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75年,美国赖斯发现,粗碎的苜蓿干草有促进番茄、黄瓜、莴苣以及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作用。以后又进一步从干苜蓿中分离到了生理活性物质卅烷醇。由于卅烷醇在极低的浓度就有很高的活性,刺激许多作物生长并提高其产量,因此引起了各国重视。 本试验的目的是了解卅烷醇对促进花生净光合速率的生理效应,并结合小区产量以了解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卅烷醇是具有三十个碳原子的长链伯醇[CH_3(CH_2)_(28)CH_2OH],它以酯的形态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表面蜡中,在蜂蜡和糠蜡中含量丰富。早在1933年,Chibnall就从苜蓿中鉴定出卅烷醇,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Zweig总结了蜂蜡的检验方法,指出其中含有多量的卅烷醇。但是,卅烷醇作为一种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植  相似文献   

3.
三十烷醇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它对促进种子吸水,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活力,增加幼苗和根生长量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对作物增产效果表现不稳定,重复性很差。对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效应影响不够显著。据报道,三十烷醇由于剂型(即配制方  相似文献   

4.
1982年4月26日参考消息报道了“三十烷醇使水稻增产60%,并使西红柿、土豆、大麦等作物大幅度增产,使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由7%提高到18%;三十烷醇进入实用阶段意味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开始。”因而引起了我国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我们想在此介绍一下美国关于三十烷醇的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开展三十烷醇的研究和推广提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三十烷醇简介三十烷醇(TRIA) 是近年来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园艺学部教授、农艺学家里斯(S.K. Rics) 博士等从苜蓿干草中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试验证明,它对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油菜、茶叶、棉花、烟叶、甘蔗、桑叶、瓜菜、牧草等多种作物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三十烷醇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代谢产物.蜂蜡、糠蜡、蔗蜡等天然产物都含有这种物质.早在1933年契布纳尔(A.C. Chibnall) 等就曾作过报道,从生物蜡中分离出了三十烷醇.但是,三十烷醇能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问世,  相似文献   

6.
三十烷醇(1—triacontaol)又名蜂腊醇(mgricylalcohol),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内对它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方法、剂量与时期等方面已开展了不少研究,表明对  相似文献   

7.
<正> 生长素是一种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有多种生理生化效应。生长素种类很多,作用各异,同时同一种生长素也因不同浓度、不同植物以及植物不同的发育阶段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为了探索生长素对泡桐苗期生长量的影响,我们用赤霉素(GA)和卅烷醇两钟生长素对泡桐幼苗作了不同处理,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30烷醇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代谢产物,对人、畜无毒,对环境无污染,近年来有些报道认为它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刺激剂,可能导致作物增产。但是,从30烷醇的化学结构看,它是一种极性不高的醇类,在天然产物(如蜂蜡、糠蜡、蔗蜡等)中要获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三十烷醇(C_(30)H_(16)OH)是197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里斯(Rice)首次发现的一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资料指出,很少剂量的三十烷醇对植物的生长有增产作用。对豆类和黄瓜最有效的剂量是每公顷12毫克。在36000公顷土地上喷洒0.45公斤即可增产。用0.01—0.1毫克三十烷醇/公斤水的低浓度水溶液喷洒幼小植物的叶片,根据作物的不同,增产幅度达8—63%。  相似文献   

10.
<正> 用~3H—TRIA(卅烷醇)研究吸收和运输的机理,尚未见报道。里斯等曾用~(14)C研究了TRI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机理,未获肯定结果,但他推测TRIA在体内可以运输。我们用~3H标记的高纯度TRIA进行研究,证明了植物体可以通过叶面和根部进行吸收,运输的方式以纵向运输为主,植物对TRIA的吸收和运输受器官生长部位、药剂浓度和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承担了农牧渔业部布置的卅烷醇在农作物上应用的联合试验.南京点采用苏玉1号(苏80-1×黄早四)单交种.6月6日播入盆钵.6月22日叶龄达5.5叶时,下午喷洒各种浓度的卅烷醇,分胶体和乳剂两种.胶体原液由美国Ries供给,乳剂来自厦门大学.喷洒量每盘200ml,每浓度喷8盆,并设胶体和乳剂对照各8盆,喷蒸馏水.当日下午天阴,以后也未遭雨淋(雨日置玻璃室内).处理后15天测定苗高、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重.田间试验4月5日播种.6月18日下午喷洒卅烷醇,当时玉米正处抽雄始期(10%左右抽雄).所用乳剂来自厦  相似文献   

