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施用沼肥对西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沼肥、化肥以及厩肥单施及配合施用对西瓜蔓长、西瓜单果质量、产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种植西瓜中,以厩肥为基肥增施化肥—沼肥处理(T6)可有效地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西瓜产量达最高,为58271 kg·hm-2。但结合西瓜品质指标分析,基施沼肥追施化肥—沼肥处理(T9)既能改善西瓜可食部分品质指标,同时也能保证西瓜产量,该处理下,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8.62 mg·kg-1和7.72%,硝酸盐含量为485.64 mg·kg-1,低于T6处理下的硝酸盐含量,产量方面与T6处理差异不显著,为56042 kg·hm-2。从西瓜产量方面分析,只基施化肥、厩肥、沼肥的(T1,T2和T3)三个处理均低于基施厩肥和基施沼肥的处理。在品质方面,凡是有沼肥施用处理的,西瓜可食部分的品质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地膜玉米施用沼肥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沼肥N和化肥N的不同用量比例设置不同处理,对地膜玉米施用沼肥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沼肥用量越大,增产效果越明显,处理A和B每667m^2产量达752.2kg和726.4kg,比对照增产33.3%和28.7%,而且等氮量沼肥施用效果优于等氮量化肥,等氮量沼肥与化肥配施效果优于沼肥或化肥单施。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沼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及防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沼肥单施相比,沼肥与化肥合理配施对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可达20.26%.另外,施用沼肥对玉米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沼肥施用量的增加防治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南方沼肥无土设施栽培,采用了沼肥基质与无机基质相比较、3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沼肥基质栽培的生菜,其产量、V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硝酸盐含量降低,但粗纤维含量升高;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沼肥 化肥处理的产量较高,品质好,VC、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单施沼肥的生菜品质好,但产量过低,施完全化肥的产量虽高,但品质差,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  相似文献   

5.
沼肥用于辣椒种植对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选择湘研二号辣椒进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试验中设6个处理,各处理在等氮水平下施肥,采用对辣椒施基肥和多次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案,主要进行了沼肥用于辣椒种植对株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株高、产量和品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辣椒在生产中施沼肥比施化肥效果好,这为沼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沼肥对设施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土壤施沼肥与施猪粪化肥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沼肥对大棚草莓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沼肥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略呈下降趋势,土壤pH变化不明显,有机质含量略呈下降趋势,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数量呈上升趋势,有害真菌比例呈下降趋势;施猪粪化肥土壤性质指标变化趋势与施沼肥相同,但较平缓,真菌数量有下降趋势.以上结果为沼气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沼肥施用对豆类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云南高原湖泊抚仙湖周边露地蔬菜上,设置沼肥施用田间试验,研究沼肥施用对土壤理化性状、重金属含量及豆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性状方面,配施沼肥能减少土壤粘粒含量,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现象;沼肥对提高土壤肥力,协调土壤营养平衡有明显效果;沼肥施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小。农产品质量方面,配施沼肥比化肥能有效降低豆类蔬菜粗纤维、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豆类蔬菜维生素C含量。对豆类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沼渣的改土作用及其对稻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全  杨从容 《中国沼气》1992,10(1):13-18
五年定位试验(1986~1990)结果表明,沼肥与化肥(氮)配合施用,明显地改善了土壤胶体的品质、增加了复合胶体的数量。随着沼肥用量增加,原土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复合体腐殖质松紧比及土壤全氮均显著增加,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增加,固相减少,气相增加,土壤物理性状改善,稻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单施沼肥的增产及培肥地力效果优于单施等氮量化肥,而二者配合施用优于分别施用。研究提出了稻麦配合施用沼肥与化肥(氮)的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研究鸡粪沼液在大田油菜上的应用,探讨沼肥施用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沼液的合理、安全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纯沼肥处理(ZF)的产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HF+YJ),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ZF+HF)的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相对于常规施肥,施用沼肥与有机肥提高了油菜的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施用沼肥和有机肥后,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稳定或逐渐上升,而化肥表现为施肥后最高,然后迅速下降;施用沼肥和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施用沼肥的处理(ZF和ZF+HF)土壤铅、铬、砷、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处理,且油菜中检测含铬,但重金属含量都未超过国标。相对于常规施肥,沼肥与化肥配施减少了肥料投入,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园土壤肥力、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在长期种植柑橘基地开展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的田间试验,研究橘园土壤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为四川丘陵地区柑橘园土壤合理施用有机肥,减施化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有机肥配施化肥(OF+CF),仅施有机肥(OF),共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pH值、养分含量、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Vc等)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变化。OF+CF处理和OF处理能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而全钾和全磷含量降低。OF+CF处理的土壤碳氮比较CK处理降低18.39%(p<0.05)。与CK相比,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增加29.26%和18.44%,而有机酸分别下降30.52%和22.94%,果实的Vc含量分别增加16.04%和11.19%。OF+CF处理和OF处理的柑橘产量较CK处理增加75.10%和56.32%(p<0.0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及其配施化肥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柑橘产量,从而减少化肥...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沼肥对温室无土栽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以1∶1的泥炭和珍珠岩混合物为栽培基质,设施沼肥组和施化肥组,每组设置3个施肥水平,相同施肥水平的沼肥组和化肥组栽培基质含等量的氮、磷、钾。