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施栽培中无论促成早熟栽培或延迟栽培均可因地制宜推广葡萄1年多次结果技术,尤其是葡萄设施延迟栽培中,为尽可能延迟葡萄成熟期,应充分利用设施覆盖后生长期延长的特点,促进葡萄二次结果,使效益更加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葡萄设施栽培实践中,常常出现葡萄隔年结果、不能连续丰产而导致葡萄设施栽培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采用采果后除膜、及时进行更新修剪促使葡萄二次萌发新梢,从而保证葡萄产量的技术措施。但对早黑宝葡萄来说,采用这些措施,会使树体逐年衰弱,产量得不到保证,为此,我们连续6a(年)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明确了设施条件下光合特性和花芽分化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配套的设施栽培技术,使早黑宝葡萄连续4a(年)667m^2(亩)产控制在1500k~2000kg。  相似文献   

3.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设施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它保护设施,人工制造适宜葡萄生长的环境、使其提前或推迟发育成熟、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葡萄设施栽培较其它经济树种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便于管理等优点。设施栽培完全不同于露地常规栽培,因此管理方式与露地栽培有所不同。本文针对设施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现就葡萄设施栽培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葡萄的设施延迟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延迟栽培利用设施的保护,人为地将果实成熟期延迟到早霜以后,在新年或春节采收上市。我国的葡萄延迟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冷凉地区。葡萄的延迟栽培常利用环境调控、栽培措施以及生长调节剂方式来实现。一次果延迟主要是在无霜期较短的地区栽植晚熟品种,利用设施条件实现葡萄果实延后成熟。目前,在冷凉地区常用于延后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红地球、秋黑、摩尔多瓦、克瑞森无核等品种,品种较单一,香味品种较稀少,为了增添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种类,丰富果农选择延迟栽培葡萄品种的多样性,开展了对晚熟葡萄品种亚历山大的研究,以期为广大果农提供更多品种。  相似文献   

5.
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云峰 《吉林蔬菜》2013,(10):25-26
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我国是葡萄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葡萄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树。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葡萄的栽培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项新兴的高效益的产业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介绍北方地区设施葡萄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葡萄设施栽培是在设施内控制光照、温度、水分气体等条件下进行葡萄生产,创造了有利于葡萄生长  相似文献   

6.
先峰葡萄二茬栽培范例──关于电照对新梢和果实生长效果的研究牛建新译(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园林系)印度、泰国、台湾等低纬度国家,正在广泛开展葡萄一年二收的所谓二茬栽培。中川在介绍其实况的同时,论述了在设施栽培发达的我国进行葡萄周年栽培的可能性。以后,我国几...  相似文献   

7.
在葡萄保护地栽培中,保护设施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1984年我们利用薄膜温室为保护设施对巨峰葡萄进行了促成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保护设施为一东西走向的薄膜温室,宽为  相似文献   

8.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设施葡萄在调整葡萄产业结构,提高果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上起到良好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广大栽培者的认同,受到政府、农业从业者广泛的关注,汇聚各方资金,出现一批葡萄设施栽培集中产区,成为当地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途径,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葡萄设施栽培发展非常迅速。用于不同目的的设施葡萄栽培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栽培面积居设施果树的首位。全国各地生产实践表明,葡萄采用设施栽培不但成熟采收期能大大提前或延迟,而且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环境因子对葡萄生产的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葡萄设施栽培模式、设施类型和品种选择等。重点对葡萄促成栽培、避雨栽培、延迟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尤其在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调控,以及设施栽培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论述,为葡萄设施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葡萄延迟栽培几个调控因素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延迟栽培作为葡萄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调节葡萄果实成熟期,实现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提高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总结了调控葡萄延迟栽培的几个重要因素,期望对葡萄的延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梅州新围龙‘巨玫瑰’葡萄二次结果栽培管理作初步技术探析,从生物学特性、园地选择与设施要求、产期确定、诱发期选择、树体管理、冬芽利用、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葡萄延迟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延迟栽培作为葡萄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调节葡萄果实成熟期,实现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提高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综合有关文献,论述了葡萄延迟栽培的原理及延迟栽培的关键技术,并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期望对葡萄的延迟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葡萄设施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它保护设施.使其提前或推迟发育成熟.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葡萄设施栽培较其它经济树种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便于管理等优点。设施栽培完全不同于露地常规栽培.因此管理方式与露地栽培有所不同。本文针对设施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新疆吐鲁番地区设施葡萄栽培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了促进吐鲁番地区葡萄设施栽培发展的途径,提出葡萄设施栽培"政府+合作社"模式。  相似文献   

16.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采光、增温、避雨,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反季节生产,使葡萄提早或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根据开始生产的早晚和年内成熟采收茬次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促成加延迟栽培三种方式。不同生产设施加上不同栽培方式可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7.
南方葡萄设施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露地栽培不同,葡萄设施栽培通过人工搭建塑料大棚等,改变葡萄生育时期,使其成熟期提前或延迟,人为地创造适宜葡萄不同品种的栽培环境,延长葡萄鲜果供应期,改进葡萄品质。同时,可减轻病虫害传播流行,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安全卫生的果品。设施栽培还可拓宽品种选择范围,使原本不适宜南方的高档、优质欧亚品种也可得以种植。葡萄设施栽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新途径。在国外设施栽培已比较普遍。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设施葡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和避雨棚等保护设施,改善或控制设施内的环境因子,为葡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生产目标的人工调节的栽培模式。葡萄设施栽培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形成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葡萄由传统栽培向现代化栽培发展的重要转折,是实现葡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葡萄优质高效安全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设施葡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设施葡萄栽培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设施栽培的方式、面积、产量、效益等,分析了设施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施葡萄栽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葡萄设施栽培可以提早或延迟果实上市期,增加结果次数,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季节或不适合某些品种露地栽培的地区,通过设施人为调控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能够实现葡萄高效生产,创造远高于露地栽培的经济效益。果树设施栽培始于17世纪末的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