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临汾市水土保持工作综合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和监督执法三大措施,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共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3万h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33万hm2,建设淤地坝11座,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2 800万元。其主要做法与经验是正确把握了"四个关系",即:水土保持工作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水保工程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水保工程建设与科学管护的关系;水保工程建设与精品打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理论,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和计算显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地增加了当地和下游引黄灌区的生态承载力。以2000年为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增加的生态承载力达1444.24万hm2,其中黄土高原当地约占77.74%,黄河下游灌区约占22.26%,说明水土保持对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人口)承载力的重要作用,以及黄土高原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及其相关衍生模型,分析了江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态势,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以来江西省人口由3 270.2万人增长为4 339.1万人,同期生态人口容量却由2 162.63万人降低为1 512.94万人,因此生态超载人口由1 107.57万人增长为2 826.19万人,生态超载率由33.87%提高到65.13%,人口生态超载情况日益严重;人均生态足迹呈缓慢的波动式上升态势,由1.439 0 hm2增长到1.950 9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却逐渐降低,由0.951 7 hm2降低为0.680 2 hm2,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由1.26增大为2.05,生态安全等级由"稍不安全"降低为"很不安全"等级;生态经济耦合指数由0.51降低到0.43,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黄河上中游各省(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投资120多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3.9亿元,新增治理面积4.3万km2,治理小流域600多条,建成基本农田77.13万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88.67万hm2,建设淤地坝740座。新常态下,我们要统筹推进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综合防治、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近期要切实抓好"十三五"规划编制、重大项目推进、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临汾市紧紧围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共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93万h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33万hm2,建设淤地坝28座,收缴水土保持"两费"3 237.7万元。其主要做法与经验可概括为:提早谋划,真抓实干;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创新模式,建管并重;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6.
2013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紧紧围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全年将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3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 km2。工程涉及33个乡镇52个村庄。主要措施包括梯田整修330 hm2,栽植经济林350 hm2,发展节水灌溉490 hm2,护坡措施4000 m,修建村庄排水1600 m,改厕300户,配置垃圾处理设施2100处,河库滨带治理2.9万 m2,修建护村坝6500 m,湿地恢复1.4万 m2,沟道清理6.4万 m3;推广面源污染防治技术80 hm2,推广厨余垃圾静态堆肥曝气技术8处。为此,将抓好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生态清洁小流域社会化服务水平,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突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在水源保护中的作用,二是突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在生态系统保护中的作用,三是突出农民参与,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进生态修复 建设秀美通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通江县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 ,在认真实施“长治”项目的同时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 ,采取坡改梯、生态移民、生猪生喂、牛羊圈养、建沼气池和节柴灶等措施 ,使 2 .16万hm2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2万多hm2 的林地得到封禁 ,年节约薪炭用材相当于近 6万hm2 森林的生长量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省将突出抓好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是按照全省淤地坝工程建设规划,2007年开工并建成淤地坝2 000座,增加坝滩地1.7万hm2;二是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6万h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73.3万hm2,确保水土流失年治理度达到3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江源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水土流失使源区草场退化与沙化,目前的退化草场面积达250万hm2;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造成河川径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萎缩。目前三江源区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8.07万hm2,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6.29万hm2、经果林0.05万hm2,种草3.78万hm2,实施封禁治理7.82万hm2,建设基本农田0.13万hm2,有效地缓解了牲畜缺草现状,提高了草地水源涵养能力,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原则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北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6万km2,治理区有6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了温饱问题,近10万农民因此走上了富裕发展的道路,过去"山荒、水浊、地瘦、人穷"的地区,逐步向"山清、水秀、景美、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水土流失和水土资源退化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水土保持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湖北水土保持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系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生态活动,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面做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等各项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梅村乡地处安徽省贵池市南部山区,辖10个行政村79个村民组2560余户10139人,全乡总土地面积1.36万hm2,其中山场面积1.14万hm2,耕地599.5hm2,素有"九分山场半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之称。1998年梅村乡被安徽省科委批准为"安徽省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以此为契机,梅村乡结合实际制定了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和各个园区的具体实施方案。