研究结果表明,在2 L栽培基质中施用100、200和300 g沼肥,与施用化肥相比可使草莓产量分别提高24.37%、32.00%和50.23%,还原糖分别提高51.96%、80.84%和79.26%,维生素C分别提高35.86%、41.86%和39.28%,硝酸盐分别降低84.51%、89.99%和92.28%。因此,沼肥用于无土栽培草莓不仅可以提高草莓产量,还可显著改善其品质,对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施用沼肥对保护地蔬菜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以等有机质含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等P、等K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收获期,各处理土壤pH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酸化现象发生;施用沼渣在防止土壤pH值下降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施用沼渣、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分别优于施用猪粪、化肥,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碱解N含量方面效果显著,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沼气产业快速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沼液沼渣,若不能及时消纳,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大力推广沼肥可以缓解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演化博弈理论,该研究根据沼肥推广过程中涉及的主体,构建了政府、沼气工程企业和农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试图研究在沼肥推广过程中3个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该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该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为(1,1,1),即政府大力支持沼肥推广,沼气工程企业投资沼肥生产项目,农户选择沼肥是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在沼肥的推广过程中,政府、沼气工程企业和农户的决策行为相互影响,任意一方的演化策略会同时受到其他两方主体演化策略的影响。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沼气工程企业投资沼肥生产项目,需要考虑农户对沼肥的接受程度。农户对沼肥的选择意愿也与政府和沼气工程企业对沼肥的推广程度以及扶持力度有关。该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沼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沼气产业快速发展,由此产生了大量沼液沼渣,若不能及时消纳,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大力推广沼肥可以缓解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演化博弈理论,该研究根据沼肥推广过程中涉及的主体,构建了政府、沼气工程企业和农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试图研究在沼肥推广过程中3个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该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该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为(1,1,1),即政府大力支持沼肥推广,沼气工程企业投资沼肥生产项目,农户选择沼肥是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在沼肥的推广过程中,政府、沼气工程企业和农户的决策行为相互影响,任意一方的演化策略会同时受到其他两方主体演化策略的影响。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沼气工程企业投资沼肥生产项目,需要考虑农户对沼肥的接受程度。农户对沼肥的选择意愿也与政府和沼气工程企业对沼肥的推广程度以及扶持力度有关。该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沼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沼液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对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仅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沼液(T2处理)不能提高桃产量,沼液仅与钾肥配施(T3处理)还会降低桃产量,沼液配施磷钾(T4处理)或配施油饼(T5处理)能提高桃产量,且配施油饼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幅度最大。T4和T5处理均能增加桃果实中的Vc含量。各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桃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均有所降低,以T5处理中还原糖的含量最低,仅为常规处理的48.48%。除T5处理中桃果实的有机酸含量略有增加外(1.77%),其他处理的有机酸含量都有所降低(5.42%~9.22%)。各处理的糖/酸与常规施肥相比均大幅度下降,降幅为21.42%~53.36%。  相似文献   

16.
施灌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氮素下渗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灌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氮素下渗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土柱模拟试验,系统研究沼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深度对土壤表面的NH3挥发及土壤垂直剖面上的总氮、NH+4-N、NO-3-N下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施沼肥时,土壤表面的NH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的延续时间均随沼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水率、总氮和NH+4-N均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而NO-3-N可迁移至较深层土壤。底施沼肥时,NH3挥发累积量随着沼肥施用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施用深度为10 cm时便可有效减少沼肥的NH3挥发损失;同时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含水率和总氮、NH+4-N、NO-3-N质量比的最高点均与沼肥施用深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沼气发酵液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发酵液对于水稻白叶枯病和纹枯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使用沼气发酵液比使用化肥和猪杂肥,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叶率降低11.29~21.43%、病情指数降低11.86~25.47%,预防效果为48.32~43.42%,治疗作用为17.61~17.92%;水稻纹枯病的病叶率降低9.83~26.16%,病情指数降低了44.94~66.52%;千粒重增加3.08~7.80%,理论产量较单施化肥增加22.22~28.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番茄产量,探究番茄对生育期沼液调控的响应规律。【方法】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开展了温室种植试验,通过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8、1∶6、1∶4(沼液和水体积配比)沼液,研究了番茄2个生育期不同配比沼液调控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和根区土壤全氮量的影响。【结果】番茄生长变化与沼液配比显著(P<0.05)正相关;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6、1∶4沼液干物质量最高;较不施沼液处理,开花结果期施用1∶6沼液产量最高,增幅为12.93%(秋)、12.31%(春);果实膨大期施用1∶4沼液产量最高,增幅为26.59%(秋)、27.71%(春),且春茬相比化肥高4.29%;T5、T6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量、可溶性固形物量和糖酸比,T2、T3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量。【结论】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6和1∶4沼液番茄产量和品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沼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本所4年沼肥肥效定位试验结果,证实沼气发酵剩余物是一种缓速兼性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沼液、浮渣、沉渣单独施用对水稻有较为显著的增产作用,而且沼液、浮渣、沉渣合并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必须纠正某些地方“弃渣用液”或“弃液用渣”的片面施用沼肥的现象,大力提倡全沼肥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