12.
三十烷醇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种子发芽、促进花芽分化、改善细胞通透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提高结实率,增强抗寒、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实验采用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比较不同剂型三十烷醇的生理活性。实验表明三十烷醇微乳剂教其他剂型对实验材料的生理活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 三十烷醇是一种无公害无残毒的新型植物激素,对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均有调节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重视。据厦门大学及江西工学院报导,三十烷醇对玉米、花生、小麦、水稻、大豆等作物均有增产作用,并能使水稻、高粮提前扬花,使棉花、马铃薯提前发芽。而且三十烷醇提取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用量少,成本低。 1978年及1979年,在我院试验田进行了本试验,着重研究三十烷醇对大豆生长、  相似文献   

14.
默默无闻四十多年的三十烷醇,一九七九年以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问世了。一九七七年厦门大学副校长、化学家蔡启瑞教授访美时,带回 S·K·RieS 赠送的有关三十烷醇的资料,从此,拉开了我国对这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的序幕。近几年来,这种调节剂被人们大量应用于蔬菜、果树等植物生长方面。我们根据蔬菜、果树上喷洒三  相似文献   

15.
“三十烷醇国际学术会议”,1987年11月25~28日于我国镇江市召开。三十烷醇活性的发现者、美国理斯(S·K·Ries)教授在闭幕式上发言,认为“中国在三十烷醇的农业应用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方面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本文及“三十烷醇的pH值对小麦叶绿素效应的研究”两篇论文,曾由作者代表在这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受到国内外专家、教授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自1977年美国Ries发现从首蓿中分离出的三十烷醇对水稻等作物有增产效果以来,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与应用。有人充分肯定了它的应用价值,甚至宣称三十烷醇进入实用阶段后就意味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开始;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指出,虽然三十烷醇在有些试验中表现增产作用,但在不少试验中却看不出任何效果,因而它的效应不稳定,可靠性差。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不同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大量实验来进一步明确其效应。本文应用三十烷醇对小麦进行种子浸种及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喷洒处理,研究三十烷醇对小麦发芽、幼苗生长,分蘖成穗、开花结实和籽粒重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十烷醇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成本低、无毒、高效,不变质等优点.1998年我们在晚稻进行了三十烷醇喷施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影响的试验.1材科与方法供试的三十烷醇由福州仓山胪雷农业技术服务站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 三十烷醇是由三十个碳元素组成长键的多烷醇化合物.分子式CH_3(CH_2)_(23)CH_2OH,为白色有光泽鳞片结晶,正品三十烷醇含量85%以上.三十烷醇以高级脂肪酸脂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植物蜡和虫蜡中的含量较多.如米糠蜡中的含量就高达14.4%,在甘蔗、玉米、向日葵、茶叶等植物体内,均含有一定的三十烷醇.人们日常吃的各种水果、蔬菜中也含有许多三十烷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合物.三十烷醇是197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里斯教授,把切碎的紫苜蓿干草用在农作物上,起到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后经筛选和化学提纯,获得了三十烷  相似文献   

19.
花生对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4叶期前花生根分泌物对水稻、玉米、萝卜和黑麦草等作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花生根分泌物含有三十烷醇等植物生长促进物质,不同浓度的花生根分泌物对作物的促进作用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三十烷醇作为一种新型植物调节剂,目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对三十烷醇(TA)采用纳米技术方法处理,制备三十烷醇纳米制剂,并初步研究了该制剂对绿豆种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超声波振荡法制备三十烷醇的纳米制剂,三十烷醇颗粒粒径可达到50~200nm。在三十烷醇(TA)使用浓度范围为0~2mg/L的条件下,三十烷醇(TA)纳米制剂浓度为0.5mg/L时绿豆种苗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