该乡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经过2年的实践,已初步建成6大园区,即生态粮油科技示范园,从湖南省引进中稻优质米品种"香两优68号",在必胜村建成7hm2示范园,采用"两稻一肥"栽培模式,单产高达6375kg/hm2,比常规稻增产15%~20%,收购价提高10%;在新村村建立7hm2"皖油14号"油料示范园,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施"一油一稻"种植模式,油菜籽大获丰收;生态经果林科技示范园,发展以苦岭为中心的667hm2板栗生产基地,其中重点建设140hm2生态板栗园,以当地优种"必胜板栗"为主,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方法,并对百年树龄的老栗园进行更新复壮;生态茶叶科技示范园,主要以发展肖坑优质茶园为主,茶园管理严格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科学生产,采取深沟吊槽、埋青,增施农家肥,施用生物肥料,保护该地独特的小环境,确保茶叶品质,兴建高标准机采茶园16hm2,改造了低产茶园56hm2生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按照"山顶乔灌草,山腰梯茶绕,山沟节节套"的总体布局,疏通河道1900m,整治道路3700m,新建梯级和坡改茶园36hm2,建成水保监测亭、水保监测站各1座;生态能源庭院经济科技示范园,建立沼气池,并通过沼气及其产品的纽带作用,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庭院经济模式,目前已有2个自然村建沼气池已达70户,预计到年底建池户可达到500户,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生态能源工程建设;生态林保护与利用科技示范园,对肖坑村海拔500m以上的667hm2常绿阔叶林实行重点保护,停止采伐天然林,将生态产业重点投向发展有机茶、珍珠菜、魔芋、山野菜、竹产品加工等项目,其中珍珠菜已申请注册,作为名优产品参加了农业博览会展览,使梅村乡形成了相对独立、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新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0%,农田、水利、水土保持设施配套建设初具规模,生态能源建设有了新的突破,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经济效益显著,粮油增产增收,以茶叶为主的开发性农业成效显著,肖坑茶已获"有机食品"证书,产品销往全国,并打入澳大利亚市场。全乡五大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加工业兴起,已建起茶叶、木材、竹制品加工厂,沼气池建设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1999年全乡人均纯收入2564元;社会效益明显,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强化了群众的生态意识。科技园区已步入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之路,示范区每年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00万元,其中粮油示范园每hm2增收2250元,生态茶叶示范园有机茶叶增值40万元,生态能源庭院经济示范园增值9万元,板栗增值10万元,竹木产品加工增值40万元,梅村乡真正成为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乡。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临汾市紧紧围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共完成水土保持投资1.65亿元,新增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97万h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33万hm2,建设淤地坝68座,收缴水土保持"两费"2 015万元。其主要做法与经验可概括为:提早谋划,真抓实干;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创新模式,建管并重;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3.
长治市总面积1.39万km2,水土流失面积1.11万km2,占79.5%。经过多年治理,累计建成各类水土保持工程17.8万处,营造乔木林25.01万hm2,灌木林0.89万hm2,经济林5.17万hm2,治理度达到49%,森林覆盖率达到26.8%。其主要经验:一是创新运行机制,二是推行生态修复,三是突出科技推广,四是注重综合效益,五是加强预防监督。  相似文献   

14.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093 3 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耕地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耕地土壤侵蚀面积为4 03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3.15%。仅坡耕地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达15亿t,占全国土壤侵蚀总量的33%。耕地土壤侵蚀已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论述了水土保持领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产生与发展、主要技术内容与技术模式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水土保持的新理念,对于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和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丘陵山区水土治理的核心是变跑水、跑肥、跑土为集水、集肥、集土,简称变“三跑”为“三集”。“三集”的关键是蓄水,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提出了不同类型“三集”田的建设模式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肖华 《中国水土保持》2020,(3):F0002-F0002
辽宁省朝阳市地处丘陵山区,是全省乃至东北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总耕地面积48.27万hm^2,现存坡耕地29.07万hm^2。坡耕地跑土、跑肥、跑水,“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是对朝阳过去坡耕地收成的形象写照。近年来,朝阳市以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为契机,实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技术服务,创新施工工艺,开展梯田标准化建设,激发了各级干部抓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坡改梯工程建设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依法监管 科学防治 全力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年,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4万km2,实施坡耕地改造26.7万hm2,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300多条,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2015年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机遇,准确把握、主动适应水土保持面临的新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努力完成年度水土保持目标任务,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全力推动水土保持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是全面完成年度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根据各市的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度及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分布情况,2014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0万hm2,其中太原市1.2万hm2,大同市2.3万hm2,阳泉市0.3万hm2,长治市1.5万hm2,晋城市0.8万hm2,朔州市2.1万hm2,晋中市1.7万hm2,运城市1.8万hm2,忻州市2.9万hm2,临汾市2.7万hm2,吕梁市2.7万hm2。二是继续抓好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包括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坝滩联合整治工程等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  相似文献   

19.
乡宁县国土总面积2 029 km2,煤炭赋存面积1 600 km2,占78.8%;水土流失面积1 473 km2,占72.6%。既是煤炭资源大县,又是水土保持重点县。现有"四荒"地7.56万hm2,占国土总面积37.8%,不仅面积大,而且水土流失严重,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为了进一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四荒"资源治理开发的实施意见》,在政策引导和典型带动下,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各大企业投资治理"四荒"的热情,开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海城市共有1 120户参与"四荒"开发,承包面积9 306.67 hm2。2000年以来,新发展治理"四荒"大户23个,总投资21 545万元,水土保持建设面积达1 322.67 hm2。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坚持科学引导与服务支持等办法,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民营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的主要方式为独立出资、农村合作社、股份合作和公司+农户。介绍了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