。对照池为1:1.25。  相似文献   

13.
花鲈学名为鲈鱼,我国沿海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花鲈肉质细嫩,味美适口,营养丰富,一直为消费者所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花鲈的消费量不断增长,而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其天然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城乡人民的需求。目前,花鲈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淡水池塘主养花鲈当年养成还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于2000年4月~10月在淡水池塘中进行了花鲈当年养成试验。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2口,面积均为2667米2,东西走向,池底淤泥30厘米,注排水方便。池塘放鱼前用漂白粉清塘,3日后放入黄河水。中间…  相似文献   

14.
池塘主养草鱼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银川地区由于市场需求量小,过去一直采用混养方式养殖,或把草鱼做为搭配品种养殖,产量和生产能力都较低。近年来,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使得草鱼的需求量逐步递增,价格稳中有升。为提高草鱼养殖的产量和生产能力,推动本地区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探索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2001年我们在一口5亩池塘,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的试验,产量达1360千克/亩,投入产出比1∶1.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一、材料1.试验地点宁夏银川市水产站基地。2.试验池塘一口池塘,面积5亩。池深2…  相似文献   

15.
<正> 罗氏沼虾是淡水中的大型虾类之一,近几年已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养殖。由于罗氏沼虾属热带、亚热带虾类,其生长与水温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在北方地区养殖罗氏沼虾,由于生长期短,高水温期比较集中,要获得较好的规格和产量,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现根据我市养殖罗氏沼虾的经验和体会,就有关问题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黄斑蓝子鱼海水网箱单养与池塘混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属鲈形目、蓝子鱼科、蓝子鱼属,是印度洋、太平洋及地中海等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系我国东海和南海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黄斑蓝子鱼在我国东南沿海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养殖量逐渐增多,价格比较稳定,商品鱼主要销往广东、海南、香港和厦门等省市。为研究杂食性鱼类黄斑蓝子鱼养殖技术,笔者于2005~2006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分别开展了黄斑蓝子鱼海水网箱单养与池塘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螯虾,是目前世界上名贵淡水经济虾之一,其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它不但外观诱人,而且肉质鲜美,脆嫩可口,是名符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现将池塘养殖龙虾情况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试验在姜堰市甲鱼养殖场进行。试验池3口,每口面积667米2,根据淡水龙虾怕光的习性,池塘底设置废旧虾笼、砖头瓦片,旧轮胎等隐蔽物,池塘四周种植伊乐藻,其占池塘面积的20%。放养前10天,每667米2施发酵粪肥150千克…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少淤泥。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在池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乌鳢的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3.鱼种放养2…  相似文献   

19.
1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现状200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山东海星长盈集团投资120万元对原有虾池进行改造,建成高标准刺参养殖池塘1个,面积3.3hm~2(50亩),进行刺参池塘养殖试验,经1年试验,生长良好,每667m~2纯效益达15000元以上,是本地区养殖虾蟹效益的5~10倍。同时,为保证  相似文献   

20.
楼丹  邬勇杰 《渔业现代化》1999,(3):20-20,37
红螯螯虾属拟螯虾科,光壳虾属,俗称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北部,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为热带淡水虾类。我国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其有别于其它螯虾之最大特征是头胸甲前部有4条隆脊,2条位于额剑侧沿,2条位于左右眼眶后缘。1997~1998年我们在浙江鄞县合众养殖场、石矸养鱼场进行了池塘养殖与水泥池保温越冬试验,初获成功。1条件与方法1.1养殖池:土池总面积10.1亩,其中单养5.8亩,4口塘,混养4.3亩,3口塘。池深1~1.5m,四周围栏。1.2放养前准备:清塘、培水、投放栖息物、移养水葫芦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