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粮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的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和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顺德库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地区生态地理等条件,以冬季通风降温为基础,结合粮面压盖保冷隔热等技术,在实现低温储粮或准低温储粮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低温储粮可以有效限制粮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减少储粮损失,是绿色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开发仓墙动静态隔热控温储粮系统,利用空调制冷,有效控制粮堆四周粮温上升,为实现全仓低温储粮探索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低温储粮技术是指将平均粮温控制在低温(15℃)或准低温(20℃)以下进行储藏的一种技术。目前国内仓内内循环低温(准低温)储粮主要是利用压人式内循环通风,将粮堆表层粮温较高的空气直接压入粮堆底层,由于温差过大,容易引起底层结露。本试验利用山墙风机及吸出式环流熏蒸设备进行内循环通风,从而很好地平衡了仓内粮温,防止了结露,实现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风结合北方干燥寒冷的冬季气候条件,通过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交替使用。能有效地降低粮温并保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实现准低温储粮,抑制虫霉繁殖,延缓储粮品质陈化。这一技术在梯形粮堆中的成功运用,为高大平房仓储粮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难以控制等问题,我库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气候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使粮堆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上层粮温可控性和实现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我库所处区域位置特点,主要是利用冬季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待夏季高温时利用环流风机进行仓内环流,将粮堆中央"冷心"的冷源带到粮堆表层和四周,使粮堆表层和四周的粮温降低,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上升,实现低温储藏。该技术确保了整仓粮食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大平房仓粮面密封压盖技术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大平房仓密闭性能和仓顶结构的隔热差、影响安全储粮的问题,介绍了在高大平房仓中应用高强度绝热PEF粮面覆盖板隔热压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断仓房空间与粮堆之间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乃至外温对粮堆(特别是粮堆表层)的影响,使储粮温度长期处于低温状态,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7.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低温储粮综合技术是太阳热反射涂料的应用技术,仓内环流调节粮堆温工技术及提高仓房气密性技术集为一体的综合储粮技术,在高大平房仓密必达到一定要求后,用太阳热反射涂料对仓顶进行表面处理,当夏季气温最高时试验仓顶表面温度比对照仓低25℃,大大减少了仓外太阳辐射热对仓房的热能传递,改善了仓内的储粮环境,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利用环流熏蒸装置对高大平房仓内的储粮分阶段进行环流,3天内,定时环流36小时,试验仓仓温下降了4.5℃,上层粮温平均下降了0.9℃,仓底部的粮水分基本无变化,此项试验证明,环流是平衡粮堆内部的温度即利用粮堆内部的自然冷源降低高温区粮温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高大平房仓粮堆表面进行双膜密闭压盖处理,结果表明:高温季节平均粮温可控制在20℃以下,能长期保持粮堆低温环境,克服了高大平房仓屋面隔热性能差及上层粮温易升高的弊端,减少了外界环境对粮堆的影响,有效控制了虫霉为害,符合推广绿色储粮的技术要求,达到了控温储粮、延缓粮食品质陈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粮面局部制冷隔热节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高温地区,要达到低温(准低温)储粮的目标,夏季控温隔热是关键,夏季导致粮温升高的热源主要来自仓顶。为了避免这部分热源传入粮堆,我库对粮面上覆盖的两层薄膜之间的小空间通入冷气,形成粮面与空间之间的冷源隔层,隔断粮堆通过冬季通风降温获得的低温与仓内空间的高温热量相互传导,以达到低温(准低温)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仓内膜下环流低温储粮技术是将机械通风技术与隔热密闭技术有机结合,在夏季高温季节将粮堆内蓄存的冷源利用粮堆内的通风管道进行膜下环流均衡通风,使粮堆各部位粮温达到基本平衡,达到降低表层粮温,将仓内粮堆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冬季气温较低的有利时机,对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堆进行机械通风作业,将粮温降到较低状态储存,然后对粮堆实施压盖隔热密闭并进行控温(低温)储粮试验。试验表明,只要对粮堆采取积极的压盖隔热密闭措施,可有效隔断仓房空间与粮堆之间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乃至外温对粮堆(特别是粮堆表层粮温)的影响。该技术的应用在隔热、防虫、保水、保质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能够使粮堆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状态,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孳生繁衍,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提高了储粮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对高大平房仓吊顶,结合粮堆合理通风,压实粮面,掌握时机早密封,进行准低温储粮,可以使粮堆温度保持在15℃以下,实现粮食的低温储藏。  相似文献   

13.
粮面薄膜密闭的延伸--整仓密闭储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密闭储粮技术,可以保持储粮环境相对稳定,有效防止外界温湿度、害虫对粮堆的影响,降低保管工作难度,减轻工作量。而粮面薄膜密闭是许多粮库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密闭粮堆内空间小,取样检查存在局限,为了进一步延伸薄膜密闭方法,我库把仓房作为一个密闭的整体,改造仓房的隔热密闭性能、辅助通风等技术进行低温储粮试验,同时与粮面薄膜密闭仓对照,为低温隔热储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蛭石压盖粮面安全储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面压盖储粮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储粮温度的上升幅度,我库在13号仓采用蛭石进行粮面压盖试验,试验仓的表层粮温和最高温度比对照仓低5~7℃,能使粮堆长期保持低温状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粮堆的自身呼吸作用降氧,使粮堆处于低氧状态。采用膜下磷化氢低剂量(3 g/m)投药,使粮堆内长期保持有效磷化氢浓度,达到了“三低”储粮环境,起到了隔热保冷,防止害虫繁衍,减少对粮食的污染和延缓粮食品质陈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按“低温储粮”模式管理好储备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的储粮实践中,我国储粮工作者摸索出一套“冬季粮堆通风冷却、春季隔热保冷、夏季低温过夏”的低温储粮管理模式。低温不仅可稳定储粮粮情,降低储粮费用,更重要的是保持粮食品质,抑制虫霉生长,减少药剂使用,实现绿色储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新建仓房隔  相似文献   

16.
在高大平房仓上层空间安装负压风机,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负压通风,快速有效排除积热,降低上层粮温,保证夏季存粮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仓内内环流运行,利用粮堆"冷心"冷源注入粮堆上部空间,有效地降低上层粮温,达到均温控温目的,实现准低温储粮。负压通风是实现安全储粮的前提,内环流控温是准低温储粮的保证,两种技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的目的就是探讨在不影响粮堆“冷心”的情况下,利用谷物冷却机和膜下环流熏蒸回流管道直接降低表层粮温,冷气不必通过地上笼和粮堆中下层,而通过粮面回风网络直接输送到粮堆表层,降低上层粮温,以达到常年低温储粮和降低谷物冷却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控温储粮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的方法,调节粮堆温度,使粮堆温度长期保持在15℃或20℃以下,从而降低粮堆的呼吸强度,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达到安全保粮和保鲜的目的。粮食温度在15℃以下为低温储藏,20℃以下为准低温储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空调提供冷源,通过环流管道对铺设在粮面的PET隔热气囊补冷,形成粮堆与仓房内空间热源的物理隔离,从而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大平房仓低温储粮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华祝田  李辉 《粮食储藏》2004,33(4):32-35
通过运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将粮温降到目标值,采取有效措施对粮堆进行隔热保冷,使储粮始终保持在低温环境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